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源氏物语》一书中,主人公光源氏对藤壶、紫姬以及众女子的感情,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恋母情结"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源氏是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主人公,生活在日本平安王朝(794——1185)贵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他是桐壶天皇同更衣所生的小皇子,像貌出众,才智超群,虽然由于当时贵族内部的斗争,未能登上皇位,但也曾官至掌握皇室实权的太政大臣。看过《源氏物语》,许多人对源氏的第一印象是他的好色。源氏十七岁到二十七岁之间,同许多个女人发生过关系,其中既包括地方官僚的夫人  相似文献   

3.
梁丹 《考试周刊》2009,(14):26-27
《源氏物语》开宗名义的第一卷(桐壶),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基本构思;把桐壶天皇对桐壶更衣的宠幸比作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关系,桐壶更衣和杨责妃的形象多有重合。但也有决定性的区别。本文着眼于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宫中地位、死亡原因之差异,并简单分析了带来此种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杨柳 《现代语文》2006,(5):125-127
千百年来,不知曾发生过多少缠绵的爱情故事,也不知曾有过多少作家以自己敏感细腻的笔触写下一篇篇令人梦牵魂绕的爱情诗章。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就是中日学史上两部以爱情为着墨点的长篇巨。虽然两部作品都未仅局限于爱情韵描写:而是通过以爱情为引线写出了贵族阶级的腐朽本质,反映了这个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但两部作品中最令人动情、最让人难忘的仍是那凄美伤感的爱情悲剧和那些哀婉动人的恋情画卷。与此同时,两部作品中爱情的主角宝玉、黛玉、宝钗,源氏:藤壶、紫姬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绪和情思,从古绵延至今。多年以来,许多人都以黛玉和紫姬作比,把她们归为一类,赞之、哀之、痛之、惜之。而我以为,宝钗和紫姬却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虽宝钗常遭人厌弃、紫姬多另人敬慕,但细细究来,二人却同属一种女子,只是经历:表现各不相同罢了。  相似文献   

5.
陈嫣玲 《文教资料》2009,(30):35-36
《源氏物语》中,作者紫式部塑造了主人公光源氏和众多女性的美的艺术形象,同时又赋予他们以悲剧情调:但另一方面,作者在表现人物的哀伤之情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善美的追求。本文尝试通过光源氏、藤壶和紫姬三位代表人物的人性表现来分析善美与罪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比较文学接受学的视角出发,考察由《长恨歌》到《源氏物语》之《桐壶》一帖的变异。在唐风文化盛行的日本平安朝,紫式部熟读《长恨歌》,并通过日本传统文学价值观的过滤性吸收,最终创作出《桐壶》。《桐壶》一帖甚至整个《源氏物语》体现了日本文学的远离政治的传统。这种文学审美与《长恨歌》的讽喻,乃至中国的"经世"文学都相去甚远,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7.
桐壶更衣、藤壶中宫、紫姬这三个相貌相似的女人是作者紫式部对理想型女性的寄托。她们都相貌出众、品性高雅、善良仁慈,但她们的命运都凄惨感人,无不令人惋惜。该文试从三人的不同故事中找出惊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如此塑造人物的原由,以探寻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同"选择 --贾宝玉、源氏出家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中日两部古典名籍。本以两书男主人公贾宝玉与源氏出家这一化代码为中。展开比较分析。首先讨论了二人出家的现实原因,继而探究了不同化语境下二人出家背后的社会化原因,然后从总体上勘察了出家的情节对于两部叙事性作品的主题表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瑰洱 《新作文》2013,(3):50-51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爱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各自掌心里曲折深刻的手纹。在隔海的那方岛国飘雪之季,我重温了《源氏物语千年纪》。动画有别于原著,只提及了光源氏生命中的六位女子,虽一笔带过,却也足够惊艳。藤壶女御的出现,是源氏公子眼前划过的第一道光。如五彩蝴蝶飞过墨色眼睫,长廊上温润的春风催发了枝头幼嫩的花朵,惊鸿一瞥亦足以在少年的心底  相似文献   

