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大约在战国时期,我国开始有了帛书,逐渐发展形成了卷轴制度,一直延续至唐代,前后达一千年时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简牍并行。卷轴所用的材料,最早是丝绸一类的物品,后期是纸。  相似文献   

2.
潮流新品     
★卷轴手机这款卷轴手机,以一种高科技的方式再现了中国古代卷轴书画展开过程中流露出的那份渐入佳境的优雅意境。当不使用时,手机的显示界面就完全卷入在卷轴之内,所有的数字触摸屏按键都布置在卷轴壁上,不需拉开卷轴就能完成拨打电话和接听功能。当卷轴全部拉开,显现出的就是一张触摸式显示屏,可供用户接收多媒体文件和其他数据。  相似文献   

3.
董轩志 《报刊之友》2013,(7):112-113
中国古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装帧形式因成书材料、成书方式和用书方法的不同,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渐完善着自我的形态。自从20世纪之后,在书籍领域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古籍装帧形态中的卷轴、经折、蝴蝶、包背、线装等的特点、其流行的时代或其演变过程上,至今已有了较为系统的结论。古籍以竹木为质料时,其形式则为简册;以帛、纸为质料,并抄写而成时,则以卷轴为主;后有雕板印刷术发明,古籍虽仍以纸为料,但其装帧形式逐渐为册叶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彤式,自简策而卷轴,继之为旋风装和经折装。这二种书籍装帧形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书籍的旧形式向新彤式的转变,标志着卷轴制度向册页制度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三、犊皮纸和古代抄本书籍的抄本形式取代卷轴形式,是书籍外在形式上的一次革命,抄本是书籍的现代样式。书籍的制作不再采取把书页的各边粘贴起来连成一长条(或卷)的方式。而是先将书页对折,然后把对折了的书页一张张收拢叠起加以装订。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装订,或是在书页的上方装订,主要取决于从什么方向开始书写。抄本形式比之卷轴形式具有不少优点,牢固地组合为一体的书页便于随时翻开寻找任何一处内容,消除了书卷寻找时展开又卷起的麻烦,而且又可以把更多的书页装订在一本书中。还有一点。抄本形式可以把内容抄写在一张书页的两面,这一点卷轴形式是无法做到的。由于坚固紧凑、便于翻阅和双面书写,抄本形式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抄本和卷轴的差别可以从《圣经》的各种版本中得到解释:仅仅《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内容已达到书卷实际长度的极限,而四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则可以囊括在一部普通的册页  相似文献   

6.
△7月1日上午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举行在庆典仪式上,展示了江泽民主席亲手题写的“香港明天更好”书法卷轴。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信息资料的集散地。过去,人们知道的信息载体一般是图书,因此把信息资料的集散地称作图书馆了。其实,图书馆不止是藏书,它还收藏竹简、布帛卷轴、胶卷、磁带……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由远及近,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简策制、卷轴制和册页制.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8,(3):44-45
“祥云” 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料工业燃烧时间超过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处处体现“科技奥运”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小的时候,我喜欢坐在书架旁边摆弄玩具,有时候烦了,就趁人不备偷偷地打开最下面的柜子,拖出一两个卷轴开开合合。那会儿当然并不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那些卷轴,却能够朦朦胧胧地感受到画面缓缓开启的神秘。后来真正以品味为目的进人古代中国画的展厅,却始终困惑于满眼几乎一样的绘画:它们被装裱一新,或静态而平展地被挂在墙上,或孤独地躺在玻璃柜中。然而这种困惑却长期地被我解释为“个人好恶”而一直没有形成反思,直到真正进入美术史的专业性学习,某种对自我态度和视野的反思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1.
某种意义上,浙江湖州的善琏是一个传说中的古镇。 以这个小镇为源头,一枝枝湖笔从简陋的家庭作坊源源不断地流出,与徽墨、宣纸、端砚一起氤氲成一纸纸水墨卷轴,呈现于庙堂和馆阁之中。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简牍、缣帛是上古时代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即使是造纸术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两者也仍然继续运用于世。唐代时古代书籍由卷轴形式向册页形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书籍艺术堪称中国文化的"重头戏".它历经了秦汉简册形制,五代、唐的卷轴形制和宋、元、明、清的册页形制,有着3000多年清晰进化与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页码”是现代书籍中最不起眼,但又最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不过,这种要素并非随书籍出现而出现。中国书籍中最早具有部分页码功能的可能是简册时代的“简号”,但简号与页码又有很大差别,使用也不广泛。纸质时代后的最初数百年中,中国书籍的主要形态是卷轴,但卷轴却没有使用过任何页码符号。较多使用页码的是梵夹装,但数量也不是很大。雕版印刷时代,中国书籍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页码。这应该是中国书籍独立产生的页码,与同一时期西方书籍上的页码没有关联。普及后,页码对书籍的阅读和利用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和西方页码系统相比,中国自主产生的书籍页码系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书籍上的页码系统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奥运渐近的脚步声,那柄锥体曲面呈纸卷轴造型的火炬和其顶端上跃动着的火苗,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目标。只要是它出现的地方,便引来群情欢呼,五彩缤纷,山水振奋。火炬的传递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情倍增。有幸成为火炬手,有幸跑出了  相似文献   

16.
刘亚 《出版广角》2011,(6):52-53
出版与社会是出版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数字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出版形制,其产品延续了简牍制、卷轴制、册页制的出版媒介演变历程。每种新的出版性质的出现,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决定的,反之也促进了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数字出版的潮起云涌正与这一发展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书籍大约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书籍材料,形式和生产方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发生几次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两次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由于这两次发明,书籍的材料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我国书籍制度的演变,发展形成三大阶段: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日,河南大学校园内,一幅日军暴行图片卷轴吸引学生纷纷驻足观看。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特别引入注目,他就是河南大学从郑州邀清来的李国庆老人,也是此次活动的发起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向伟 《兰台世界》2011,(12):66-67
我国书籍制度随着载体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由简策而卷轴,又经旋风装和经折装的过渡而最后进入到册页制度。文中作者将对我国册页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做一细致论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书籍制度随着载体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由简策而卷轴,又经旋风装和经折装的过渡而最后进入到册页制度.文中作者将对我国册页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做一细致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