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了母亲,我和平凡的母亲一样,对孩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望孩子的将来出类拔萃,成龙变凤,设想孩子的将来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儿,于是.关注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成了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曾炎炎烈日下.徘徊在各种特长班门口,为取舍难定而大伤脑筋:也曾皑皑白雪中.奔波于学校与绘画班、奥赛班之间,为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子女教育又是这个话题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儿子自然也有所期望,也清楚一个母亲所担负的责任。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出于父母,属于自身,他首先是独立的个人,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而我的责任就是帮他长成那独立的人,建立生存的基本方式,养成善良人格的基本品质。自从我的孩子上了小学,我才明白我所有的自认为还算正确的想法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分数首当其冲地掌管着孩子们的生杀大权,而某些教学内容约束着孩子们的自由发展,它要求孩子们的所有行为、思想都必须是标准化的,不允许有分毫的偏差。一…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一、教育要求失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家长普遍的、正常的期望。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能以技养身,就凭自己一时之兴,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就自作主张送孩子进各种学习班。双休日常常可以看到少年宫门前或各种培训班门前,背着电子琴或拎着画板一脸沉重的“小大人”为不违抗父母之命,硬着头皮在那儿学“一技之长”。而家长们呆在教室门口或校门口却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在那儿讨论,谁的孩子钢琴已达到几级,谁的孩子全国大赛已得了几等奖,仿佛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郑板…  相似文献   

4.
卡尔·威特-一本中外教育史奇书的作者,曾经告诉我们,性格就是能力.他认为: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在将来有所成就.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性格培养.我们究竟要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呢?  相似文献   

5.
咨询热线     
考试不及格就是笨吗?海南省海口市明都电器城的李黎丽问:每当孩子把考试不及格的卷子拿给我的时候,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绩,我真是又恼火又着急,心里抱怨孩子太笨了,甚至产生“由他去吧”的思想。请问孩子真的笨得没办法了吗?答:把考试成绩不好归结为脑子笨,这是极不科学的。纵观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不也有很多考试不及格的“笨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吗?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蛋”。但母亲不认为他笨,她坚信只要教育得法,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后来他不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世界发明大王。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想必任何一位父母都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如打骂、威吓、体罚、限制行动等等,惩罚的目的当然是让孩子学好,民间也有“棍棒下面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土块”等说法。到了八十年代;许多人惊呼家庭里出现了“小皇帝”;并把管教不严视为产生“小皇帝”的温床。 然而;孩子究竟是否需要惩罚,如果需要,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和怎样教育他们呢? 首先,应该肯定孩子是需要惩罚的,因为他们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某些“问题行为”和错误倾向,如果听之任之,让他们自由发展,无异于对小树不加剪枝修理,将来也不会成才。…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父母可能会突然发现,以前不管谁抱都可以的宝宝开始“认生”了,并且当妈妈离开时还会以哭闹来抗议。此时,父母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如小时候懂事了呢?其实,这是孩子依恋发展的一种表现,依恋是指孩子与特定的人形成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孩子最初的依恋对象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依恋是儿童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性情感。研究证明,早期依恋关系的性质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远的影响。父母应该了解儿童依恋的发展过程,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0个月~3个月依…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很重视孩子音乐技能的培养,许多的学生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音乐学习.父母们期望通过各类音乐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孩于有一技之长,提高孩子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可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修养和气质;可以通过各类艺术活动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通过各类艺术特长生的考试,进入各类优秀的学校;还可以通过音乐技能的培养,实现孩子家长的梦想:或是从事专业的音乐工作等等.本文尝试分析学习音乐的目的,寻找正确对待音乐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张开玲 《课外阅读》2011,(7):134-134
人的一生,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在我看来,为人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是最重大的。做父母的不仅仅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更重的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上进心、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直都很困惑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风带     
父亲带大的孩子聪明 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 专家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才能,该怎样做,需要什么条件,父亲心中一般是比较明了.有计划的。大多母亲只是对孩子期望值较高,而在实际教育中就显得无计划。 在知识传播上;父亲给孩子讲的历史故事、风俗民情、英雄人物;则比母亲讲的童话更能拓宽孩子视野、丰富知识。 在教育方式上;父亲让孩子参与修理家电、学骑自行车、爬山等,逐步培养他独立、果断的品性和勇敢创新的精神,而母亲总担心孩子不小心碰…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显示,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当代母亲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育人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母亲们普遍忽视品德发展、人格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知识教育、交往能力、身体健康、个性培养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时,母亲们不约而同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比例达65%,道德品质排在第二位,占22%,个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别排在第四、五位不足10%;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仍有30%的母亲采取指责批评、打骂挖苦或无所谓的态度;在和别家孩子对比时,64%的母亲不如意、自卑或者存有嫉妒之心。  相似文献   

