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沁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沁阳市新闻学会宣告成立,这是迄今为止河南省成立的第一家县市级新闻两会。沁阳市是全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全市有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单位6家,新闻从业人员超过200人。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新闻性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党委、政府与新闻工作者之间、新闻单位与新闻工作者之间、新闻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络,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新闻工作者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采…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呢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  相似文献   

3.
元月18日下午,省会数百名老新闻工作者欢迎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庆祝河南省老记协周岁迎春联欢会”。省政协主席林英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濂、侯志英及老领导韩劲草 张赤侠、纪涵星等,同老新闻工作者一起联欢。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政法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司法公正,不断创新报道手法,给社会或公众一个准确的事实、正确的导向和明确的判断是必练的基本功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全省"十佳记者"、"十佳编辑"评选,日前在长沙揭晓。此次评选活动是为庆祝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省记协)成立二十周年,展示和检阅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新闻队伍建设成就,同时为中国记协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第五届韬奋新闻奖和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奖评选活动推荐参评人而举办的。经过全省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认真推举、选拔,省委宣传部、省记协聘请党委宣传部门、省  相似文献   

6.
在第十二个记者节来临前夕,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第十届(2011年)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参加走基层写盘锦采访实践活动,将记者节庆祝活动从会场搬到了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与全省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密切结合,来迎接一个不一样的记者节。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性是新闻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性的强弱,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的收集和采编质量。对后续的报道情况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培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就新闻工作者培养"新闻敏感"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度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走转改"被提出,这成为联系新闻工作者和老百姓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纵观三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其践行状况,虽然整体情况较好,但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如何继续践行这一活动值得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眼”通常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件中,及时观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有人说它是新闻工作者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是否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是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能不能给受众提供有价值、有阅读性、受欢迎的新闻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穆冰 《声屏世界》2003,(5):10-11
“忧患意识”和“问题报道”向来紧密相连:职业的责任感和各种各样问题的存在使新闻工作者心存忧息;而新闻工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使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问题背后的情况得以公之于众。如何通过“问题报道”给社会、给自己留下一些经得起时间冲逝而积淀下来的东西,是新闻理论界和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纵观我国现今媒体新闻报道,能够提供内含“忧患意识”、内含一些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大问题的有份量的报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相似文献   

11.
罗璇 《新闻窗》2008,(4):113-1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位西部山区的新闻工作者,离不开做大量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如何走近农民兄弟、面对农民兄弟、了解农民兄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新闻三昧》2006,(5):53-53
在清高者眼里,谈名利是庸俗的。然而纵观芸芸众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大多数人一生都离不了“名利”二字,有的为了得名声,有的为了得钱财。新闻工作者每发表一篇作品,名字就出现在作品里,还能得到一笔稿费,似乎更是“名利”中人了,然而鉴于新闻工作的特性,新闻工作者的“名利”却别有一番滋味。先谈新闻工作者的“名”。有的新闻工作者把自己的名字看得重于一切,他风尘仆仆地到处采访,寻找新闻线索,追奇闻,捕花絮,掏隐私,熬夜写稿子,只求多多发表作品,提高自己的名字在新闻媒体上的出现频率,混个脸熟。然而常常事与愿违,作者本人虽然时…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12,(1):71-71
本刊讯赵金龙、李祥辉报道:由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第十届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和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评选结果前不久揭晓,沈阳军区《前进报》社政治工作编辑室副主编王雷荣获“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先后圆满完成沈阳军区150余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任务,采写的稿件有9篇新闻作品获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2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进新闻宣传质量、提高新闻宣传效果,是党报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课题。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方向,提出了目标,“三贴近”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记者首先要确立平民观念新闻工作的"草根情怀"、"平民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是在新闻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良知。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我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于日前揭晓。当选的20位新闻工作者以他们出色的工作成绩当之无愧地荣膺“双十佳”桂冠,从而成为全省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这次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评选,作为一项推进我省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遵照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的要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个作风”的指示精神,从去年5月初开始,历时半年多。其间,广泛发动各市(地)宣传系统和新闻单位参加预选。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等11位同志组成的评委会。在群众投票的基础上,评委会最终评选出了首届“浙江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 在此,让我们一睹“双十佳”的风采,并倾听一下他们面对荣誉所发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人们知道,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叫不响,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样,一家新闻单位,如果一年两年出不了几篇精品佳作,或上不了几个名牌专栏,在当前激烈的新闻宣传竞争中是很难立稳脚跟的。但是,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出精品固然重要,正人品却更重要。如果“人品”不正,文章就会偏离方向,写得再好也是枉然。所谓“作文先做人”、“文若其人”等等,讲的就是“精品”与“人品”的关系问题。 那么,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人品”?依笔者所见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品德、作风、正义、诚实,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风气的影响,有的新闻工作者在人品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为争版面发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也就是对宏观形势和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政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洞察力、判断新闻价值和把握舆论导向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9.
沈燕萍 《声屏世界》2007,(10):57-58
新闻采访是一种思想活动,新闻舆论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决定新闻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反映能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书卷气”更是对一名从事新闻事业记者、编辑的肯定。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要反映市井生活、人间百态,挖掘普通人的心理,折射老百姓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书卷气和“市井气”并非一对矛盾,而是对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样重要的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协倡导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携手营造的“中国记者林”,今年启动二期工程,4月18日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代表再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