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为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进行,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现决定冉增加北京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73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进行,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现决定再增加北京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73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请你们…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开展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05]2号)精神,2006年5月13至15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青岛联合举办了“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相关人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近日,根据陕西省教育厅陕教职[2004]50号《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陕西交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国家级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这是对该院多年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特别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职成教司发出《关于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对参加“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6]31号)。通知指出:为做好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工作,我司在2005年动员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的相关专业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加大对参加“工程”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我们今年继续组织优质师资培训资源,在数控技术应用等六个专业领域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3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下发以后,为了使"工程"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到每个参与"工程"的职业学校,以便于相关学校尽快依据工程的指导思想,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的实施性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为新的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尽早进入学校创造条件,根据周济部长"狠抓落实,同时要加强宣传"的指示精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有关部委和行业协会从2004年1月至4月底,相继举办了护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4个专业领域的国家级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育部分别会同有关部委或行业组织印发了相关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并公布了参加此项工程的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事业单位的名单。  相似文献   

8.
我国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全面启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和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近日,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综揽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这引起了中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加强职业教育改革,中国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门据此提出:优先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4个专业领域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这项“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在全国确定500多所(其中高职院校250多所…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于2004年2月23日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出,2003年至2007年,我国职业院校将向相关专业领域输送毕业生100万人,提供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优先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4个专业领域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目前上海有关部门对6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的比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贯彻落实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满足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组织和指导下,我们编写了技能型紧缺人才系列教材之一<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根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的要求,3月份,印发了由教育部与信息产业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的要求,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实用性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材--《二维动画制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国内物流业发展迅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操作人才紧缺。现根据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状况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特提出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的要求。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实用性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材——《二维动画制作》。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职成教司近日下发了“关于制定《2004-2007年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4]1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制定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计划,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积极贯彻“两级规划、两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尊…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在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并在全国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我校被确立为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近年来,我们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要务,加强教育设施的硬件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施护理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创历史纪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2004,(3):14-14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日前由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参与"工程"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和职业院校的代表在发言中表示,要发挥各自优势,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20.
题记 如果把教育部等六部委主导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以下简称"紧缺人才工程")比喻成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特混联合舰队",那么,"亚龙号"(注:笔者在本文中对浙江亚龙教仪有限公司的称谓)就是联合舰队的一艘强力护航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