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则“分苹果”的故事 ,颇耐人寻味。故事是这样的 :“甲乙两人分吃苹果。甲捷足先登 ,拿走了大的。乙甚为不快 ,责怪甲说 :‘你怎么这么自私?’甲反问道 :‘要是你先拿 ,你要哪一个呢?’乙答 :‘我先拿小的那个。’甲道 :‘如此说来 ,我的拿法是完全符合你的愿望的。’”其实 ,就整个社会来说 ,每个人既是他自己 ,又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当“先人后己”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 ,他应该后于别人 ,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 ;可是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时 ,他又成了别人 ,他的利益又应先于别人(另一个自己)得到考虑。这样同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究…  相似文献   

2.
1.Onceuponatime,therelivedarichmanwhowasveryunkindandalwaystriedtopayhishiredworkersless.从前,有一个财主非常刻薄,总是想方设法让伙计们少拿工钱。2.Oneday,hesaidtoanewlyhiredboy,“Youwontgetanypayuntilyouworkforamonthforme.”有一天,他对一个新雇来的男孩说:“你先给我干一个月的活,到时我才能给你工钱。”3.Butattheendofthemonth,therichmansaidtotheboy,“Gotobuyonethingcalled‘Ah’andanotherthingcalled‘Wa’,oryoucantgetyourpay.”但是到了月底,财主却对男孩说:“你去给我买两样东西,一个叫‘啊’,一个叫‘哇’…  相似文献   

3.
要先有梦     
某校有位女博士是位“冷博士”,她“冷”得目中无人“,傲”得唯我独尊。开始时,我感觉她说话确实很冷傲,似乎目空一切,但后来我改变了看法。我问她是怎么成功的,她回答说“:很简单,先有一个梦,然后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要敢于做梦,还要敢于义无反顾地把它变为现实。我首先做了一个‘大学梦’,我相信它一定会实现,我去努力,果然实现了。接着又实现了‘研究生梦’和‘博士梦’,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其间的苦与乐只有自己最清楚。上帝说‘:你要什么就去拿什么,只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得到的同时你会失去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最需要…  相似文献   

4.
说起“想象”,我还得谢谢儿子,是他让我知道了想象的妙处。小时候,儿子很喜欢涂鸦。有一次,他拿着笔对我说:“妈妈,你画,你画。”于是我就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汉字“一”,然后告诉儿子:“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儿子拿着纸,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重复了一遍:“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对,这就是‘一’。”从那天开始,儿子对“一”可谓情有独钟,每当我们看书或看报的时候,他都很认真地在上面找“一”,每找到一个“一”就会开心半天,而我也总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有一回,他发现了一个破折号,兴奋…  相似文献   

5.
一个酸苹果     
<正>“老师,范义故意给我发酸苹果!”浩楠拿着一个快吃了一半的苹果,跑来告状。“啊?他怎么会知道这个苹果是酸的?他又没尝过!”典典老师不信。“他自己亲口说的,故意给我发酸的。”浩楠一副肯定的样子。“没有啦!我只是说‘看我给你的优待’。”范义露出心虚的笑。典典老师:“优待,这个‘优待’是要加引号的吧?”  相似文献   

6.
做“饿”梦     
晚上,我看了一部恐怖(kong bu)电影,临睡前我担心地说:“该不会做噩(e)梦吧?”妈妈听了,眨了眨眼睛,笑着说:“不怕!我在你床头放一个苹果,万一做‘饿’梦,把它吃掉就不会饿了。”爸爸也跟着说:“我再给你加一盒牛奶,保证你不会做‘饿’梦。”  相似文献   

7.
减负万里行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一名中学生接受采访,被问到“你幸福吗”,她苦着脸说:“我一点儿也不幸福!我每天学完英语学画画,学完画画学劈叉.我问我爸:‘为什么要学劈叉?’我爸说:‘叫你劈叉就劈叉,哪有那么多废话?’”这个看似幽默实则让人心酸的故事正是现如今不少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那个年代,我爸的故事频繁。那是一个没有法制的年代,强悍与苦难汇合让我爸野出了自己的风格。我妈常说:“早知道你这样,我嫁给好人家也不来你这沟里。”我爸总是看着我和我妈说:“你带着‘拖油瓶’上哪儿嫁好人家?来沟里就算你享福了。”  相似文献   

