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很少有谁象钱钟书那样,把小说写得少,又写得好.钱先生仅以4个短篇加上长篇小说《围城》便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钱钟书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一部《围城》使他蜚声中外——《围城》被译为英、法、德、日、捷、俄6种文字.并被世人视为“新儒林外史”.捧读《围城》,惊诧于钱先生的“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杨灵《钱钟书创作浅尝》)一位史学家推崇说:“综观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炼、生动,《围城》恐怕要属第一.”(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册)无可否认,《围城》的语言的确精彩,富有个性,清新机智中不泛诙谐.既无文言气味,又无欧化语病、堪称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典范.一、语言的形象性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象地面的水,化合升入天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曾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毋庸置疑,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写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指的是中国40年代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大家所习惯称谓的"新儒林"。钱钟书用幽默讽刺的笔端,嬉笑怒骂,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透视了人性的弱点,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修辞的接受效果角度研究钱钟书《围城》的语言比喻修辞的接受效果。力图从语用、言语交际、语言的实用角度方面,摆脱以前习惯于只从写作人单方面研究修辞,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而从交际中说写一方即钱先生的表达效果与听读一方即《围城》读者的接受效果的双向互动中,体会修辞的妙处,进而展示《围城》的语言修辞的真正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繆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展现出主人公面对“荒诞”处境时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即“反抗”。加繆的“反抗”思想主要体现为面对生存的荒诞处境的“反抗”,是一种融合了“肯定”与“否定”因素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九四一年他发表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轰动了文坛.四六年六月他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同年,脍炙人口的长篇小立《围城》在《文艺复  相似文献   

6.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围城》尤以对知识分子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在小说所描绘的金戈铁马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时代先锋的知识分子本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然而,以李梅亭、高松年为代表的一系列官僚知识分子却漠视了这一时代使命,在官僚体系的影响下,醉心于权力与政治的博弈之中,最终忽视了其对于时代的价值。而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上,知识分子也同样找寻不到精神的归宿,进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沉沦,演绎着各自的灰澜人生,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的《一片浮云》里的小钱得勒与钱钟书的《围城》里的方鸿渐,这两个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年轻人,在性格、事业、婚姻与交友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方鸿渐仿佛是小钱得勒在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化身。  相似文献   

8.
《围城》问世以后,即成为一定时空下的历史存在,同时对它的读解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特定时代的接受语境成为读解《围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理解了《围城》的接受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接受史,对它作出更接近文本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在文学创作方面,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分量很重,为读者提供了开阔精深的智慧世界。作为他的代表作《围城》,内涵充盈,机趣溢出,充分展示了作者过人的创作才华和广博的知识底蕴。小说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说不尽"的经典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加缪从巴斯喀哲理中发现了人生的荒谬,人并不幸福,都被判处了死刑,但是他与以往的哲学家逃遁荒诞不同,他认为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正视荒诞,反抗荒诞,而这种反抗就是人的自救方式,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这种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始终贯穿在他的文学创作里。以哲学著作《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小说《局外人》《鼠疫》等这几部作品为例,来分析加缪的反抗自救意识以及他关切现实的精神,能更深地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在《动物园的故事》中,他追求"形式就是内容",表现出非凡的语言操控能力,充分利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荒诞去直接表现内容上的荒诞。本文拟从会话原则的违反解析荒诞话语在剧本中的应用,探讨其是如何体现其中的非理性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形式上,《恶心》与《局外人》都是主人公的自述,文学与哲学融为一体;在内容上,二者都以"世界是荒诞的"为前提和底色,都塑造了一位严肃、阴郁、痛苦的思想者形象,洛根丁和莫尔索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都是"上帝死了".但是萨特主张自由选择,加缪相信人无可选择,每一种人生都是空虚,改变不了最终的虚无,二人同途而殊归.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读《围城》不能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笔者发现《围城》的创作语言是具有陌生化的艺术特征的。整篇小说的创作和语言处理方面无不闪现着陌生化的光芒。本文就试从比喻,夸张和对话设置三个方面来展示《围城》语言中的陌生化体现。  相似文献   

14.
"英雄"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母题,在其流变过程中,理想化的传统式悲情英雄成为了一种经典的形态.在传统式英雄大行其道之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却通过对平凡人物勇于对抗荒诞现实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脚踏实地的质朴英雄观.面对灾难,《鼠疫》中的西西弗式"英雄"们一直在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勇敢对抗现实的荒诞,用永不言弃的精神诠释着"英雄"二字.  相似文献   

15.
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创作《围城》、《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等,你会为其连珠妙语,精巧比喻,幽默风趣而倾倒;学习钱先生的论著《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等,你则为其打通中外,贯穿古今,博大精深,文采斐然而折服。单就《管锥编>四卷巨著,据统计,征引四千多位作家的上方种著作,其中西方学者及作家达千人以上,近两千种数种语言的著作,如此内容广博而精湛的论著,实为空前。无论《谈艺录》,或者《旧文四篇》,或者《管锥编》,钱先生的论证思  相似文献   

16.
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创作《围城》、《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等,你会为其连珠妙语,精巧比喻,幽默风趣而倾倒;学习钱先生的论著《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等,你则为其打通中外,贯穿古今,博大精深,文采斐然而折服。单就《管锥编》四卷巨著,据统计,征引四千多位作家的上万种著作,其中西方学者及作家达千人以上,近两千种不同语种的著作,如此内容广博而精湛的论著,实为空前。无论《谈艺录》,或者《旧文四篇》。或者《管锥编》,钱先生的论证思路,有其明显而突  相似文献   

17.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荒诞手法表现了世界的荒诞性,人们用荒诞的行为来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提出希望,而希望只能在荒诞的等待行为中进行。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最终还是存在了一线的希望,因为人们是抱着希望才去等待的。  相似文献   

18.
郝经和方回作为元代追和陶渊明《饮酒》诗人的代表,其诗歌都是借和陶诗的形式浇自己之块垒。但由于各自人生追求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在对诗酒生活的描写、对功名节操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取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陶渊明《饮酒》诗对元代诗人多层面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张丽丽鲁迅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在《围城》中作者所要撕破的是那些学历煌煌的人们的虚伪面孔。以漫画夸张手法嘲弄、揶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通过对留学生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间大学,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在细雨中呼喊》部分人物精神世界的"建构——解构"过程,突出主要人物孙光林个体精神构建的疼痛。这种疼痛是余华作品一个特殊的珍贵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