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博物馆藏品征集与博物馆的职责使命、功能、地位、发展趋势、社会环境、目标人群密切相关,民族民俗文物作为反映民族民俗风貌的一类藏品不同于自然标本、历史文物,具有特殊性,含有更为丰富的宗教、信仰、民俗信息,在征集中需做好评量标准,建立完善、系统、合理的文物信息记录,以有利于促进民族民俗文物内涵价值的长久保存并使之不断转化为社会价值,推进民族民俗文化宣教,从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子云西北写生选1940-1945》一书是抗日战争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学术踏查的艺术记录方式的成果。该书包含了西行考察过程中的人物、风景、民俗、文物遗迹与遗物等作品共计80余幅。写生作品分为西北沿途风景写生、艺术文物遗址的全景写生图、西北各地民族风情。这三类写生作品体现了考察团将艺术考察与文物调研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价值、文物史料价值和图像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9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中的民俗体育开展状况及其价值进行调查分析。论证了民俗体育所具有的良好的健身价值和广大群众对于民俗体育的积极参与性。提出了如何对民俗节日中现有的一些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恢复、改造,充分挖掘其娱乐健身价值的意见,以进一步扩大其在民俗节日中的比例和影响力,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4.
文物建筑维修前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记忆,一旦修缮使用后,文物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顿减或严重丧失。究其主要原因是文物管理、勘察设计、保护修缮、工程监理、文物使用等相关体对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留不足所致。同时,由于各级文物专业干部更替大,新手多,较缺少文博专业背景和文物建筑修缮经验,加上文物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这就为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护带来很大的困惑。本文将通过如何留住文物建筑真实性的探讨,从文物管理者、勘察设计者,文物建筑修缮者、使用者和监理者等保留文物建筑真实性的相关责任共同体着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申报旅客携带或者分离运输下列物品进出境者,应如实向海关申报:1.海关征税或限量免税进境的物品;2.进出境旅行自用物品和超出规定的旅行自用物品范围,但仍为旅行途中需用的物品;3.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和国家限制进出境的文物,货币、金银及其制品以及印刷品,音像制品等物品;4.货物、货样和其他超出旅客行李范围的物品。二.红绿通道  相似文献   

6.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驱逐逊帝溥仪出宫,之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品,分清公产、私产,为故宫成为博物院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程充满坎坷和波折,故宫文物南迁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郑欣淼著《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对故宫文物的聚合、流散和回归作了清晰的叙述,理清了两座故宫博物院皇家旧藏的来龙去脉与现状,全面论述了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来源、构成、流播、现状、分类、数量及相关史实。"故宫学"直接面对故宫的文物、古建筑、档案、文献等,是一门把故宫当做一个文化整体的综合研究。故宫的价值从故宫学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会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文物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范围很广,地上有各种名胜古迹以及古代建筑,地下有各种历代遗存下来的物品,它们都具有史料价值。在我国悠悠五千多年的岁月里,先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文物财富,如青铜器  相似文献   

8.
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990年获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被山西省政府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劳动模范集体”称号。它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以戏曲文物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教学单位,主要以戏曲文物和戏曲民俗研究为特色,形成了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编辑大型学术辑刊于一体的学科机制,在治学方法上重视田野考察,形成了从文物资料、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三结合的角度研究中国戏曲史的新的思维模式。本所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1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  相似文献   

9.
徽州木雕是“徽州三雕”中的精品,研究徽州木雕作品,不仅关注其艺术价值,也要关注其思想教育价值.特别是对民俗题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价值的研究,更能推动徽州木雕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确定文化遗址的年代是考古研究中经常要做的工作。准确地确定文化遗址的活动时间 ,对于确认文物或遗址的文化价值 ,以及从事人类进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民族交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确定遗址的年代时 ,除了根据遗址中有关文物的造型、纹饰、材质 ,以及遗址的建筑风格、布局方式、及相关陪葬风俗和物品等表观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外 ,根据遗址内相关生物样品的同位素特性进行检测判断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同位素特性分析进行遗址活动年代的判断 ,一是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二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文化遗址 ,特别是没有明确的表观特征可…  相似文献   

