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建议,于元朔五年置太学,这便是汉代正式成立太学之始.汉武帝设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两汉太学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其教学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太学自汉代兴起,到宋代不断发展完善。四方之士多出太学,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汉宋两代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太学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太学教师资格、太学学生分类、学而优则仕方面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3.
宋朝,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太学教育达到鼎盛。在宋朝,太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机构设置以及教育管理措施已经非常严谨,太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太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段勇 《兰台世界》2014,(2):45-46
宋朝,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太学教育达到鼎盛.在宋朝,太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机构设置以及教育管理措施已经非常严谨,太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太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教育改革中太学"三舍法"教育制度的形成,对宋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具有重要贡献,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太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对王安石创立的太学"三舍法"在宋代教育事业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中国最早的书市 :我国古代最早经营书籍的商市是在西汉末期出现的 ,位于长安城东南的太学一带。当时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应用 ,给纂钞各种书籍带来方便。汉武帝时 ,曾下令征求遗书 ,建设皇家藏书 ,设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在朝廷的倡导下 ,民间文士纂钞的书典名目繁多 ,因此书贩开始活跃于市集邑镇 ,各种大小书摊也相继出现。公元前 1年 ,时任大司马领尚书事的王莽 ,在长安征召国中通晓古今经文、天文历算、兵法方术和本草的士人 ,一时云集数千人。而同时 ,太学生名额亦得到增加 ,其学舍可容纳 1万余人。众多读书人荟萃于都城 ,熙来攘往 ,读…  相似文献   

7.
古代甘肃,地处中原之西,为华夏之边陲。古甘肃本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上之种种原因,其文化渐趋落后,这从选举取士制在古甘肃的实施上可以得到部分的反映。《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说的是原始社会的酋长公选制。可见选举取士,古已有之。至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开创太学”、“确立察举制度”时,选举取士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始得以确立。古甘肃自此以始,历朝均有贡举中选之士。隋唐开创科举考试制度后,古甘肃历朝则皆有士子登科。汉代的察举取士制,是…  相似文献   

8.
张骞凿空西域,意外发现通过西南地区能够到达南越和西域,这也是汉武帝经营西南地区的发端。在汉武帝成功地征服匈奴与南越的同时,西南绝大部分地区被纳入到了汉朝的版图,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兴彬 《兰台世界》2014,(7):136-137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一代传奇人物,十三岁时便入朝当了侍中,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机,获得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桑弘羊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通过发展工商业、盐铁官营、货币改革等措施一举奠定了西汉朝廷雄厚的财政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一代传奇人物,十三岁时便入朝当了侍中,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机,获得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桑弘羊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通过发展工商业、盐铁官营、货币改革等措施一举奠定了西汉朝廷雄厚的财政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汉朝廷尉张汤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其在担任廷尉开展审判活动的过程中,按照汉武帝的个人好恶作为判决的依据,严惩汉武帝欲治罪的人、从宽处理甚至处理汉武帝希望对其宽容的人,但是张汤却保持着司法的廉洁。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时期西汉音乐的发展,无疑与汉武帝刘彻关联甚密。汉武帝不仅是杀伐果断的统治者,同时是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拥有着为人称道的音乐才情,给我国后世音乐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要对汉武帝刘彻的音乐才情及其贡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章鸿昊 《大观周刊》2011,(39):267-267
汉武帝时期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于此同时,汉武帝还多次移民,充分认识到开疆拓边与守疆治边并重性。武帝在“开边”的同时还加强“治边”,而移民实边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并且汉武帝移民实边的政策与边区的军事发展、边伤建设,相配合对匈奴的作战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从汉武帝移民实边与边防建设的角度,进行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兰台世界》2014,(1):35-36
汉朝廷尉张汤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其在担任廷尉开展审判活动的过程中,按照汉武帝的个人好恶作为判决的依据,严惩汉武帝欲治罪的人、从宽处理甚至处理汉武帝希望对其宽容的人,但是张汤却保持着司法的廉洁.  相似文献   

15.
刘萍 《大观周刊》2011,(49):80-80,81
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电视太学作为成人教育的核心机构,为终身教育和全名教育提供平台,加速了人才流动。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只有弄清现实基础,明确办学方向,转变指导思想,调整教学方法,加强过程考核,重视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才能实现电大教学中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卜式既是一位忠心的爱国者,同时又善于经营;因屡次以家财捐资西汉政府,深得汉武帝的赞赏,虽目不识丁却进入仕途。由于其曾为汉武帝提出多项政治经济政策而达到"养民"目的,深得汉武帝赏识。  相似文献   

17.
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琉球官学的设立清代的国子监国子监是清代的最高学府。它是仿中国古代的国学制度设立的。国子监最早叫国子学,始设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是专门为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大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俱国子学性质。清沿明制,于顺治元年(1644)设国子监,一应事宜,由礼部掌行。顺治十五年改由本监自行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位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统治者,因此在其登基之后,对儒家思想格外偏重,汉武帝正式将儒家思想作为汉代统治的核心思想以及在各郡县设置官学,将儒家思想正式确立为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征伐大宛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汉武帝的"好马"与"好色"掩盖了其真正的战略目的和他的雄才伟略,但究其根源来说这也是中华文明在汉朝时达到鼎盛必然向外扩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战国时期闻名列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学宫废除了“学在官府”的奴隶制垄断,既不同于春秋以前的庠、序,也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太学堂和翰林院,官办之下有私学,或是官私合办的自由联合体。既是一所有教师、学生的为封建官僚服务的育士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