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是指一种思维惯性,即人们按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是一种宏观思维监控意识削弱而自动进入模式化信息加工程序的情景,课堂上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具有全方位性,学生学习数学中产生思维定势负效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种原因是教师在传输主信息  相似文献   

2.
张晓婷 《考试周刊》2011,(4):174-175
现代教育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网上丰富的信息和查找、获得方式的便捷,给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不仅仅开拓了教师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教学素材,也使他们看到了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地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清晰地看到目前课堂教学仍没有摆脱这样的状况: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接二连三发出种种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执行各种要求;教师为了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而匆匆赶,学生围着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而团团转……无疑,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完成素质教育重任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主课堂的研究,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已逐渐把教学理念转变成为了教学行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研究教师怎么教发展为思考学生如何自主地去学;课堂教学目标从以往的以知识为出发点,变为了从学生问题出发,自主发现与自主建构。教师的教是由学生的学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韦秀春 《江西教育》2022,(40):62-6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开放性阅读情境,引导开放性阅读活动,助推开放性阅读应用。通过开放性阅读,引导学生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反馈评价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开放性阅读,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语文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顾惠芳 《考试周刊》2010,(15):51-51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感召下,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于是多媒体运用的精彩与否就成了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在执著追求美轮美奂课件的同时,有的教师已忘却了还有传统教育媒体这回事,甚至更令人惊诧的是有的一节课居然不见黑板上有教师的一星半点的“真迹”。诚然,多媒体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字幕、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在某种意义上讲,其信息交流效果确实超过了传统媒体。但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下有的学生就以为是放羊式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始终在低谷徘徊,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面对如此现状,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当如何掌舵引航,以"导"促"写"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王亚娟 《文教资料》2010,(34):116-117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和地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毛玉华 《教师》2012,(19):103-103
让学生在亲历中判断.在亲历中选择,在亲历中建构,在亲历中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向着生命健康发展。“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做到”说明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就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这一教学内容谈谈如何让学生“做”中“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发生改变,如果仍沿用过去的信息科技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双减”政策所提出的新要求,不仅减轻不了学生的负担,甚至还会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对现有的信息科技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做出调整,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此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保持高效的信息科技教学。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进行了新思考,充分迎合“双减”政策对于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新要求,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信息科技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潜力、动力和目的,对其教师的“道”与“术”有更高要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更要具有实践性、操作性,高职教师要在教师的“道”上继承坚守,在教学的“术”上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严秋丽 《甘肃教育》2014,(22):102-102
正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导"得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得好,教学才能出奇效,"读"得好,学生学得会更有"效"。1.教师"导"得好,教学有显"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与坏与新课的导入是否精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切不可重"教"轻"导",只注意新课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导入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即可。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导入新课便可以事先准备一本《山海经》,如果准备图书有难度,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山海经》中的插图,借用这些非常神奇的插图,加上山海经中的文字描述,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当学生用惊奇的眼睛看着这些插图  相似文献   

13.
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要求初中教师须遵循“减负增质”的教育原则,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以此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如何在协调教学强度和教学进度的关系基础上,推进课程教育是每位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让学引思”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以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让学引思”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真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为此,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很多是初次接触电脑,虽然具有对电脑使用的好奇和学习欲望,但往往好动,自制力差,如果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解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那么如何打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善学、乐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探究。一、巧设游戏,引导操作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不只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导“学”与育“生”.导“学”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包容性、开放性,还学生健康的学习环境;育“生”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人生,关注学生日常生成问题的解决,还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教”、“学”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启发、补充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2):28-29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地与渠道。在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教育理念、对教育现状的思考都会反映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将知识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在课堂中有效施行"活""趣""实"的教学理念,力求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是否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和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实施阅读教学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构建富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应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的教育与熏陶。语文课堂应将实实在在地教与扎扎实实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精心取舍,对于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是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高效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学会看作业?很多教师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吓一跳.教师能不会看作业?确实,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学会从学生的作业中提取信息.就不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钩和打叉那么简单了。会“看”作业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提取大量对教学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