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有很多故事都涉及到中国一词,但是这个中国不是实际世界中的中国,这里的中国只是遥远的阿拉伯人对远方国度的一个美好想象。研究《一千零一夜》故事中有关中国的部分,有助于了解中古阿拉伯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接受,以及他们对异域文化达成认同的心态取向。  相似文献   

2.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民间神话故事集,其内容丰富、故事动人、流传久远。论者多从故事来源、成书时间和过程、不同版本、故事分类、故事情节和内涵、文学成就及美学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且各家之言,见仁见智,但对《一千零一夜》的文本结构少有论述。本文对《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故事结构的源起、内涵、特色、弊端及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再现其神奇斑斓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民间故事,节选自《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中世纪世界名著之一。《一千零一夜》这部书依照原文应译此名,但中译本一般都称为《天方夜谭》。我国古时候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这是《天方夜谭》译名里,“天方”二字的由来,阿拉伯人民爱听故事,经常在夜间举行故事晚会,这是  相似文献   

4.
新书展览厅     
《一千零一夜补遗故事》阿拉伯民间编著本书增补了原《一千零一夜》中未收的七个大故事,64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全部由英文译出,未做任何删改,保持了原著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定价:20.00元  相似文献   

5.
唐朝段成式的《叶限》是现存文字记载最早的灰姑娘故事,其与欧洲《灰姑娘》的比较研究为众多学者瞩目,但大多局限于传承学的脉络梳理。将段成式的《叶限》和贝洛的《灰姑娘》作为叙事学考察对象,通过情节模式、叙事方式以及叙事策略的比较观照,可以呈现不同语境中同一故事类型的文化实践差异,以此拓展比较研究的理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6.
连环穿插式叙事结构是《一千零一夜》最具特色的叙事结构,在这个“故事套故事”的框架aY..T,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隐合作者。本文拟用叙事学理论,以《一千零一夜》中《脚夫与姑娘的故事》为例,通过分析故事中的隐含作者及其相关叙述文本,进一步探究隐含作者与连环穿插式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隐合作者对该故事集的叙事结构在无限性延伸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魏慧芳 《海外英语》2013,(8X):206-207
《一千零一夜》作为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朵奇葩,不仅在人物刻画上入木三分,在情节内容上引人入胜,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其中,重复的情节结构不仅让故事更容易被听众理解接受,生成一种相互映衬的形式结构美,更有助于作品主题的强调和中心的突出。该文主要以《一千零一夜》中的著名故事《辛巴德航海历险记》为例,简要分析重复结构在此作品中的典型体现及分类,重复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以及故事中重复的作用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举世公认的故事渊薮,《一千零一夜》用非哲学的方式,提供了最早的叙事哲学——“故事”。“故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故事的需求植根于人类好奇的天性。与中国以及西方古典叙事传统相比照,《一千零一夜》有自己的经典叙事结构故事的讲述从秘密和禁忌开始。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文学的长廊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以绚丽多彩的故事、突兀离奇的情节、超凡奇特的幻想令全世界无数读者为之惊叹,正如高尔基所说:“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著作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编者)  相似文献   

10.
<正>情节是叙事类文学的骨架,编织情节的常见技巧有设悬、冲突、摇摆、对比、巧合、误会、突转、抑扬、伏笔和照应等,这些技巧在《一千零一夜》中都有丰富娴熟的运用,但《一千零一夜》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开创性地运用了一些特殊技巧,如嵌套、通灵、神异、荒诞、变形、魔幻等。下面试结合作品做些阐释。1.嵌套俗称故事中套故事,或大故事套小故事。《一千零  相似文献   

11.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很大发展,但是受传统思想、国家政策、人为意识、国际形势、经营者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认识这些因素,打破局限,可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表达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艺术是艺术地域珍贵的文化遗产.国际社会大都通过积极立法寻求其生态保护延续.我国地方民间文学艺术遗产丰富,但面临原生环境受到蚕食,传承人老化且急剧减少,地域外人随意滥用民间文学艺术的问题.在没有出台专门国家性立法的形势下,各文化遗产地方纷纷出台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办法.从现有的司法判例及学理研究的中,通过对黑龙江民间文学艺术的地方考察,公法保护文化传承模式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传承基地。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用一种更广泛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及传承。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阐述,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概念及文化身份重构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深层影响因素,为如何正确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辨别等跨文化能力提供有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留学生在自我概念的重构上呈现出从关联型自我向独立型自我迁移的动态特征,在文化身份重构的过程中显现出文化反思、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跨文化认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等新的语境下,有着浓郁乡土情结的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而民俗体育的发展又是新的文化语境形成的现实需要。在新语境下应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对民俗体育传承人要准确把握;民俗体育产业化要适度并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有意识地扩展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7.
"七玄乐府"文化传承项目是在抢救、收集、整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改良工程。该项目顺应文化发展繁荣大趋势,在实现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服务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促进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服务学校整体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规划建设,并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桑植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9.
客家鸡歌以鸡啼起兴,蕴藏丰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鸡歌创作之比兴思维与客家人丧葬祭礼中的鸡俗存在着紧密关联。客家鸡俗信的滥殇,是鸡驱邪纳吉寓意为“通过”、沟通人神之媒介与鸟信仰现实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拱花"是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之后,继套版印刷技术及"饾版"多色套印技术后才出现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下,如何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对"拱花"技术的历史、现状、文化价值的分析,并根据对民间艺人的演示与采访,记录并整理了"拱花"的传统工艺制作流程,为"拱花"技术的传承积累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