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智能答疑系统存在的不足,详细阐述了基于网络学习的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过程,介绍了中文分词技术原理和快速定位技术,给出智能答疑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课程在线答疑系统构建原则,设计了以《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的在线答疑系统,并对系统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该答疑系统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的交互空间,有助于学习者快速高效地获取问题答案。为此,借助Lucene实现了系统全文索引及搜索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华军 《大众科技》2006,(5):89-89,92
文章针对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智能自适应答疑系统Answer Web设计及其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本文使用Java语言实现了基于Web的网络答疑系统。该系统针对教学过程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对新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在具体实施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师生的实时互动。基于web的B/s结构实时答疑系统具有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其技术实现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文本通信、消息预知、智能答疑等几个主要功能问题。通过对几种关键技术不同实现方式的对比分析,选用相应技术进行了系统实验。  相似文献   

6.
在给出了网络教学系统相关技术基础上,为满足网络教学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答疑系统。该系统具有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线答疑系统为网络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系列的辅助功能,是远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本文在分析以往在线答疑系统的基础上,对智能的在线答疑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功能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答疑系统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答疑系统能够为网络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文章分析答疑系统的开发原则,并分类探讨了答疑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WWW的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在实现全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是一种非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的交流存在着不足,本文阐述了以JSP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平台开发网上答疑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当今答疑系统数据库的缺点,提出了一套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数据仓库设计方案,将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与聚类算法用于提取后台数据库中的有用信息,形成一个可以直接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仓库。实验证明该方案具有智能性,自我更新性能,节约存储空间和提高答疑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费玄淑 《科教文汇》2012,(34):155-157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选择以中德职业教育比较为切入点进行探讨.本文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分析入手,剖析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借鉴德国先进、科学的做法,构建能力本位职教理念的职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情境问题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和驱动学生去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自主完成学习过程的全新开放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促进了学生在了解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与技能培养。该文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现状,结合PBL的教学实施步骤具体分析其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影响,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指出传统Web应用程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Ajax技术的优点以及其在即时答疑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Question-answer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s. Despite that most question-answering systems try to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the technology used in finding relevant results, many difficulties are still faced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web content. Questions Classification (Q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question-answering systems, with one of the major tasks i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be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questions types. A broad range of QC approaches has been proposed with the aim of helping to find a solut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most of these are approaches based on bag-of-words or dictionaries. In this research,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type of questions based on their grammatical structure. We identify different patterns and us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classify them. A framework is proposed for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using a grammar-based approach (GQCC) which exploits th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sing syntactic categories related to different domain-specific types of Common Nouns, Numeral Numbers and Proper Nouns enable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better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question types. The paper 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QCC using J48 classifier has outperformed ot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s with 90.1% accuracy.  相似文献   

15.
依据百度"知道"的工作原理,结合现阶段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对提供知识服务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图书馆面临的一些读者信息知识需求不断增加、信息知识需求重复和文献老化等问题,为了给图书馆读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和提高图书馆图书利用率,提出建立图书"知道"系统,并从系统的工作原理、悬赏机制、用人机制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加以阐述。对比分析图书"知道"系统比百度"知道"系统在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兰 《科教文汇》2020,(10):48-49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里考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先考试后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将新的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知识架构。在学习之前进行考试,可以有效地调动思维的主动性,通过寻找已有的知识点和线索,为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微信平台自动问答机器人语言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微信自动问答机器人可以为读者提供24小时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受关注度。本文针对自动问答技术中语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编写一套针对图书馆问答机器人的语言体系,设计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自动问答机器人来实现全时段虚拟咨询,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曲率小节为示例,根据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说明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学习过程。可分解为问题预设、问题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知识建构和巩固新知六个环节实施。该模式弥补了授受式教学模式的不足,既能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9.
龚巧敏 《科教文汇》2020,(9):54-55,64
目前,民办高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脱离学生实际、“学用脱节”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对此,民办高校应当以“适用性”“运用性”“管用性”为标准,定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明确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企业融入”式教学体系、设定双重评价机制等方式,为社会输送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