12.
教育应是愉快的教育。有一位著名的校长看到一个男孩因为爬树,坐在树杈上玩耍,弄脏了衣服和手,被母亲训斥。他对男孩的母亲说:“其实,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惟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期,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不便这样做而剥夺孩子的这种自由权利。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成孩子才能培养孩子。”然而,事与愿违者在我国还很多。北京市教科院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坚持用“真心的微笑”去扩展学生本应是自由开放的心灵,而多以“…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孩子做平凡的人最近,北京市青年研究所副研究员余逸群等人对1000名小学独生子女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12%的孩子期望自己将来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水平,有229%的孩子期望为研究生水平;期望自己将来接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教育的分别为121%和6...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更多的是要培养一个人日后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我们应该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培养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学生的作品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只是存在写作技巧是否成熟和表达感情是否真诚这样的差距因此,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单身母亲,自己带着一个9岁的男孩子生活。在孩子还不到3岁的时候,我爱人就去世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我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带孩子,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从我爱人去世到现在,我都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可是,我知道,哪个单身母亲的生活都不是好过的,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不再嫁人,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孤单、劳累、辛苦我都不怕,但孩子不听话,不省心,实在令我感到伤心、绝望。这孩子小时候挺聪明的,也挺乖,他爸爸活着的时候也这么说。别人都说,如果这个孩子带好了,将来一定非常有出息。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现在一切都变得…  相似文献   

16.
热爱孩子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天职.尊重是热爱孩子的前提条件。教育不仅应该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作准备.更突出的是孩子的眼下的生活。如果没有当前生活的健康和幸福,就不可能有将来的生活,最要紧的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拥有将来成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安妮教子     
熟悉中国股市的人,尤其是投身中国股市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安妮这个名字的。从股评家到投资家,安妮在10年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但很少有人知道,安妮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安妮30岁那年才当上母亲.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可理智告诉她:对孩子来说,父母所有的喜欢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_一个优秀的人。安妮有一个独特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塑造一个优秀的人,关键是培养他的性格,而并非培养他的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母亲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亲的魅力不在于楚楚动人、惊艳美丽的外表,而是一种内在修养的自然折射;母亲的魅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培养,是历经砥砺的品格、智慧、能力的综合体现。新的世纪赋予现代母亲魅力以新的涵义。母亲的魅力是宽容。新世纪的母亲既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更看做是社会的。在母亲的心目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母亲的付出是以适应孩子的特点、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母亲的责任是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其在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去拼搏、去奋争。哪怕是历经坎坷,哪怕是暂时的失败也鼓励孩子一往无前。这是一种大度的母爱。母亲的魅力是平等。…  相似文献   

19.
王曼雯是个聪明乖巧的女生。她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曼雯的母亲佟丽杰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个出色的女人:在单位里,她是颇有名气的心外科主任医师,受到患者与同行的尊敬和推崇;在家里,她是绝对的主宰,不仅丈夫对她惟命是从,女儿的教育权也由她独享,她几乎谢绝了所有的应酬,一心一意地培养女儿。佟丽杰固执地认为,严师出高徒,只有严格、严厉甚至是严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温情只会让孩子软弱、懈怠。曼雯从懂事开始,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赖在母亲的怀里亲热、撒娇、嬉闹,她的母亲一直扮演着无情的铁腕角色。母亲用一道无形的墙隔断了与女儿之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5,(9B):58-59
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就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