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谭兴亮 《知识窗》2013,(24):72-72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于唯一答案、标准答案,而是提倡“条条大路通罗马”。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因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评价相对比较封闭,未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表现机会。而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对于很多问题的答案一般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3.
熊国斌 《知识窗》2012,(4X):11-11
<正>不少高三的考生都会问笔者同一个问题,他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的时候,答案跟标准答案的意思差不多,但为什么得不到高分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答题时,喜欢与改卷老师"躲猫猫",即回答问题时不够开门见山,总是拐弯抹角地组织答案,把能够得分  相似文献   

4.
刘露 《百科知识》2011,(14):26-26
对于问答网站,网民们并不陌生。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有问题时到百度知道或者雅虎知识堂去寻求答案。不过,这些问答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让用户提问,其他人来回答问题的平台,网上提供的大量答案中往往充斥了很多低质量甚至虚假的垃圾信息,从而使筛选和辨别信息成为很大的麻烦。而且,对于一些比较私人化的主观性问题,陌生人也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Microsoft Word以及VBA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B和VBA技术实现了对Word操作题的自动评分,并对Word对象、标准答案的存储策略以及评分策略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该评分策略的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一凡 《百科知识》2012,(19):33-35
正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夫妻年龄或男女婚龄都是男大女小,但是,多少年来,人们也一直想弄清,配偶的年龄差距以多大为好。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相对最好的答案是,无论男大于女还是女大于男,无论夫妻年龄差距有多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30年前有人问,企鹅生活在哪里?标准答案是"在南极"。可现在这个答案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在南非开普敦也有企鹅生活。南非开普敦有企鹅并不是大自然进化而来,因为开普敦有企鹅也不过30年的时间,这些企鹅完全是当地人精心保护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垮语言自动问答系统及其实现模式和实现原理,并对其涉及的答案类型预测、翻译、信息检索、答案提取等相关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对比阐述CLEF、NTCIR会议对此类系统的评价内容及方法.最后,介绍系统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王琨 《科教文汇》2012,(2):113-114
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倡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是一种有益探索。改变教师"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把政治课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探索人生的乐趣,一种认识社会的途径,一种帮助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比之"金科玉律"式的机械灌输,更能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让政治课教学中所得到的丰富的、长久的、终身受益的东西融合在他们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0.
相似度计算是自动问答领域里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候选答案集中各答案能具备合理的排序,解决传统自动问答系统不能高效的综合评价相似度问题,提出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关键词相似度、语义相似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综合相似度。并针对部分候选答案冗余信息过多,不利于答案提取的情况,设计了衰减相似度参数,用来解决句子冗余信息对答案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的相似度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问答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微博新鲜事     
欢迎围观大科技微博(weibo.com/dkj1997)!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你可以与更多热爱《大科技》的读者一起互动!Hardykrebs:在中国,每一道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举个例子,中国某个小学的练习题:《三国演义》中哪一位最足智多谋?学生回答:孔明。老师批改时画了个叉,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写其他的人一律没有得分。连这样的题目的答案都是标准的,只能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了!现在有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写穿越,例:我正是二八年华,碰到了刚刚失去黛玉的宝玉……对于此种写作,老师家长都纠结。但我觉得,既然学生们会写穿越的作文,说明他们的想象力还在,折射出来的是对现如今这一种呆板的教育方式的控诉和讽刺。我们无法改变这制度,但至少应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吧!终末之牧师:中国的教学真是奇怪,明明现在都已经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时代了,并且即将进入到全新的物理时代了,中国却仍旧在教经典力学,难道不应该和世界接轨么?dingdinglhz:教经典力学没有错,毕竟这更简单、也更实用。谁每天开个水龙头就要考虑时空扭曲或者是量子力学上成功开水龙头的概率?但是最讨厌的就是各种物理课本一  相似文献   

12.
虽说“创造性”不能教 ,但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精神可以培养。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教育 ,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也就随之不断增强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一次一年级期末测验题中 ,我有意出了这样一道题 :按规律填数 ( 1) 14 7 ,( 2 ) 10 6,( 3 ) 510 ( 4) 5”第 1— 3小题都有一定规律可循 ,也只有唯一的答案 ,而第 4小题则不同 ,根据不同的规律可以填不同的数 ,且有多种不同的填法 ,是一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据统计 ,其中有一个班80 %的同学做对了 ,而且出现了各种不同答案 :4 563 572 58159 0 510 654753 85…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正确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智慧和思维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解答习题中出现的各类型错误,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将错误还给学生,有效的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修正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让学生在梳理中走向成功,在评价中逐渐成长,在验证中深化理解,在探究中拓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学习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新课标下,新教材的使用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为其提供了答案,唯有分层教学才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5.
肖金萍 《知识窗》2013,(10):56-56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条分缕析.层层剖析课文内容.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于是.“讲”和“析”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以讲为主、讲练结合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一讲到底.完全忽略了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即使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也急于公布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ternet的自动问答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秋艳 《现代情报》2005,25(4):81-82
自动问答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它综合运用了各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自动问答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自动问答系统中常用的技术。自动问答系统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问题分析、信息检索和答案抽取。  相似文献   

17.
曾雅丽 《知识窗》2014,(18):34-3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和创新,以致于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笔者深感阅读教学之弊,为寻求阅读教学新境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读出自己独到的理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读出自己独到的理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类情况,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总希望学生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加以认真的思考分析后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答案,但结果往往不太尽如人意。学生的答案或只存于表面,或思路太狭窄,或浮光掠影,或浅尝辄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创造,往深处说,就是缺乏创新能力。怎样在日常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下列几个环节入手: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侧重于课文的分析和知识的传授,要学生记住哪些是要考的内容,哪些作一般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