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惰性走开     
你也许要问:怎样才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而把自己推动起来?当然,惰性实在是很不容易克服的一件东西。没有多少人不懒惰,那些勤奋的人,都是一些意志的力量在推动他。  相似文献   

2.
让惰性走开     
罗兰 《小读者》2010,(9):48-49
你也许要问:怎样才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而把自己推动起来?当然.惰性实在是很不容易克服的一件东西。  相似文献   

3.
克服惰性     
台湾女作家罗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克服惰性》.文章中说,如果想克服惰性,就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有了每天的目标,就可以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周一至周五我们会去学校上课,周六、周日我们可以自己计划.我们在周五晚上就应该拟订一份计划表,想想在两天里可以干些什么.第二天起床就开始实施,而不是赖在床上消磨时间.  相似文献   

4.
学习篇不要轻视你所学的每一门课及教你的每一位老师,前者会使你对现代知识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后者会使你学会更好地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学会宽容的必经之途。兴趣固然是引导走向深刻与专精的必要因素,但有时我们也不得不苦着脸学一些不得不学的知识,不要忽视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也不要让兴趣主宰一切。克服惰性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很难做到的事,立大的志向容易,但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如果真的找到了自己愿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方向或学科,也许克服惰性与征服难点就变得不那么令人畏惧而充满欢欣。死用功固然不可取,但不用功更是一无可取。即使…  相似文献   

5.
"反应"学习是指学生以"反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学习,绝对服从外界压力,不经自己的思考而被动学习,从而助长了思维惰性,导致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责任推脱.要使中学生克服这些学习惰性,需改变"反应"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作为"的教育,整体性的作业,创造性的学习和有作为的学习是改变"反应"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惰性与创新是一对矛盾,持续地克服惰性进行创新是很艰难的。对于企业来说,要克服惰性,首先要争取创新的权利,包括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实施“虚拟”危机管理,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建立创新型组织和有效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7.
解题失误最使人烦恼.失误原因很多,常见的一种是由于思维的惰性造成的.所谓思维的惰性是指思考问题时,问题的条件或情况变了,而思维还跟不上这个变化,常要从思考者过去习惯或熟悉的方面思考问题.思维的惰性是学习不求甚解的表现,如不注意克服,将会越学越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8.
克服惰性     
台湾女作家罗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克服惰性》。文章中说,如果想克服惰性,就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有了每天的目标,就可以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开始一天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周一至周五我们会去学校上课,周六、周日我们可以自己计划。我们在周五晚上就应该拟订一份计划表,想想在两天里可以干些什么。第二天起床就开始实施,而不是赖在床上消磨时间。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惰性是随处可见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练琴中如何克服惰性。  相似文献   

10.
克服惰性     
台湾女作家罗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克服惰性》。文章中说,如果想克服惰性,就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有了每天的目标,就可以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开始一天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周一至周五我们会去学校上课,周六、周日我们可以自己计划。我们在周五晚上就应该拟订一份计划表,想想在两天里可以干些什么。第二天起床就开始实施,而不是赖在床上消磨时间。  相似文献   

11.
徐燕 《考试周刊》2013,(54):75-75
所谓思维的惰性,是指思考问题时,问题的条件或情况变了,而思维跟不上这个变化,常要从思考者过去习惯或熟悉的方面思考问题.要真正学好数学,就必须克服平时学习中的思维惰性,从打好扎实的基础做起.  相似文献   

12.
中年教师要克服三种惰性心理惰性。大凡人步入中年以后,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求稳怕变的思想,遇事总是瞻前顾后,唯恐失去已取得的成就。此外,中年人正处在承上启下的阶段,沉重的生活负担易使其陷入事务的小天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情绪动辄袭上心头。心理惰性导致目光...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不参与现象简称"惰性习惯",原因一是班级人数过多;二是学习初期启蒙教育中的疏忽所致。防止策略就对症下药,一避免"社会浪费"现象;二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方法,抓好启蒙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正确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克服惰性。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就要自我反思。 在解放思想中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做到克服自满心态,不陶醉于纵向比较的成绩和各种赞扬之声;克服畏难情绪,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克服惰性思维,走出陈旧思维与行动的惯性。  相似文献   

15.
《师道》2009,(1):63-63
即便是专业健身人士也有情绪低沉的时候。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总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并不断坚持下去。下面这7个方法便是一些健身专家介绍的他们克服自身惰性、保持高度运动热情的经验和诀窍。  相似文献   

16.
刘会超  杨锋英 《天中学刊》2008,23(2):107-108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但惰性知识的存在将阻碍上述目标的实现.介绍了惰性知识的概念,分析了其存在的普遍性、孤立性、等值性及可转化性等特性,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及环境等因素对惰性知识形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克服惰性知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反应学习是指学生以反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学习,绝对服从外界压力,不经自己的思考而被动学习,从而助长了思维惰性,导致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责任推脱。要使中学生克服这些学习惰性,需改变反应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作为的教育,整体性的作业,创造性的学习和有作为的学习是改变反应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职学校基础课教师的“惰性”表现及其成因,提出克服中职基础课教师惰性,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加强基础课的教学督导,增强基础课教师的幸福感,并引领基础课教师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目前的教育过分强调了"才"的训练,忽视了"人"的培养,轻视了对人的综合素质与创造性潜能的培养,忽视了人的个性,带来了"人"的教育的偏差.创造性思维和技能的开发,能最大限度地克服知识经验形成的各种心理定式,以及将一切惰性知识转化成智能潜力,有利于学生充分实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教育正由机械授知型的专业教育向培养学生创造性、吸收运用新知识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型.在学校生活中,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生管理工作是远距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向管理要质量 ,抓管理促教学 ,抓管理促学风建设 ,是远距离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远距离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劳务市场对毕业生的选择和使用 ,就必须改变办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招生制度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管理方面来。一、引进激励机制 ,是克服惰性、树立进取向上良好学风的关键惰性是人固有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 ,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生息 ,不断地克服惰性 ,不辞辛苦地工作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 ,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明 ,从而推动了科学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