10.
吕娜 《考试周刊》2012,(59):21-22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日本贵族的生活。了解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形态,对于解读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源氏公子等的日常生活,来探索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1.
朱雀帝是『源氏物语』中的人物。朱雀帝禅位一事,既有被迫性,亦有主动性。朱雀帝笃信御灵信仰。从政治派性来说,他属于皇族一派。外祖父右大臣去世,弘徽殿太后体衰多病,加之自身罹患眼疾,朱雀帝决定退位,将部分政权交给皇族后援人光源氏掌管,一方面遏制藤原氏势力,另一方面籍此安抚桐壶先帝的御灵。然而,从后文中朱雀院处心积虑将三公主嫁入六条院的情节安排中发现,朱雀帝主动禅位的背后藏着更深的无奈,这种无奈来自于对宗教的畏惧。光源氏利用宗教势力推波助澜,使朱雀帝禅位染上被迫色彩。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地表现出人性情感中的复杂和真实,这是其独具的艺术魅力之一。笔者从源氏的恋情世界出发,分析源氏及其他有关人物的心理和性格。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化,肯定人的深层的感情和人性的真实,并且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分析紫式部对待伦理道德的态度,试探其人性观。  相似文献   

13.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是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典范。空蝉是《源氏物语》中《帚木》中出场的贵族妇女,也是一个拒绝了光源氏表白求爱的特别的形象。本文试从情节推进方式、"情"与"礼"的关系、"情"与"义"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寻《源氏物语》中空蝉-源氏情爱关系的推进方式及情与礼、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预示比较熟悉.这一回的主体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以下此回均称“大虚幻境”),写贾宝玉睡梦之中,由警幻仙姑导引,在太虚幻境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付册,听了“红楼梦”曲.册子里的画、诗、警幻仙姑唱的曲子预示了贾宝玉和贾府中十几个青年女子的最终命运.在《红楼梦》八十回后原稿佚失的情况下,第五回的预示成为人们推测这部作品人物结局的极为重要的线索.《源氏物语》第三回的预示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回的主体是“雨夜品评”(以下此回均称“雨夜品评”)表现头中将、左马头几个贵族公子同源氏大谈世间女子的等级、品味及他们自己的风流韵事.他们的谈话,对主人公源氏遇到的几个女性的基本情况作了某种概括和暗示.“雨夜品评”一开始,头中将提出女子按其出身分为上中下三等.源氏“深感兴  相似文献   

15.
《源氏物语》里的孝与不孝─—从与《史记》的关系谈起田中隆昭《源氏物语》里有这样特别的描写:主人公光源氏与父皇之后私通犯下不孝的罪行,而他的哥哥朱雀帝和他的亲生儿子冷泉帝却都是孝子。我认为这和以《史记》为中心的中国古典有关系,想在以光源氏引退须磨、明石...  相似文献   

16.
张振会 《考试周刊》2008,(15):186-187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和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可谓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两部巨著无论在思想艺术还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分别塑造了理想化的男主人公形象--源氏和贾宝玉.本文就这两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源氏与贾宝玉进行比较的同时,去探讨他们在各异的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命运.  相似文献   

17.
王熙凤与紫姬分别是《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两位理想女性,即使以苛刻的眼光来打量,人们也不难发现二者身上那些可叹可服的闪光点.然而,换个角度看,其理想的或完美的表象下却掩盖着比一般女子更大更深刻的悲哀与不幸.这两位理想女性纠结的人生追梦旅程与挣扎而终至梦幻破灭的人生殊相与共相,是中日男权至上封建社会众多女子的时代性社会性悲剧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主人公源氏和薰君都经历了相似的不幸童年,他们对道心和佛充满向往与追求,总的来说,两者的道心轨迹是相反的。源氏在经历几十年的风花雪月及入世、出世的多次徘徊之后,最终放弃一切世俗的羁绊,实现了出家的夙愿;薰君年轻时即有道心,有向佛之意,在追求的过程中道心逐渐淡薄,最终违背初愿沉沦下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现实主义杰作。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异同─—两部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的总体比较,两位作家曹雪芹与紫式部的出身、经历和思想认识高度、深度之异同及其对作品影响的比较,两位男主人公贾宝玉与光源氏的比较以及两位女性宝钗与紫姬的比较。在着眼“同”的同时,也论析了《红》对《源》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紫式部在她的代表作《源氏物语》中塑造了许多命运多舛的女子的形象。这些女性,不论地位高低,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小说并非是专门为封建社会的女性而写的作品,但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对于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源,紫氏部的揭露与批判以文学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