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春梅 《考试周刊》2013,(44):75-75
<正>一个分数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为分母、分子,那"分公"、"分爸"又从何说起呢?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中,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她先由分饼引出1/2,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又让学生涂出一些图形的1/2,等等,在这节课的第37分左右,教师介绍了分数线及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猜一猜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呢?"学生个个面面相觑,都没有举手。教师鼓励:"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大胆地猜一猜上面的数叫什么呢?"老师又着重强调了"分母"这个词,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叫‘分公’吗?"老师尴尬地摇摇  相似文献   

2.
一个分数它的各部分名称应该叫分母、分子,那"分公"、"分爸"又是从何说起呢?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中,一位老师执教了"分数的认识"一节课,在课上她从分饼引出1/2,接着又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然后又让学生涂出一些图形的1/2,等等,在这节课的第37分钟左右,教师介绍了分数线以  相似文献   

3.
我们先看下面一则幽默: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那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呢?生:分父。上则幽默,取材于教学。你看后,也许会捧腹大笑。不过,笑过之后,我们得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我想,学生的回答固然是错误  相似文献   

4.
教师充满智慧的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充满智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充满智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灵感。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我只说一句话,“母亲总是把孩子高高举起。”学生们高兴地说,“真的是这样,妈妈抱孩子。”于是,牢牢地记住了这一知识。再如,我在教学“0的四则运算”时,念了一首儿歌,“零蛋零蛋是笨蛋,与谁相加都滚蛋;零蛋零蛋是炸弹,与谁乘除都完蛋。”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0的运算特征。教师语言的智慧,还应表现在处理突发事件上,也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6.
数和数的运算A .数的概念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   1 比一比 ,写一写。  请各写出 3个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2 比一比 ,说一说。   (1)什么叫做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   (2 )什么叫做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3)能被 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 ?   (4)小数的小数点左右移动 ,其小数的变化是怎样的 ?   3 想一想 ,填一填。  数数自然数整除 倍数、、、、数数的意义是数可分为数、数数的基…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8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2.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观察能力。分苹果,导新课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led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2个。(师板书:2个。)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1个。(师板书:1个。)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个Z生:每人得半个。(师板书:半个。)师:半个怎样用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点评:教师从分苹果的实例中,说明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相似文献   

9.
数和数的运算A 数的概念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1 想一想 ,说一说。( 1)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 ?( 2 )什么叫百分数 ?它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3)什么叫有限小数 ?什么叫循环小数 ?( 4)什么叫做整除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 ?( 5 )什么叫做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 6 )什么叫做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7)什么是偶数、奇数、质数、合数 ?( 8)质数、质因数、互质数有什么区别 ?( 9)能被 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 ?( 10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性质各是什么 ?( 11)小数点位置移动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基…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在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画了弧线和分别在角内写上"1""2""3".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样别人才好称呼我们,那么这三个角叫什么名字呢? 生1:可以叫角1、角2、角3. 师:好的.那么,该怎么书写呢?请大家在随堂本上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做两道复习题。列出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再解答。  1.21加上什么数得 70?  2.一个数减去 32得 51,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解答,略 )  师:同学们对用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解答文字题,已掌握得不错了。如果是一道应用题,我们能不能也用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来解答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列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板书课题 )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出示例 2:学校买来一些粉笔,用去 28盒,还剩 42盒。学校买来多少盒粉笔 ?  师:大家看这道题里边有哪些量 ?  生 1:…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认、读、写一位小数。2.经历探究小数的过程,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一、贴近生活,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师:在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超市收集各种各样的数,现在请把自己的数字信息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找找哪些是我们没有学过但你们已经知道的数,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把数分成整数和小数。)师:这些没有学过的数都有什么特点?这类有小圆点的数字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师:关…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数学思想与方法。于是,有些教师就把探究视作"万能钥匙",不择时机和内容地组织探究活动。本来三言两语就可以点明的知识,非要跟学生"兜圈子",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似乎不这样做,就会成为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守旧教师。例如,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有位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师:请同学们看3/2这个分数,它像不像一家人啊?猜一猜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景   1 教师谈话 :“小朋友 ,今天我们将要认识几位新朋友。 (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形状的物体。) (1)这些物体你们见过吗 ?(2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   2 学生认真观察计算机里的实物图 ,然后抢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学具 ,并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学具是什么形状 ?   (2 )学生打开课本认真看书 ,并独立思考课本中各幅图的图意。然后 ,同桌互相讨论书中是怎样把物体进行分类的。   3 学生拖动鼠标 ,把计算机里的实物图按形状分类。   4 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一、目的要求:围绕分数的意义这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是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能够对具体的分数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为系统学习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并认识几分之几。本课的知识看似  相似文献   

17.
郑茂苗 《江西教育》2000,(10):46-4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一个片段为(反馈训练环节):  ●用字母表示分配律  师: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大家已有所了解了。如果用a、b、c3个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你会吗?试试看,请写在练习本上。  生(全体寂静无声迅速地写在练习本上,其中一生板演):(a+b)×c=a×c+b×c。  师(巡视、检查、批改):同学们都写得不错,让我们再通过练习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跃跃欲试):好。  ●反馈练习  (1)填空题(一般模式填空,略)  (2)选择题(类似使乘法分配律完整的训练,略)  (3)找朋友(把…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七册第75 ̄76页的例1 ̄例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实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好!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中秋节我们可以品…  相似文献   

19.
一、再现分数的知识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关于分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分数由分子、分母、分数线三部分组成。生: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生: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生:我对他说的有意见,必须是把长方形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14来表示。……师:老师也想说一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在音乐声中,随着教师的叙述依次出现下面的几幅图)图1图2图3图4师: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研究分数。他们用像嘴巴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分子是1的分数,这就是古埃及人的14…  相似文献   

20.
对于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书写顺序,教材中无具体规定。教学中通行写法大致有三:一是自上而下,先写分子,再写分数线和分母;二是自下而上,先写分母,再写分数线和分子;三是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上分子。一般而论,以第三种写法较为多见,但究其理由,却又不甚了了。笔者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母、分子、分数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谈话,对第三种写法做了精确恰当的解释,现录之以供参考。师:听写分数3/8。注意,你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 生:老师先说的是分数,所以先写分数线,再说平均分的份数,所以再写分母;最后说取出的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