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民主制度在当代面临危机与困境。哈贝马斯提出了程序主义的协商民主理论重建自由民主制度的合法性。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手墨菲对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提出质疑和批判,取消了其理论的两大理论预设,并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替代选择——竞争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2.
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的新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民社会理论出发,分析多元与合作主义作为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从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现状,把握中国政府与第三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对等的合作关系和俘获关系;提出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竞争中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合作主义政治秩序观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治秩序是合作主义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合作主义的政治秩序观认为,在政治秩序的构建与维系过程中,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利益团体和利益团体成员,分别主导政治秩序的构建与维系、充当减压阀和秩序化的中介、被纳入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轨道,从而既具有各自的功能及特点,又相互联结与合作成为一个秩序体系.这一秩序体系不以竞争为核心,而是保持并体现了功能主义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克服狭隘的个体理性,达成集体行动,是公共治理的关键所在。在乡村公共治理中,一方面存在着大量小而分散的公共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政权力量从乡村的退出导致公共治理出现真空。因此,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的多元主体、多元中心的协商合作治理模式是摆脱农村公共治理困境的关键所在。构建这种多主体、多中心的合作治理模式,引导农民协商、合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制度供给与引导的功能,积极挖掘、利用传统的农村协商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评介由Robert Blackwood等学者编著的《语言景观中身份的协商与竞争》一书。该书关注多国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景观,探讨身份的建构、协商与竞争,代表着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本文将简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做评介。希望通过评介让国内研究者了解语言景观研究的近况,明晰公共空间中语言使用、身份建构的核心问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而思考开展本土化研究,为语言景观研究增添中国美景。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大量存在的群体劳动争议是劳资纠纷的新趋势,其并非基于集体合同引发,且混合权利之争和利益之争,与集体劳动争议有明显区别。当前的群体劳动争议诉求标的多元,涉及人数增多,易引发集体行动事件,规范性与无序性并存,现实中该争议解决方式单一,仍以仲裁和诉讼为主,探索群体劳动争议的化解应采用诉讼和非讼的多元方式,改变现有司法和非司法机构的设置,强化调解、集体协商、诉讼机制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立法协商是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探索立法规律的一次科学实践。从立法协商在我国各地的发展来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理论上,立法协商在概念、主体、模式等方面存在争议。在实践上,出现了对立法协商不够重视、形式混乱等问题。探讨地方立法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应从立法协商的理论争议出发,以地方立法权扩容后的地方法治竞争为背景,寻求立法协商实现的地方方案。  相似文献   

8.
建立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共政策公平和完备的重要保证。协商政治的核心在于公众意见或意志的构建或形成,通过有效的协调体制与协商过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要在协商政治理念下完善公共政策中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基础价值问题,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在价值协商理论的基础上,从优化利益主体、明确协商问题、达成共识等方面完成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协商式教育政策的制定.协商式政策制定是由广大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公众参与、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协商式教育决策的优势在于:强调公众的自愿参与,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表达自己的呼声,具有制度的合法性;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减少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失误;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摩擦.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协商式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重大的教育政策问题可以采用协商式制定的模式,利益相关者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参与,要在开展协商之前认真调研,在协商过程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11.
论均衡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需求满足的均衡。这一种以市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求:突破传统的一元主义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多元主义的均衡的质量观;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机制,建立一种协商性对话机制。协商机制的建构是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所表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全球竞争中,指出了另一种经济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即合作关系,从而为我们考察全球资本关系的未来变化提供了认知线索.从总体上看,竞争是合作的前提,竞争的全球性要求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竞争的全球性困境又导致竞争向合作转化.随着合作的深入,它将超越以市场主义为核心的竞争关系而成为共产主义生成...  相似文献   

13.
公共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策协商主体的包容性、参与的广泛性以及议题的开放性,耦合了公共治理平等性、公共性和多元性的价值旨归,并与公共治理构成了实践互补。但是,长期存在的政府权力中心思维惯性、协商主体价值本位思想、多元文化冲突和分歧等问题所导致的主体间话语权不对称、政策公共性缺失以及对多元利益兼顾失败的情况,构成了对政策协商治理成效实现的现实考验。为此,需要从政府法律权威与制度规范构筑、社会民主氛围与公民社会培育、公民理性思维与协商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推动政策协商在公共治理实践中的自洽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共同治理作为美国大学普遍的治理模式,强调民主、协商和合作,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大学的治理,尤其对于公立大学来说意义更为重要。明尼苏达大学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形成了董事会、大学评议会、评议会咨询委员会和分组委员会的共同治理框架,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民主管理、协商共治、决策透明的治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大学发展目标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合作主义"也被翻译成"社团主义"、"组合主义"。这一术语的现代语源学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拒绝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提的社会思潮。通过对合作主义理论的概念及合作主义理论的变化发展和历史渊源的研究探析,发现合作主义理论在劳资关系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和整合社会利益上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边主义以多极关怀的价值目标、多层协同的行为主体、多元张力的治理机制、多样延展的问题领域、多重普惠的治理效果为基本特征,与全球教育治理核心要素具有内在一致性,能为重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多边主义视域下的全球教育治理主要有工具取向、战略取向、制度取向和价值取向四种治理模式,它们相互补充,依次递进,但在全球教育治理实践中存在一定掣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教育治理需顺应国际权力集团演变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的大势,深入分析全球教育变革的特征和趋势,以承认平等互惠的多元主体、塑造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开拓多样延展的问题场域、建立协商对话的多边机制、实现普惠共生的理想效果为愿景使命,在行动路径上不断顺应多极科学的多边主义战略发展观、坚持多元开放的多边主义协商对话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观、构建命运共同的多边主义基本价值观、深化精准定位的多边主义历史大局观,进而形塑全球教育治理制度秩序、实现全球教育治理主体多元、建设全球教育治理科学机制、革新全球教育治理理念价值、深化全球教育治理发展格局,增强应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小灵通退市过程中,产业政策一直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竞争政策的作用也不可疏忽。小灵通退市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实现电信资源重组。小灵通退市实质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博弈,涉及到竞争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商合作。小灵通退市应在宏观调控权合理行使条件下,增强竞争政策调整优先理念,贯彻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和消费者利益保护原则,最终实现小灵通用户与运营商之间最大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8.
国外协商民主理论近30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时代,形成了分别以罗尔斯、哈贝马斯的思想为基础的“英—美”和“欧洲大陆”主义两种研究路线.在研究视角上,主要涉及作为政府体制、公民参与、政治合法性、治理以及民主决策理论的协商民主.在研究议题上,大大拓展了毕塞特最初的研究范围,扩展至协商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协商民主与公民参与、协商民主与政策分析范式的发展、协商民主与国际问题治理、协商民主本身的制度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身份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概念,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公民身份.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观,在承认公民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族群差异的公共性,同时,主张族群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必要前提,国家认同是族群差异的精神基础.对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积极国家观,认为国家应在保障少数权利方面有所作为.差异公民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政治观,对当代多族群国家的族群政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协商课程是一种实践性浓郁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协商学习而反对促动学习,库克与布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协商学习模式。批判教育学是协商课程的重要思想渊源。协商课程的后现代本质体现在:倡导动态的课程本质观,反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反对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的课程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