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彩霞 《兰台世界》2006,(12S):25-25
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结合本地区“三农”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王刚同志关于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贯彻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件”,今年的一号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大众报根据自身情况,要求编辑记认真学习这个件,并把它确立为今年新闻宣传的指导方针。同时,结合全国“两会”,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身特点,谋划新闻稿件,做足“农”字章,关注民情民生。“两会”期间,除编发了四十余篇新华社稿件,还组织记采写了五组反映农村、农民、农业现状的系列新闻报道,目的就是延伸“两会”热点,“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做出农民报自己的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县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为"三农"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泽琳 《图书馆论坛》2005,25(4):231-232
论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向,分析了县级馆为“三农”(农村、农民、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种具体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作为地市级党报就要在“三贴近”中深化“三农”报道。近年来,地处甘肃庆阳老区的《陇东报》在新闻宣传上以“三贴近”为着力点,全力深化“三农”报道,以新的办报理念、新的新闻视角、新的报道方式改进“三农”报道,摆脱了以往在“三农”报道中就农业报道农业、就农村报道农村、就农民报道农民的报道面狭窄、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稳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各级档案部门服务“三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程雪梅 《青年记者》2006,(18):70-70
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地市党报的农民版,如何“念”好、“念”活“农”字经?《廊坊日报·农民之友》版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多方尝试、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达政策我们党在“三农”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农村经济长足进步,农民生活极大改善。但是,即使如此.农民仍然是一个弱势的群体。所以,电视传媒必须对此投以更多的关注、关怀这片热土,为农民兄弟多办实事。 一、从思想认识上做到“三贴近” 山西电视台的《黄土地》,作为一个开办较早的农村电视栏目,在贯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上,不但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成为引领农村电视节目发展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8.
石长顺  李欣 《青年记者》2006,(10):20-2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笔发现,“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播电视节目亮点不多,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目前上马的一些节目存在“入户不入心”的尴尬。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指导思想是要“多予、少取、放活”。十六大把“三农”发展作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战略重点,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并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代表和委员们对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问题如此关注,而且引起一国总理的高度重视,其意义在于农村稳才有全局稳;农业兴,才有百业兴;农民富,才有国家富。全国有9亿多农民,山西省有近2000万农民,长治市有250多万农民,都在总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这样  相似文献   

11.
王浩 《视听纵横》2004,(4):101-103
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告别农产品短缺时代。然而,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与城市差距越拉越大,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税费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此,三农报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宣传,是广播电视宣传服务小康建设,提升宣传价值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三农”问题日益为国家关注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为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近两年.北京市昌平区档案局努力探索,夯实基础,与时俱进.在“三农”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了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这是因为近年来农村相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了,农民增收缓慢。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上下部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来抓。存这举国兴农的形势面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新闻报道应该自觉地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这是农业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对农业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连续多年的增产丰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8.
"三农"类报纸的困境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清 《新闻知识》2006,(11):53-5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①可以说,在“二十字”的发展要求中,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类媒体是其中应有之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正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三农”类报纸应该说是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果然,2006年8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的主要思路,提出“十一五…  相似文献   

19.
媒体要厚道     
《视听界》2004,(3):4-4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一个有良知的乡镇干部上书共和国总理,三个“真”字饱含了真知、真情。而今,“三农”问题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政界、学界也开始反思,“三农”问题的源头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书店有厚重的调查报告出售,象征着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读书》杂志近来屡有论及。陈映芳的《“城市化”质疑》(《读书》2004年2期)是从“城市化”这个角度切入“三农”问题的。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其实正是在发展主义的框架下形成的。半个世纪以来,因了国家发展大目标的需要(如城市发展的需要、工业积累的需要等等),中国选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价我国的农村工作形势72004年,全国上下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关部门给予通力合作,应该说2004年“三农”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有数据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