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化传统文化与道德继承梁希哲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主要点之一,是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是一可悲的群体散沙,最终将走向民族的衰落,甚至是民族的自我毁灭的道路。相反,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继承梁希哲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主要点之一,是得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是一可悲的群体散沙,最终将走向民族的衰落,甚至是民族的自我毁灭的道路。相反,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3.
姓氏谱系与中国文化之根王泉根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本文拟从人人皆有、代代不绝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姓氏符号作为切入点,来考察这一特征,以期在日常习见习知之事物中发现社会民族的特点,觇知中国文化的生动内涵。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各美其美”是说各民族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指的便是一个民族学习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美美与共”当是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互相包容与互相学习。只有如此,才可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和世界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便利,随着文化传播工具的现代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整个世界的信息,瞬息间可以传播到全球,遍及各个民族和国家。再加上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兴起,国际文化交流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木可能用闭关自守,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加以阻挡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与优点、传统和渊源,显示出各自的特色,而且首先在邻近的各民族之间发生影响,既有所变异,又为该国民族文化所吸收,加以融化和发展;于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国际文化交流大潮,就必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成为国人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根与魂,渗透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及现实启示意义。"中国思想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认识国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张岂之《五十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纵观近世学界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与普及方面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生活的写照,它的永恒魅力不在于它是一种童年的玩物或幻想,而在于“童年”流露出的人类本性的真实性较之成年更直观,更接近人性底层。神话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在本质上是“人话”,其基本主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并不存在共同的童年,所以各自的神话也不同,神话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文化活的基因,时刻和本民族的人进行对话,从而形成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色。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当人们追踪各门学科的源头时,无一  相似文献   

8.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王文承,陈军民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在其历史进程中有古今之分。"古"指民族的古代文化,即传统文化;"今"指民族的现代文化(近现代文化)。传统文化相对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体文化或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现代文化来...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以自身的特点屹立于世界之林,保持民族自身理论独立与自信,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找到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支柱,并在文化自信中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是当下的文化工作者应当竭力思索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现阶段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因此,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如今,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它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处处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王泉根 《寻根》2003,(5):115-117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独具特色:一是中国人人人皆有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只有名,没有姓);二是姓氏起源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恩文化。美国的白人为了表达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的感激之情,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都要过感恩节。在哈尼族的传统习俗中.虽然没有一个节称为感恩节,但在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处处可见感恩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200万年的悠久历史和万年的文明史。华、华夏、中华民族之称,皆源于以花为图腾的华胥氏。所谓中华民族之根,就是从古猿到猿人、从猿人到新人,再由氏族到民族形成的根源。中华民族同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都有一个崇拜的祖先(或神)作为“根源”的象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多元文化交流融汇的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很重视对国民特别是年轻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对于有着特殊历史、文化、政治背景的苏格兰而言,传统文化的宣传、研究、继承和发扬一直是苏格兰社会政治的重中之重。苏格兰人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政治诉求已经转化为一种文化诉求,目的是传承苏格兰的民族精神,维护苏格兰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性和民族身份。在苏格兰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感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90年代,著名社会学、民族学学者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作了论述。他提出关于文化自觉认识可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表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有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到"美人之美",即认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国家民族都对人类优秀文化做出过贡献。更高的目标则是:"美美与共。"人类的优秀文化成为世界上各民族、国家的共同精神财富,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之观念渊源及其表现郑小江如果从宏观上把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加以比较,人们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华民族的求生欲望特别强烈,中国人对生命的珍惜态度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百姓在生儿育女的问题上倾注了更大的精力、花费了更多的心血。因此,在中...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转换之审视李向平毋庸置疑,每一种宗教、文化及其传统,都具有它本身的生、住、异、灭等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死灭却又生生不已的创造。佛教亦不例外。佛教在中国,自汉至南北朝时代,可谓生相之启蒙期;隋唐之际,可谓住相之全盛期。在这期间,中国文化与佛教文...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是一个民族大千世界。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着气象万千的个性。这些个性的生成是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相关的。依傍江河的民族,必然善于舟辑和捕捞;依托草原的民族,自然善于骑射和牧养。各个民族为了生息繁衍,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着各自的生存方式,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特征也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北欧生活着一个人口约7万的少数民族,称萨米人(历史上曾被称为拉普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挪威(3.5万人)、瑞典(1.7万人)、芬兰(0.6万人)和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