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因此,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年级下半学期教材中已不再出现专门的识字课了,大量的识字任务就放到了阅读教学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扎实的识字呢?刚开始教学阅读课中的生字时,总是花多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再读课文。时间长了,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呈现出我费气费力地教,学生机械地认,最终的效果是班里好的学生学会了,中下程度的学生每课的生字还是记不熟,而且学生表现的没有兴趣识字,觉得一个个方块字成为他们想往下读课文的"拦路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这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新课程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原本学生“厌学”的枯燥乏味的集中识字课变成人人“乐学”的趣味识字课。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网”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会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两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4.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讲读课文中,我曾经用两种方法教学生字。一种是先集中识字,即:每学习一篇课文,范读或自读课文之后,马上教学全课的生字,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然后讲读课文。这种方法的弊端:一是脱离语言环境识字,不利于确切理解字义;二是音、形、又同时解决,难点集中,效果差。另一种是随课文分散识字。这种方法虽然能做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但不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课文完整的印象,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熏陶有不利影响。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很据这一要求,我努力改进课文中识字教学的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2.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课前准备1.生字卡、词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认字1.出示“我会认”图标,激发兴趣。认读熟字:太、胡、史、鱼、文、见、夸、取。2.组词比赛: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组词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生字学习做好铺垫。〕二、自主识字1.出示“我发现”图标,请打开课本第80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2.谁最勇敢,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3.汇报发现。A:我发现蝴蝶是昆虫的一种,所以用虫字旁。B:我最讨厌…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这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新课程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原本学生“厌学”的枯燥乏味的集中识字课变成人人“乐学”的趣味识字课。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网”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会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两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4.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是在"生字组词"教学中偶然被发现的。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最佳路径》(苏教版,下同)这一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用生字"斯"组词时,都用了课文中"格罗培斯"这个人名。我随即引导学生组了一个常用词———"斯文"。下课后,我跟同事说起这件事时,几位同事也讲起了类似的经历。这时我感到这绝非个别现象。于是我找来小学十二册的语文课本,详细地查阅了一遍后,发现整套教材中共有70多处在课文的人名处安排了识字教学。由于学生通常会"就地取材",用人名来组词,然而这显然是不利于识字教学的。1."生字组词"是一种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庄怡清 《陕西教育》2005,(12):36-37
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新教材中的识字教学的设计较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学生兴趣识字、教会学生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延伸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一、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无意识识字在第一册的识字教学中,教材中告诉了学生多种识字的渠道:看人体识汉字、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等。学习完这些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与写字"的定位稳中有升:"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这个理念下,进行了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探索。单元整体识字,是在讲读课文前把整单元中几篇课文的生字集中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学文时生字多次复现,又巩固了生字,提高了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听了一些低年级语文课,发现每教学一篇新课,不少教师揭示课题后,紧接着就是教学课文里的生字,把阅读课上成了识字课.例如教学《司马光》,教师板书了课题,告诉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是说司马光是个非常聪明的孩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许多低年级教师会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识字。通常采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集中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反复让学生认读。有的还要求学生说出词意。当学生把每个生字都读准、认识之后再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中年级的识字教材编排形式相同,均为“随语文识字”。这种识字形式将识字寓于阅读之中,便于学生联系句子和上下文,准确地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便于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的语言,使之变为自己的语言,为提高读写能力打下基础。 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步骤一般是: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兼顾认  相似文献   

12.
郑飞 《教育革新》2010,(1):22-23
不论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它的编排都是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识字量与识字任务是一定的。低年级的识字写字编排上体现出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即把大部分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学习,但又在一定阶段先把某些生字相对地集中起来教。中高年级的识字写字编排上体现出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特点。即寓识字与阅读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的字形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生字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常常带着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这不失为教学生字的一种好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 一、多种方法结合,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训练组集中识字法”,即在每个训练组学文前 ,把每篇课文中的生字拿出来放入新的语言环境中 ,采用多种方法集中学习。这是我们在多年的识字教学研究、实践中提出来的课题。一、“训练组集中识字法”的提出在长期的识字教学研究中 ,发现随文识字等识字法 ,注重阅读教学 ,注重在阅读中识字。部分学生往往对故事情节内容感兴趣 ,对生字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学文后 ,文章会读了 ,句子会读了 ,文中的生字、词也能在具体句子中读 ,可是在单独考查识字效果时 ,把生字从文章中拿出来 ,学生有的难以读准 ,有的甚至不认识 ,出现了学生会读书而不识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识字方法涌现出来。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意识字、部件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根据多年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分析表明,遗忘率比较高,中下层生更为严重,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前面的生字,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记忆的识字教学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形成不爱学习生字、讨厌生字的不良倾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学中我采用初见渗透、迁移理解、巧学字形、纠错规范、拓展巩固五个学习步骤,并以主动为经,渐进为纬,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的学习劲头,使学生乐学、愿学,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1.激励学生,乐读课文,在读中渗透性识字现行教材所选的课文,篇篇是精品。为此,上课时,教师应先通过激趣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先与生字见第一次面。然后再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与相应的词语用“———”画出。这样,学生通过与生字的第二次见面,便会对生字产生初步印象,而且在读中会对处于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生字的字义及相应的词义亦有所领悟。2.让学生利用语言环境理解字义,迁移识字在学生对生字稍有领悟后,应“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运用能力。同一个生字,学生在读课文时能“溜”下去,可在另一环境中学生就不认识了。为此,要多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过阅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读物或播放一些有趣的配有字、词、句的画面、图片...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汉字的字形结构复杂,笔画繁多,有很多同音字和形近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学、难教,为此,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力求新颖、有趣,教学中不仅教学生掌握生字,还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掌握更多的字词。实践证明,只要引导学生自学、好学,调动学生积极性,识字效率才能随之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借助拼音熟读字音 二年级教材中的课文都有拼音,对生字的读音可以凭借拼音来掌握,然后加以巩固。学生虽然在一年级掌握了拼…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长期以来总以"导入——识字——讲读课文——写字"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使得识字教学与课文学习脱节,使生字脱离了课文这一语言环境,变成了孤立、枯燥的符号。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这一课中,我尝试运用了"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方法,感受到了"随文识字"之妙。一、预习课文,读通生字;自主识字,猜测字义《父亲和鸟》这一课的识字目标是认识"蒙、喃、味、浓、腾、猎、黎"等7个生字。为实现识字目标,实施教学时采取的  相似文献   

19.
下面我就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谈点体会。 一、寻找方法,掌握规律,自主识字 1、在比较中识字。在生字中有很多同音字、形近字。在教学时.我让相近的字一并出现.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教学生学习“喝”和“渴”两个字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发现他们的右半部分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左半部分不一样。我是这样引导识字的,渴了就喝水。所以“渴”与水有关,是三点水旁,喝水用嘴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的识字课怎么上才能效率又高又让孩子们喜欢呢?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好办法。下面我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7》为例,谈谈我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这部分课文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集中识字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学会本课10个生字;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