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沈春艳 《科教文汇》2013,(24):F0003-F0003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能体现人民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音乐。安徽民歌具有南北风格兼容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民歌区域特色意味着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区域特色。中国民歌区域特色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口头创作的一种能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人民群众生活、意志、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根据笔者几次田野考察获得的一些资料,结合民歌分类的理论方法,对四川汉族民歌类别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思琦 《百科知识》2023,(15):54-55
<正>川南民歌和川北民歌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都体现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但在音乐表现上存在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唱法的不同,反映了两种地域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一、川南民歌的特点四川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四川民歌,而川南民歌是四川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川南有大小凉山,  相似文献   

5.
桂海滨 《科教文汇》2009,(36):267-268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还原了民歌的本质——人人都能够的、很随性的、自然的歌唱。它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它的出现是不应该有特定的时间、地点限制的。这些都是原生态民歌有着无限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歌也在日益发展,新时代民歌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表现出与传统民歌不同的新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巴渝红色民歌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优秀文化之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以音乐为载体的红色民歌文化,是巴渝地区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前进步伐的文化缩影,呈现了巴渝地区人民艰辛奋斗的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探索巴渝红色民歌的文化价值并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大众知识科普,有利于推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当今音乐教育界,严重忽视民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若我们不珍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任其逐渐失色、失传,终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让民歌继承和发展下去,是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无疑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学习的兴趣进行论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民歌的兴趣,发展好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
李晓红 《今日科苑》2007,(24):209-210
《绣荷包》和《茉莉花》是两首经典的民歌。本文拟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出发,对二者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找出两地民歌各自的地方性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民歌《茉莉花》与《绣荷包》的地方性风格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绣荷包》和《茉莉花》是两首经典的民歌。本文拟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出发,对二者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找出两地民歌各自的地方性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杨银波 《科教文汇》2009,(25):190-190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种珍贵遗产,先后实行了把地方民歌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这一地方教育政策。本文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当今时代下,地方中小学生对当地民歌音乐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歌是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瑰宝,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俗风貌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歌,并且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民歌形态及特点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就从蒙古族民歌入手,对其发展及演变进行了重点探索。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4)
说到蒙古草原生活,离不开长调民歌的陪伴,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其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在草原民歌中独树一帜,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是当之无愧的"草原音乐活化石"。本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部及特点进行探究,感受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4.
陕北的民歌     
鲁慧 《百科知识》2000,(8):52-56
位于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在苦难的生活历程中,逐渐学会了用歌唱来缓解恶劣环境对人们生活所构成的压力,学会了用歌唱来表达感情,歌咏生活,赞美生活,因而自自然然地创造出了一种独具一格带有黄土风味的音乐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包括信天游、民歌小调、秧歌调、酒曲和部分风俗歌曲,其中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山曲儿”,顾名思义,顺天而游,一任思绪自由驰骋。看!明月从山峁上爬出  相似文献   

15.
常晓虹 《金秋科苑》2009,(3):110-110
信阳原生态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传承与演变中,既保持了本地的音乐特点,又融合了其它各地民歌特征。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几类。山歌音调以五句体最为典型和代表。号子与小调等多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句结构。  相似文献   

16.
倪洨 《科教文汇》2008,(3):199-199
本文通过对多个民族或地方的民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除了一些共性以外,还有自己独自的特点,笔者在这些独自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判断方法可以供音乐初学者在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中国的民歌的时候作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阳原生态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传承与演变中,既保持了本地的音乐特点,又融合了其它各地民歌特征。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几类。山歌音调以五句体最为典型和代表。号子与小调等多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句结构。  相似文献   

18.
郑楠  郝雪 《科技风》2013,(13):64-65
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一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而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艺术价值的要求提高等现实背景下,这首传统的河北民歌经过改编,重新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小白菜》。要想充分、准确地掌握并演唱新创作歌曲《小白菜》,首先就要从河北民歌的总体概况开始进行探究,进而了解创歌曲《小白菜》的创作背景、旋律(曲式)、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歌词特征等方面。从多个音乐特征方面和河北民歌演唱处理方面来分析理解创作歌曲《小白菜》,使不同层次的音乐读者都能够更好的了解歌曲《小白菜》。论文整体以文献法为核心研究方法,注重对以往的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同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亲身于河北地区进行音像采集等方面的学习感触,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探索歌曲《小白菜》以及河北民歌概况。学习研究分析创歌曲《小白菜》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同时对宣传传统河北民歌文化以及推动河北地区歌曲特有的音乐文化精神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论述建设文化大区的重要性,客观地归纳总结了蒙古族民歌在创建和塑造音乐文化品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感悟,对今后如何挖掘,运用蒙古族民歌丰富内涵来繁荣和发展我区音乐、文化品牌工作,促进我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出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均是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歌剧创作固然需要从戏曲、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中收取养料,但又需将歌剧与戏曲加以区别,而着力于歌剧这一特定音乐戏剧体栽固有规律的把握上,使我们的创作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