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内容,《新课标》规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并会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图形的旋转"是在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清楚旋转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旋转的概念又是必要的。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  相似文献   

2.
正"图形的运动"是小学数学高年级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画"旋转图形"的时候,会出现以下问题:⑴把旋转中心弄错;⑵把旋转图形的一部分或全部画错;⑶把旋转角度弄错;⑷同时出现上面两种或多种错误。比如,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页,要求画一画,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尽量为学生创造了一些极富趣味性的环节.例如,引入时的幸福转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旋转的要素!因为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通过简单的你说我转的游戏简单解决了旋转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拨动指针还隐藏了旋转角度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规定了"图形的运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材中"图形运动"的本质是几何变换,例如,翻折运动、旋转运动、中心对称运动和平移运动,在本质上分别是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教学要求是"在丰富实例的背景下,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发现和归纳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等运动各自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的共性,学习和总结平行线、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第一节《图形的旋转》.本章是在学生学过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全等、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对平面图形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图形的旋转是继图形的平移与翻折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变换,也是研究中心对称的基本方法.八年级的学生喜欢通过自己观察、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知,他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初步了解了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介绍平移和旋转两个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小学阶段学生之所以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因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很容易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出图形变换的现象.了解这些现象的基本特征、体验变换的整体特征,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与欣赏图形美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图形的运动"中的一个内容。"图形的运动"是课改后的新增内容,它从几何变换的视角研究几何问题,提供给学生一种新的数学视角。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2.教学内容特点:《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对应点到旋转  相似文献   

9.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学习了图形与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数的认识已扩展到实数.通过学习“平移和旋转”,结合八年级(上)已学的“轴对称”,使学生对图形与变换中的全等变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渗透让学生用图形变换(此处指全等变换,下同)的视角考虑空间与图形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  相似文献   

11.
钱卫华 《中学教研》2014,(11):18-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围绕"基本图形"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旨在使学生掌握分离、补形、构造等基本方法,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直观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旋转"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虽然学生已经对生活中图形的运动有一定的认知,但要求其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正确的旋转,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寻找学生学习"图形的旋转"困难的原因及教学规律,进行了"旋转"一课的教学研讨。  相似文献   

13.
《海南教育》2013,(6):70-71
<正>教学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2.教学内容特点:《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对应点到旋转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页。【教学过程】《旋转》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内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体运动的方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就是《旋转》,教材通过欣赏、操作、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逻辑推理、合情推理能力。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数学图形旋转教学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形旋转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来了解线段、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判断力,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图形旋转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图形旋转教学的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一、图形旋转教学缺乏完善的组织设计图形旋转教学需要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在共同探讨学习中深入了解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  相似文献   

16.
曾德花 《湖南教育》2002,(13):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是:“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标准》在“数学思考”目标中的要求为:“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依据这些要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充分让学生看图形“横看成…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材简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初中阶段的"图形的运动"恰恰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苏教版教材对此部分的教学,就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从运动中感受点、线、面、体的关系,接下来认识图形运动的几种基本方式(平移、翻折、旋转).在这一部分,教材采用观察——思考——探究——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图形运动的变化,理解通过旋转、平移、对称等方式来产  相似文献   

18.
正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图形与几何",都不可避免的要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或面积,立体图形则要计算表面积和体积,还有圆柱的侧面积等等。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很多孩子就是背公式,然后套用。不管学生背的情况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下面就如何减少计算中的错误谈几点体会。一、重视概念教学,有始有终在学习与图形相关的计算之前,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而在教学中这样的内容往往容易被忽视,演  相似文献   

19.
正《图形的旋转》是苏科版教科书中八年级内容《中心对称图形》的起始内容,是学生继平移、轴对称之后学习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观近年各地区的中考试卷,发现其试题变得更加新颖、灵活,在注重加强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的运用意识与综合解题能力的考查,例如多个地区在近年中考试题中就增强了对旋转变换的考查.现结合这些中考试题谈谈对旋转类问题的思考,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0.
《课标(2011)》将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改为“图形与几何”领域,并要求在此领域中主要体现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同时,《课标(2011)》把实验稿中的“图形与变换”改为“图形的运动”,虽然保留了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等内容,但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化动为静,以静制动,动与静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