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国涛 《情报杂志》2006,25(6):37-39
在总结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信息质量的,综合评价信息系统效益的现代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平  方世明 《资源科学》2014,36(1):206-216
定量评价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将耦合协调度理论引入地质公园这一微观研究领域,得到了如下成果:①分析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在借鉴相关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实地考察,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大子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子系统层和14个评价指标层,详细说明了每个指标选取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数据如何获取和测算;②为了更准确地评判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交互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构造了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制定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类型划分和评判标准,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耦合与不耦合2个大类、6个小类和18个基本类型;③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合理性,耦合协调度研究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定量评价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将耦合协调度理论引入地质公园这一微观研究领域,得到了如下成果:①分析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在借鉴相关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实地考察,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大子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子系统层和14个评价指标层,详细说明了每个指标选取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数据如何获取和测算;②为了更准确地评判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交互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构造了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制定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类型划分和评判标准,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耦合与不耦合2个大类、6个小类和18个基本类型;③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合理性,耦合协调度研究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套用于评价水利建设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选取了参与评价的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相关计算方法,确定每个水利建设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作为评价其综合效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后对其集成的效果的评价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环境状况、实施过程水平、信息系统集成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综合效益水平五个方面,提出离散型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离散型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关键环节和实施方案进行后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效益评价因素进行了归纳汇总,建立了一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定量化的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示例应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从人员、物质、信息、活动和效益五个层面构建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最后介绍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具体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迟国泰  李战江 《科研管理》2014,35(12):137-1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各种评价问题研究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内容,如果最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损失过大,则无论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没有意义。通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与信息熵方法相结合,本文建立了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使用主成分方法与信息熵方法度量指标体系的信息含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改变了现有研究中只考虑评价指标如何筛选而忽视筛选出的评价指标相对于海选指标的信息贡献,解决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的测算问题。二是实例计算表明从海选指标中筛选出的评价指标保留了94.4%的海选指标信息。  相似文献   

9.
电能计量装置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管理和技术四个方面设计了电能计量装置改造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采用熵权法结合专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具体案例说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汤胜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68-72
本文在对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中,以广东省专业镇为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基于专业镇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这套指标体系,对广东省专业镇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