9.
落叶     
我捡了几片硕大的泡桐树的落叶来到了教室。孩子们瞪大了明亮的眼睛:“快看,马老师拿来了树叶。”“马老师,你拿树叶干啥?”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我说:“这是秋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我请来的‘客人’。它要告诉我们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有许多许多,同学们看了落叶,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秋天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落下来。”“我知道,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很伤心,大树妈妈安慰他:‘孩子不要难过,你会变成肥料,让我吸收,明年你会再生长出来’。”我又问大家:“树叶像什么?”“树叶像手掌、像扇子、像海星、像飞…  相似文献   

10.
笑话三则     
热爱母校父亲问儿子:“你毕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小学能不能毕业?”儿子回答:“爸爸,我对母校太热爱了,不愿意这么快就离开它,老师已同意我再留一年。”腰痛候诊室里,医生喊道:“幺幺幺号。”一位女士拍拍一位老头。老头进去了。医生说:“为什么半天不答应?”“我是一百一十一号呀!”“‘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医生不耐烦了,“哪儿痛?”“一痛。”老头指指腰部,“嘿,这是腰。”“你说‘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嘛。”西瓜里的太阳弟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哥哥:“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着了,一边没晒着。…  相似文献   

11.
甲:你知道吗?我是“白”字先生。 乙:这种事也值得沾沾自喜吗?“我是‘白’字先生”,亏你说得出口。  相似文献   

12.
幽默集中营     
用第一人称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打开书了吗?请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问题你们都听懂了吗?”这时小林同学举起手,老师问他:“小林,你有什么不明白吗?”“老师,怎么理解您说的‘用第一人称复述’呢?”小林问,“譬如说有这样一个句子:‘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如果我用第一人称复述,难道要说成‘我从蜂巢里飞出来’吗?”棉花与铁的比较老师问妞妞:“10公斤棉花和10公斤铁哪一个重?”“当然是铁重。”妞妞回答。“怎么会呢?妞妞,它们一样重。”“假如你先把铁从窗户扔出去,打在一个过路人头上,然后把棉花从窗户扔出…  相似文献   

13.
老师没水平     
《小读者》2005,(4)
甲:“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没水平。”乙:“你有什么根据?”甲:“人家报上发表的文章,他也打‘鸭蛋’分。”乙:“真的?”甲:“不信,你看我的作文本好了。”老师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15.
王燕 《班主任》2002,(1):46
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经常被用来鼓励自己要善待孩子。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 “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卖。”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记事型小作文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请先读下面短文。苹果里的五月里接到新学生,我都要在第一堂作文课上让他们欣赏欣赏“苹果里的五角星”。我一手拿一个大苹果走上讲台,像耍魔术似地撂两下。同学们都莫名其妙地睁大了眼睛。“谁会切苹果/我严肃地问。呼啦,教室里一下子冒出一片整齐的小树林。我叫一个学生上来,他用我准备好的小刀“卡略”一声就把苹果一分为二,很自豪地微笑着走回自己的座位。“大家都习惯于从‘北极’到‘南极’切苹果,现在我沿着‘赤道’切试试。”说着,我把另一个苹果横着切开,把两个大圆转向同学有…  相似文献   

17.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小王的上司来到了小王家.小王五岁的儿子马上把盘中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了上司,还甜甜地说:“叔叔,请吃苹果!”上司夸奖了孩子就咬起苹果来,哪知道刚咬了一口,孩子马上大哭起来,边哭边骂:“你不乖,你不乖,哪个叫你吃苹果的?你应该把苹果还给我,让我吃!”  相似文献   

19.
爱的需求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一个因面部缺陷而遭遗弃的女孩,自暴自弃。一次听力课上,老师轻轻地在她耳边说:“但愿我是你的母亲。”这句话,改变了小女孩的一生。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  相似文献   

20.
这天,书屋的故事会一开场,文文就自告奋勇:“各位书虫,好久没给大家侃故事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会武功的洋妞。”老拳师牛眼一瞪,道:“文文,你这小子别拿大伙开心啦,要是‘羊牛’都会功夫,我看猪狗都会下蛋啦,胡言乱语什么!”孩子们拍手大笑,替文文解释:“爷爷,您听错啦。‘洋妞’不是‘羊牛’,是外国女孩。”老拳师还是不太明白,外国女孩怎么会武功?他不屑但又好奇地问:“她会什么功夫?我就不信。快快开讲!”于是,文文绘声绘色地讲开了。杜米和阿尼卡结识了怪朋友瑞典的一个小镇上有两兄妹,哥哥叫杜米,妹妹叫阿妮卡。他们和我们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