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是西汉六安国历代诸侯王、王后及其臣僚的陵墓区,据推测此墓是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的陵墓,其发掘是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墓的出土文物和六安国王陵区的发现对研究西汉诸侯王陵制度以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王陵墓地进行主要的评估,确立未来保护的目标与原则,制定出适合长远发展的保护规划,为墓地将来的利用提供一份有依据的、有可行性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年来,汉梁文化研究一跃成为当前汉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河南省商丘地区召开了全国性的汉梁文化及相关大型学术研讨会三次,其他小规模专题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梁王陵文化研究、汉王陵出土文物研究、汉梁史实考辨、汉梁文化概貌与风俗研究、西汉梁国的政治和经济研究几个方面。就目前研究成果的整体概貌而言,汉梁文化研究呈现出群体多元、内容广泛、成果日益丰硕、研究视角新颖多样、内涵渐趋深入、理论与方法愈发科学、考证更加缜密与合理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和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的发现,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西汉诸侯王陵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填补了西汉六安国历史的空白。本文通过分析六安汉代王陵大遗址的价值、所处的生存环境、国家文物局关于大遗址保护的要求、当地政府关于大遗址建设的战略决策等,提出王陵大遗址展示利用的初步思路,为即将编制保护规划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丁锡国 《神州学人》2000,(12):36-37
考古专家经过15个月的勘探发掘,在山东省济南市附近发现了占地达2万平方米的西汉早期诸侯王墓。这座距今已2100多年的陵墓,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西汉王陵。  相似文献   

5.
汉梁文化的内涵与研究旨归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梁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汉梁文化由横向的"汉梁文化圈"与纵向的"汉梁文化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共同构成,对其内涵应予以科学的界定。汉梁文化的研究旨归,概在西汉梁国区域历史研究、汉梁文学与艺术研究、商丘特色文化史研究三途。  相似文献   

6.
"刘邦斩白蛇起义"为汉代兴起的标志性事件,而刘邦斩白蛇之处就在今天河南的永城市。永城不仅是导引刘邦斩白蛇起义的陈胜、吴广起义的主要活动区域和陈胜的埋葬之所,还是西汉初期梁国的所在地,也是梁国庞大的王国墓地所在地。这些都与汉代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河南永城可视为"汉兴之地"。  相似文献   

7.
对赵王陵出土玉片进行分类考察,总结其形制特点,将之与汉代玉衣片和战国燕下都铁胄、秦陵石铠甲以及汉代铁铠甲甲片形制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赵王陵玉片是与汉代玉衣片不同的玉铠甲片,初步解决了赵王陵玉片的性质问题。并从赵国历史上分析以玉铠甲作为殓服的社会原因。同时简要分析了战国玉铠甲和汉代玉衣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睢阳城是汉代梁国的都城,也是当时繁华的都会之一,睢阳城乃基于春秋宋国都城而建,自梁孝王迁睢阳扩建、研究睢阳城、城的设置和布局、历史沿革等,对于更好地研究梁国史以及汉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贾谊是后人所盛赞的汉梁文化的先驱。他向文帝上《请封建子弟疏》,为后来梁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扭转了梁国发展的历史;他在梁国写作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疏牍文促进了梁国政论散文的繁荣;他将南方写辞作赋的风气带到了梁国,创作了具有从骚体赋到汉大赋演进特征的《旱云赋》,开启了梁国汉赋的勃兴。  相似文献   

10.
汉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汉梁文化是汉文化的缩影。发生在河南商丘地区的西汉梁国文化,上承先商文化、春秋战国宋文化的丰厚底蕴,在西汉时期大放异彩,并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梁文化生成早,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研究汉梁文化对研究汉文化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期组发本刊主编李可亭教授、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研究员的文章,就汉梁文化展开研究,以飨读者。同时,希望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繁荣学术,嘉惠社会。  相似文献   

11.
郑蓉和梁国勤都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一个工厂的职工。因为梁国勤的善良能干而受到“厂花”郑蓉的青睐。于1990年,他们喜结连理。  相似文献   

12.
汉梁文化的内涵与建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汉梁文化是汉文化的缩影。发生在河南商丘地区的西汉梁国文化,上承先商文化、春秋战国宋文化的丰厚底蕴,在西汉时期大放异彩,并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梁文化生成早,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研究汉梁文化对研究汉文化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期组发本刊主编李可亭教授、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研究员的文章,就汉梁文化展开研究,以飨读者。同时,希望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繁荣学术,嘉惠社会。  相似文献   

13.
集安作为高句丽国都长达四百二十五年,成为高句丽历史上用时最长的都城.即使在长寿王迁都平壤之后,国内城仍被视作“别都”,地位十分重要.集安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使集安郊外至今仍保存着一万余座金字塔式的墓葬,其中包含着众多王陵.自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学术界对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的研究愈益深入,并伴随着一系列新的考古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集安高句丽碑的发现.文章拟对本世纪以来我国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考古新发现的研究现状予以系统整理和评述,并对集安高句丽遗迹遗物所反映的高句丽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曹魏时期的梁国,其疆域包括睢阳、下邑、虞、砀山、鄢、蒙、宁陵七县,西晋时梁国疆域扩大,辖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陈、项、长平、阳夏、武平、苦十二县。西晋灭亡后,梁国先后被后赵、前燕和前秦控制,其辖域主要有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六县。此后,梁国处在东晋和后秦、后燕的交界处,疆域很不稳固。刘宋时的梁郡仅有下邑和砀两县。北魏、东魏时期的梁郡仅有睢阳和襄邑两县。直到隋朝,梁郡改称宋州,疆域扩展到十三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学源于西汉时期,而商丘是经学发展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梁国经学影响深远,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了奠定基础和开拓道路的作用,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触犯国法的诸侯王,汉代政府有时会采取逮捕的方式来限制诸侯王的自由,以使得对诸侯王的调查和审讯程序得以继续。但由于诸侯王的特殊身份,针对他们的逮捕又具备很多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多样的逮捕方式,包括诱捕、诏捕、征诣、征召等形式。逮捕后拘押的场所,也要经过缜密的考虑。本文即针对汉代政府逮捕诸侯王的方式及拘押的场所进行了逐一考察。  相似文献   

17.
一边是贺兰山,一边是西夏王陵,我就这样被它们夹在中间,我努力地把眼睛转向贺兰山,我把我的背影留给西夏王陵。风中的李元昊还在暮色里倔强地述说着,说着一个男人既豪情万丈又悲情万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名义上的周陵分两种:一是后世封土的纪念陵。它是否与周王遗体、遗物相关,有待考证。二是张冠李戴的周陵。它纯属秦汉以后的他人陵墓。真正的西周王陵还未发现。文献记载的几个毕中的岐周毕应是毕公的封国与采邑。周王们的真正陵墓极可能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梁锡锋 《文教资料》2011,(24):113-114
汉代的太子、诸侯王的中傅,由朝廷所派,属师傅之列,但因为是宦官,故其地位远低于太傅、少傅,其职掌为协助太傅、少傅辅导太子、诸侯王,以及为诸侯王接收朝廷诏书并向诸侯王传达宣示。此外,中傅还有受太子、诸侯王差遣办理非体力劳动类事务,为太子、诸侯王管理文书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应用PS材料对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的加固保护杨予川一、前言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是90—92年发掘虢国国君墓地(编号M2003)的一部分。位于三门峡市北会兴镇上村岭,北邻黄河高地。整个车马坑呈“凸”字形,长约67米,最宽处约为18米。在已发掘的一个车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