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别提出“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人类应该怎样做”等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导读,步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请看靳老师教学第一个问题的课堂实录片断:(一)(靳老师板书课题时故意丢掉“这样”一词)生:老师您把“这样”两个字写掉了,题目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师:对不起,老师写错了,老师把它改过来。你真细心!你勇于指出老师错误的精神特别可贵,谢谢!(说完,靳老师毕恭毕敬地给这个学生鞠了一躬)(二)师:我们把课题…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幸听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一堂课,他上的是人教版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课文《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靳老师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别提出了“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人类应该怎样做”等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导读,步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请看靳老师教学第一个问题的课堂实录片断:  相似文献   

3.
最近 ,在河北师范大学的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班上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苏立康教授组织 90名学员共同观看了靳家彦老师执教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实况录像。靳老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学员。就我个人而言 ,感觉受益匪浅。其中体会最深的是以下三点。一、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精心设计提问《有这样一个村庄》是一篇三年级的阅读课文 ,课文看似浅显 ,却发人深省。靳老师依据作者的思路 ,设计了三个精要的问题贯穿了课堂教学 :1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 ?2 .这样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 ?3.课文要…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有幸听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一堂课,他上的是人教版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课文《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靳老师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别提出了“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人类应该怎样做”等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导读,步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执教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在全国各地进行示范超过百场。凡是听过课或看过录像的老师,无不给予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充满强烈时代感的经典课例,值得认真研究,并从中提炼出有普遍意义的导向因素。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纵观《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教学过程,我们充分感受到靳老师在如下四个方面树立了全新的理念。1.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课题的提出到三个目标的设定,从对课文的感受、理解到对事物的欣赏、评价,无一不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小…  相似文献   

6.
林琳 《教师》2015,(1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七篇课文.其教学过程如下: 1.走进情境听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吧!(老师播放课件)美吗?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聆听它的故事. 2.认认真真读故事 词语读好了,那课文读得怎样呢?请五个孩子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即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请一位同学更简练地说一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教例一:错写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此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有了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1.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为什会这样?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此时,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  相似文献   

8.
教例一 :错写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 ,先让学生看清课题 ,然后看他板书课题 ,靳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 ,当即指了出来 ,此刻 ,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 :“有了这个词 ,你就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 ,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 ,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 :1 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 ,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 ,此时 ,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 ,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 ,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变…  相似文献   

9.
靳家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国教育报曾以《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为专题对他进行了系列报道。靳老师应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的邀请,在南宁上了《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这是一节既有机渗透现代环保意识又很地道的语文课,靳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使听课的教师大获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别提出"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人类应该怎样做"等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导读,步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换位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例一:错写 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后所作学术报告的节选部分,学术报告的原题是《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靳家彦老师“同意广西教育杂志社对此文全权处理”,本刊为所节选的部分加上了《漫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立体》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不禁为之深深折服。课堂 ,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情绪饱满 ,时时处于“愤”、“悱”状态。听课教师随情入境 ,浑然忘我 ,享受着靳老师“大雪无痕”的教学艺术。一、无限的人文关怀有一个不算新颖但还贴切的形容师生关系的比喻 :老师是园丁 ,学生是花朵。的确 ,课堂里求知的孩子多么像花儿般娇嫩啊 ,需要成人的关爱、呵护和引导。靳老师的课堂就充满着人文关怀 ,催人奋进的激励 ,开启心智的赏识 ,平等民主的尊重 ,等候成功的期待……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河坡上曾经有…  相似文献   

15.
[片断解读]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中,靳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化。例如,在请同学们到黑板上画了原来小村庄很像样,有山坡、人家、树林、小河后,又要画空气清新。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根本无法画。但靳老师故意问大家:“怎么画空气清新呢?”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认为要画上小鸟、白云、太阳、花草等。对于同学们的独特见解,靳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他不但在黑板上按照同学们的意见画了小鸟,还称赞大家说得好。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解读文本师:(板书:很像样)这是一个原本很美丽很富饶的小村庄,课文上概括地说它是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很像样呢?你看,这是河坡,小村庄就在河坡上。请大家按照课文介绍的情景,用彩笔把小村庄画出来,可以吗?生(齐):可以。(生在纸上画河坡上的小村庄,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老师要求边“画”边“话”,读、说、交流。)师:你看,小村庄的前面是怎样的河水?生(齐):是清澈的河水。师:谁会画清澈的河水?生1:画上小鱼在游动。生2:画上沙石、小虾和水草。生3:微风吹过,河水会有一圈一圈的涟漪。画上一圈一圈的涟…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课上,靳老师用简短、清晰、富有条理的话语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请同学们讲讲听清楚了几个意思。)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靳老师刚才这段话说了几点意思。(一位同学概括了靳老师话的意思后,末尾还加上了自己对靳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等。)师:最后这几句话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感受!(板书:感受)请大家读这个词。(生齐读)师:什么是感受?生:感受是内心活动,是人心里面的情感活动。师:我们去感知周围的情况,感觉到它就叫——感之于外。生(:齐读)感之于外。(师板书:感之于外)师:看…  相似文献   

18.
靳家彦老师执教的示范课《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既体现了靳老师深信每个学生都有可供开发潜能的乐观态度,又体现了他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他依靠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唤醒--发掘潜能 教例: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的一个精彩的片断 师:你们班谁读书最好?(学生们推荐了一位女生) 师:(请该女生站起来)你是不是这个班读书最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到小学里听一位一年级老师教《她是谁》一课。有两个小镜头可把我吸引住了。当这位老师教了部分生字词让小朋友自由读课文以后,问:课文里的“她”说的是谁呢?有一个小朋友答:“她”说的是“老人”。另一个答:“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