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代北京商人阶层构成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北京社会人口中商人阶层是极为活跃的部分。本文仅就这个时期商人阶层构成的特点谈些看法,从一个侧面对当时的北京社会作些粗浅的分析。 一 历史上,北京是一座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塞北地区间的商业交往中心。元帝国建立后,遂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亦是国际著名的商业都会。明清时北京商业更加发展。  相似文献   

2.
1883—1919年间,在近代都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民主革命日益高涨的过程中,在江南买办商人和文人的推动下,上海徐园经历了从"私家园林"—"公共雅集园"—"商业娱乐园"—"大众准公园"的变迁。这一过程中,上海的买办商人和文人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也分别经历着从"雅士"到"雅商"再到"绅商"、从"雅士"到"政治文人"的转型,同时,疏离政治的"隐逸"的江南文化传统也在都市空间中逐渐让位于热心社会和政治的"入世"倾向。这一历史现象与近代江南买办商人和文人的身份认同以及江南传统文化在都市空间中的现代转型之间的关联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态.依据教育作为劳动再生产的机构,家庭作为最早的劳动力生产机构,成为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家庭手工业分化出商业,商人与手工业者为保护自身利益组成行会,行会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机构,是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另一利益主体.工厂与行业组织作为大机器生产的主体和监管者,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机构,是近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现代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多元性,国家、政府、行业组织、学校、企业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现代职业教育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4.
武周时期的商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市"、"行"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第二,商人数量明显增加,商人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与边境各族的互市贸易及对外贸易更加发达;第四,商人地位明显提高。促成当时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当时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唐代推行的各民族融合、经济开放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四是武则天本人的出身及采取的措施。正是上述诸多因素,促成了武周时期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士商合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士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业意识。  相似文献   

6.
进京,进京!     
随着百万外来人口突然涌入,之前那个古老的糅合着古代城市商业与农业社会商业传统的"消费城市"北平彻底脱胎换骨,而成为现代的,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通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气象非凡的全能型城市。  相似文献   

7.
唐宏轩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14-15,21
在城市发展中,商业建筑是创造现代化和人性化城市的重要角色。商业建筑在满足城市对商业建筑的要求时,也应注重城市自然环境景观和历史文脉的问题。通过旧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使现代商业建筑与历史文脉相结合,并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徽州商人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将王阳明的"新四民论"与徽州人的商业伦理结合起来,将徽州商人看成是实践"新四民论"的典范。他们征引了大量的有关徽商的语录与言行来佐证"新四民论"与徽州商人的关系。然而,深入发掘宋元明时代徽州商人的资料就可以发现,徽州人通过商业来积累财富,有了财富又开始重视教育,最终子孙又以宦业而显于乡里,这是北宋以来无数徽州人孜孜以求的成功之道。可以说,"崇士重商"是徽州人一直以来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国民是由在"国"与"民"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塑造的社会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国家体制机制的构建而巩固和丰富,并随着民族国家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而具有普遍性。中国近代形成现代国家议题后,国民概念被引入国内。辛亥革命开启现代国家构建以后,国民通过人口国民化而被塑造,逐渐成为取代臣民身份的新社会政治身份,并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身份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了相当时间后又逐渐凸显。以长时段历史观察的眼光对国民身份问题进行梳理,挖掘其蕴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服务,是今天学术研究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文化必定有其独特的个性.作为中国不同城市的商人由于受其独特城市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丰富深厚内涵的地方经营文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地域、行业以及时代的不同.认真解读京津两地商人的经营文化,对于当今北京、天津城市发展经济会有许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晋商作为山西乃至全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团体,早在明清时期就在经营活动中体现出了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晋商对外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对国家、行业、消费者方面,对内则体现在人才的任用,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激励方面。晋商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充分显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12.
晋商信仰多种多样,但主要以关公信仰为主。统治阶级大力宣扬、顺应民众的普遍信仰和提高商人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是晋商信仰的历史背景。晋商信仰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促使晋商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提高了晋商的社会形象,培养了晋商敬业自律的职业道德,给离家在外的晋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成功后的晋商得利忘义,经营风险提高,不能广纳社会贤才等。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早期西欧商人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边缘群体,而到后来却成为拥有权势的社会主导阶层。其间的转变既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也与商人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宋代与前朝各代相比,商人尤其是私商,不论是数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有了很大发展。使得宋代私商与政府间产生了各种矛盾。从宋代私商数量,资本及行会入手分析其实力的增长,指出私商和政府间存在的利润、劳动力等诸多矛盾,揭式二者间矛盾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民间的神灵信仰对近代广西商业环境的构建和发展至关重要。宗教寺庙是近代广西粤商祭神、议商、聚乡人、平纠纷的重要场所。神灵信仰对粤商的经商理念及秩序的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代以来大批粤商进驻平南县大鸟圩从事商业活动,几经修葺列圣宫以营造良好的商业社会环境,并留存着许多碑铭。这些碑刻资料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粤商的神灵信仰与商业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民间历史文献,建议予以充分地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宋丽外交关系由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时断时续,并很快断绝。但是,在两国官方交往断绝的情况下,不仅其民间贸易仍得以继续,而且双方政府之间仍有牒文往来,互通信息,这其中宋商起了主导作用。宋商在宋丽交往中的活跃,与当时特殊的国际关系、双方政府重视贸易活动、造船术和指南针等航海技术的发达以及商人在社会阶层中身份的上升不无关系,是当时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宋商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宋丽关系史上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徽商在流通领域里通过高超的经营艺术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透过徽商形式多样的消费生活内容,窥探徽商追求社会认同的心理。徽商的消费方式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也在客观上对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徽商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商帮之一,在明清两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徽商身上体现的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和有礼、仁爱好施,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尤其是传统美德的体现,又极具商业精神。徽商的兴起和存续有其特定的社会、地域原因,但受传统道德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影响,更发挥着持久绵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朝禁官商合流政策之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商合流是唐朝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宦官势力的兴盛,大批工商皂隶跻身于仕流行列,形成官商合流。官商合流带来了许多的负功能,形成异化的社会流动和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危及到了唐朝的统治,引起了统治者的不安,故实施以律令圣谕为形式的许多政策予以遏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