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太一道四祖萧辅道顺应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两次入侍忽必烈藩府,取得了蒙古藩王忽必烈的信任和支持,奠定了太一道在元代的地位,使太一道得到蒙元王朝的扶植和崇奉,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进入太一道发展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2.
陈献国 《出版科学》2000,(4):62-62,59
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以英勇勤劳著称于世,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从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蒙古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几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着祖国社会发展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占族在13世纪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运用这种文字和一些兄弟民族的文字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政治家、传教士和商人,也撰写了一些蒙古族的历史、游记等多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元代僧人、政治家刘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坛,他是一位不动声色的风云人物,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当时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17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去职,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从禅宗大师海云法师晋见忽必烈,留忽必烈幕府。秉忠博学多能,善谋划。曾上万言策,进说忽必烈:"以马上取  相似文献   

4.
刘鹏 《北京档案》2009,(3):51-52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诞生的也是我国特有的宗教。金、元时期,道教在北京地区趋于鼎盛,金中都的道教是金代道教的中心。创立的派别众多,宗旨各异,直接影响到后世道教的发展。如真大道、太一道、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是宋末金初创立的道教一派,到大定初年不断发展,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太一道金初创立,到金亡元兴,此道一度大盛,不久复衰。正一道原于东汉末年,金代正一道比较分散,势力和影响都不如其他各派。从元朝起逐步融合,才成为与全真道相抗衡的一大门派。全真道是金代大定年间兴起的新教派。  相似文献   

5.
元朝的皇帝     
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是以蒙古贵旅为主体的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从铁木真到元顺帝,传15帝,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到元亡,历11帝,97年。  相似文献   

6.
元代名臣刘秉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秉忠(1216-1274),邢州(今河北邢台县)人,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释名子聪。元朝重臣,官居太保,名政治家。从公元1242年起,“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辅佐忽必烈三十余年,鼎力协助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纵观其一生,可谓中国历史上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正从北京的东黄城根的北端向南走不远,路东便有一条胡同,名为大取灯胡同。说起大取灯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至元年间。从崇真万寿宫到天师庵草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现在的大取灯胡同以北,为道教大宗师张留孙建起了一座崇真万寿宫,因忽必烈曾封张留孙为"天师",故当时的老百姓又把崇真万寿宫称为天师庵或天师宫。元代推崇道教并盛行一时,源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曾得益于道教全真派传人丘处机的  相似文献   

8.
一 很多年以前,我就想给祖国写一道祝词,嵌在家里的神龛上,以便每年正月初一,当父亲起来烧纸钱时,我就陪在旁边默念,但终究那时还太幼雅.后来 ,便想写几首颂诗,也因才疏学浅而夭折了.  相似文献   

9.
陈德 《湖北档案》2005,(7):28-31
陈怀民的祖籍是浙江慈溪县。据考证,他们村子里的居民全是蒙古族人,系元世祖忽必烈的后裔。1276年,忽必烈率兵攻占杭州,一批蒙古族人便在浙江省定居下来,并世代为官。进入14世纪中叶,朱元璋灭元,居住在浙江一带的蒙古族人由贵变贱,朱元璋还下令将蒙古族人统统赶到濒临杭州湾的慈溪县,并将他们圈定起来不得越线。劳役、苦力都由他们做,还规定他们的后代永远不得做官,不得经商。慈溪蒙古族人贫困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10.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他曾向忽必烈上书《时务五事》,成为元代重要的建国纲领。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理学家许衡的治学经历,并对其汉化教育的实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北京景山     
刘鹏 《北京档案》2007,(4):36-37
远在800年前,景山还是一片郊野.金代,为在附近建造大宁宫和开凿"西华潭"(北海),曾在这里堆过一些土.元世祖忽必烈在建北京大都城时,把这土丘称作"青山".  相似文献   

12.
姚兰 《兰台世界》2014,(4):141-142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他曾向忽必烈上书《时务五事》,成为元代重要的建国纲领。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理学家许衡的治学经历,并对其汉化教育的实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忽必烈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他在文化上采取一系列的开明政策,重知识、尊儒学、行汉法、沿蒙习、施宗教、重科技、崇艺术,大大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得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  相似文献   

15.
忽必烈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他在文化上采取一系列的开明政策,重知识、尊儒学、行汉法、沿蒙习、施宗教、重科技、崇艺术,大大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04,(4):15-15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最令人满意的职位。一边是手拿简历的计算机学子东奔西跑,一边是政府、企业,行业眼巴巴地在找合适的IT技术人才。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IT技术人员大多希望自己能够投身于IT企业,似乎他们不太  相似文献   

17.
从蒙古帝国到元朝的降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兰台世界》2012,(12):32-33
蒙古帝国时期没有降礼认识,征高丽时逐渐发展到接受奉表投降.元世祖忽必烈认识到降礼的意义,元朝降礼中奉上传国玉玺、降表、献俘和厚待降者等与中国古代降礼是相承接的.元朝降礼在文化上反映蒙古民族的成熟和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元初统治者在汉族儒士影响之下,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恢复经济。胡祗遹为忽必烈时代著名文臣,干才突出。为文不尚空言,多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元初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胡祗遹的经济才能主要体现在农桑水利,户籍、人口及钞法货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对金律《泰和律》忍无可忍,到元英宗在位短短四年就编撰出《大元通制》,元代长达50多年的统一法典酝酿及编纂过程,也是蒙古人对中原封建法典的学习和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摆脱乔治     
厄运开始 劳拉探过身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今年三十五岁,通常看起来只有二十九岁.可是,今儿晚上她看上去简直像有四十岁.因为她累了--天哪,太累了.不胜其烦的客套话啊,聚会上唱女主角啊,等等,等等--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接连不断的轰动之后,她解除了与公司的契约.现在她终于可以与哈利一道组建自己的公司,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