11.
圆明园在劫掠和焚毁前究竟有多少件文物?之后又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并未作这样明确的区分,只是笼统地宣称有1 50万件之多,而且众口一词,似为定论.学者相信,圆明园有专门记载所藏文物数量、名称等信息的陈设清册,可能在英军焚园时一同销毁,也有可能遗失后毁弃,所以今人无法知道文物的确切数量.不过,相关史料证明,圆明园文物是与紫禁城文物一并记录的,清廷并未建有独立成册的圆明园陈设清册,这似乎即是专家学者多年来苦苦寻觅圆明园清册而不可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通过与清宫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与功能的比较,与清漪、静明、静宜三园所藏文物数量的比较,与清宫陈设物品的密度的比较,可以肯定,学界估算的圆明三园陈设物品的数量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从古地名和古物名、古迹和出土文物、民俗和传说等三个方面,论证辰溪是神农氏族的故里。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应按照"宜松不宜紧"的原则,根据调查对象的类别、时代特征、区域典型性、各领域代表性和风格特殊性等因素具体认定,有重点、有区别地记录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突出文物的"个性",总体反映文物地域特色。在普查实践进程中,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既要做好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又要做好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从鲁迅故乡的民间文化来看,鲁迅的小说具有亲切、自然的乡土背景和遥远、迷离的民俗事象,从而浸润他的小说创作风格。鲁迅小说所吸收的故乡绍兴的民间文化精神,主要是绍兴典型的“鲁镇”环境与典型的乡土人物风貌以及多样性复杂性兼备的绍兴语言、特产、场所、习俗的文化特性。鲁迅小说中的民俗事象在客观上具有精神启蒙的价值目标和表现人、发现人、认识人的社会功能。他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中去发现人自身的命运及其人性方面的极大偏离,由此建构人的个性得以健康自由发展的新的文化观念。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鲁迅的小说,即可认定它对于蒙昧的人的个体担当的精神启蒙的历史使命和它以人的灵魂为基点所建立的现代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5.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与国民党军的一次生死较量。红军强渡湘江后,在桂北地区分路突围,摆脱了敌军的追剿,冒着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翻越老山界,继续长征。红军长征在桂北历时19天,各种活动留下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利用好湘江战役文物,是弘扬长征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的需要。必须深刻认识湘江战役在长征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掌握湘江战役文物的主要特点及价值,遵循国家文物保护法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努力使文物与长征路线及其相关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形成保护与利用的强大合力,争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民俗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拥有丰富民俗资源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也发挥自身特色民俗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大兴旅游经济。但是长期以来,当地相关机构对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认识不够,加上自身的区位劣势,恩施州的民俗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系列、有效的开发。本文主要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探讨恩施特色民俗文化的开发,以促进恩施民俗旅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作者在梁子湖张氏敦义堂家族的发源地张德宝湾发现了清代儒士张殿录的寿匾、楹联,并对题匾书法及相关文史进行初步考证。题匾书法确系清代书法家、学者张裕钊的曾祖张新本墨迹,楹联书法系当地乾隆时期举人余文诵所书,其木刻题匾书法折射出一个家族的文化,也堪称是清代乾隆时期乡村民俗生活的一个缩影。它的发现为研究清代鄂州地域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民俗体育历史悠久,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具有娱乐休闲价值,而且具有文化教育价值。民俗体育是一个可供高校体育教学利用的宝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对于民俗体育来说,激发了民俗体育更大的发展潜力;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开拓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文物价值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仍没有对文物价值的认识达成共识。文章运用价值现象学方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对文物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文物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工具价值和象征价值,其中象征价值是文物最根本的价值。象征价值的存在使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崇高性,它是文物由于象征了历史而获得的价值。同时,象征价值也是连接文物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现代人将面具归结为“一个集考古、民俗、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艺术”,充满神秘色彩的傩面艺术深刻反映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被人们誉为“活着的文物”。在幼儿园开展傩面系列活动,是将这种承载了人类智慧的,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的美术形式传承和转化,让幼儿从小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耳濡目染,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