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形的起伏,卫星的运动,重力的变化,地球空间坐标的数学关系,海洋物理场数据所隐含的奥妙……这些领域,都有边少锋教授执着的探索.30余年,他投身大地测量和导航定位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测天量地的探寻中,书写着多彩的导航人生! 投身测量写春秋 边少锋教授所从事的大地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点位确定数学关系及地球重力场的一门地球科学分支学科,可以为资源开发、空间科学、城市规划、导航制导等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综述现代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地表和空间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如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系统、卫星重力、绝对和超导重力、海洋重力、卫星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等)在地学不同领域(如导航、定位、重力场、地震、冰川、地表水、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大地测量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实际测量中经常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简单阐述我国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COSMIC是一项新型大气探测技术,它通过综合现代计机算、遥感、通信等技术来解决地球科学卫星探测难题。应用到气象上主要是为了进行气象与气候研究、气候监测、太空天气和大地测量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抬头望天,在距离地球700公里~800公里、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地方,雷达卫星正在执行区域地形监测任务。它们将拍摄到的地表图像,以数据信号的方式传回观测站,顺利完成了雷达干涉测量(以下称"InSAR")的第一道关卡。什么是InSAR?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胡俊给出了答案:"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界有很多技术,包  相似文献   

6.
金双根说,他幸运地处在一个GPS等卫星导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地测量学经历着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他的目光所凝视的区域从天空到地下,从地面到海洋,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打开了地球科学的一扇新的窗户。  相似文献   

7.
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其一经发射,就会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直至被收回。人造卫星功能多样,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大众的生活,随之也衍生了多种学科,如卫星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8.
大地测量学,根据德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F.R.Helmert的经典定义,它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也就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工作为大规模的测制地形图提供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开发矿山、兴修水利、发展交通等经济建设提供控制基础:为发射导弹和航天器提供地面点的精确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为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的研究任务提供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9.
杨国臣 《内江科技》2009,30(2):31-31
概述了GP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物理大地测量、遥感地质和摄影测量、海洋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环境灾害地质学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有效性应用,表明了GPS技术可增强地球科学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展望了GPS技术在地球科学和石油地质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对GPS技术可能应用于地下石油地质研究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依靠内蒙古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设及内蒙古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的实施,实现内蒙古大地测量基准的现代化整合与过渡,进而为完成内蒙古高精度、动态、三维、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着重探讨内蒙古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武汉大地测量站")经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国家地球物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其前身为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观测站。武汉大地测量站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重力、空间大地测量观测仪器,是目前国际上同类观测台站中测量手段最完备的台站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许厚泽安徽歙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兼任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特聘教授,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1962年测地所地球重力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执委、国际重力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潮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地测量杂志编委,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向导 《科技风》2013,(13):54
GOCE卫星提供了重力梯度数据,而重力梯度对精化地球重力场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重力梯度求解地球重力场的传统方法是利用球谐展开法,本文基于模拟的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通过数值计算研究是否可以利用压缩恢复法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1,(8):70+69-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5.
《百科知识》2011,(7):2+71-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几何知识,证明了卫星运行区域为对称分布在地球赤道两侧的类似圆鼓侧面的空间范围;并且通过建立空间地球坐标系,按照卫星坐标和卫星在地球表面投影一一对应,运用坐标变换关系反映地球自转情形,得到卫星关于相对静止地球面的空间参数方程。对于神七卫星,数学软件按照参数方程模拟运行结果也验证了证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成宇 《百科知识》2007,(4S):6-6
遥感技术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因为其中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无论是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各种分析技术,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面貌。遥感卫星从空间观测地球,能够观察大量的地球信息,从而客观地反映各种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性。在近些年,人们已经拓展了遥感卫星的用途,最早用来观测气象,搜集军事情报,后来,又进行遥感资源勘探,如今考古工作也开始借助遥感卫星来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提高对卫星的可控性,需要建立卫星测控网,合理布局测控站点。本文主要讨论了卫星进入运行轨道的跟踪测控情况,结合空间立体几何,建立卫星轨道空间立体几何模型,计算推导出测控站的数量。考虑到地球自转因素的影响,提出并设计合符实际的几何模型,确定最佳测控站的数量,再利用MATLAB画出图形并计算,分析出对卫星的测控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测绘成果的权利归属,最大限度的实现测绘成果资源的共享,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测绘成果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 测绘成果是指在陆地、海洋和空间测绘完成的下列基础测绘成果和专业测绘成果: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对测量的数据和图件;航空和航天遥感测绘局片、磁带;各种地图(包括地形图、普通地图、地籍图、海图和其他有关的专题地图等);工程测量数据和图件;其它有关地理数据;与测绘成果直接有关的技术资料等。从这一规定不难看出,测绘成果是基于测绘行为而形成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20.
GNSS气象学为研究GNSS探测地球中性大气层中所涉及的大地测量与气象领域内各种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的交叉学科。本文综述了GNSS气象学模型中的对流层顶研究,并简要探讨了对流层顶所涉及的模型与方法。确定全球范围内对流层顶有利于判断对流层顶层的下边界,将其应用到GNSS气象学对流层模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诠释大气循环和物质能量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