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阳县是浙南瓯江流域除瓯江口之外最早建县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邑。松阳县的得名,缘于瓯江上游松阴溪旁的一棵秦时古木松阳树,而非位于长松山之阳。  相似文献   

2.
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生活在浙江第二大江--瓯江两岸的侨乡青田的百姓来说,瓯江上出现大桥却让他们等待了上千年.从青田建县(公元771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经过了1224年的等待,第一座大桥--西门瓯江大桥才姗姗来迟出现在瓯江江面上,侨乡人民的大桥梦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面实施,电力供应不足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的瓶颈。为满足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城市工业和农村用电的需要,国家相继开始筹建新安江水电站、瓯江水电站、富春江水电站等。瓯江水电站亦称青田水电站,位于浙江省青田县上游的瓯江干流上。从1958年10月全面动工,到1962年3月正式停建,该工程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加之在征地、移民等方面的问题,给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与新安江水电站、富春江水电站的成功建造和运行相比,瓯江水电站成为“大跃进”时期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典型的失败案例。本文以瓯江水电站移民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大跃进”期间水利建设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主阵地之一的典型报道,如何做好做优,做得独树一帜,做得让人广泛关注,从而引导舆论,是各媒体都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一场大火中,松阳县17岁女孩叶霄雯两进火场、勇救两人的事迹,经丽水日报精心组织,多角度、高频率、持续性系列报道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批示和中央、省级媒体的广泛跟进报道。叶霄雯被评为"浙江骄傲一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2011‘青春领袖”’,上了“丽水好人榜”。  相似文献   

5.
赵刚 《青年记者》2007,(10):70-70
瓯江是浙江省丽水市的母亲河,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乡土化资源,这条母亲河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都有着取之不尽的新闻题材。浙江丽水当地一档杂志型的民生新闻栏目《瓯江报道》在开播之时,就认识到这一题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滩坑水电站是我省瓯江流域规划中的一座重要骨干电站,位于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上,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10.23亿千瓦时,水库库容41.9亿立方米,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百亿"工程中"百亿帮扶致富建设"项目,200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7.
山明水秀的丽水是浙江省最大的生态保护区。而目前,横穿丽水全境的母亲河——瓯江,却不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在小水门景区,一家丽水市规模较大的日化厂的工业污水日夜向瓯江咆哮,完好的沙滩已被奔腾不息的“黄龙”冲开一条2米多深的渠道。 浙江联谊报社 吴海森 摄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部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都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而言都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经济占主导,农村、农民多。象松阳县2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了20万,全县401个行政村,95%在农村、在山区,因此,开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对农节目非常必要。但县级台要办好对农节目,让农民朋友喜欢听、感到有用,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10,(11):73-73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 副刊在传播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的回答是:“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丽水日报副刊“瓯江特刊”帮困助学报道已经有12个年头,通过社会各界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有3610多名,资助款达2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朱庆磊 《新闻世界》2013,(11):27-28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新闻标题是指引读者的"路标"。一个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因此,要格外重视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着力在"平"、"活"、"美"、"跳"、"雅"、"说"、"问"上下功夫,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13.
2月21日至24日,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一行赴衢州、丽水等地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衢州市、江山市、开化县、常山县、松阳县、丽水市等市县,与当地党政领导、档案局负责人座谈交流,就全力实施两个推进发展战略、大力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与大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甘恬 《新闻实践》2011,(10):16-16
去丽水市松阳县裕溪乡潘山村蹲点体验,尽管事先有心理准备,真到了山村,还是对那里的艰苦条件颇感意外。潘山村有13个自然村,大多数高居山上,相互之间距离遥远。我和钱江晚报的王玲瑛提出要到每个自然村都去走一走、看一看。村干部对我们的“雄心壮志”十分怀疑,觉得两个城市里来的小姑娘,恐怕跑一个村就趴下了。  相似文献   

15.
温州日报逐步形成了“编辑部文章、社论、‘瓯江平’、评论员文章、东瓯时评、三农一见专栏、六好专栏”等多种形态的时政评论体系,推出了“新春三论”等一批拳头产品,多个作品在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评选中斩获佳绩。  相似文献   

16.
"说"新闻是相对于"播"新闻而言。"说"新闻改变了刻板、正统的新闻播报方式,主持人以极具亲和力的风格和伴随性的语言态度,使"说"新闻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说"与"播"的区别在于一个无稿一个有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属于口语范畴,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播"是大众传播的产物。说新闻的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行,  相似文献   

17.
毛家敏 《新闻前哨》2011,(11):56-57
"民生"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每一级政府重点关注的一件大事。民生新闻也同样成为近几年媒体宣传报道的关注点。什么是"民生"?《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人民的生计"。"人民的生计"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凡是关乎各阶层人民生存的东西,都是"民生"概念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18.
坚持"走转改",就是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利益贯穿到新闻采编传播的全过程。"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作品,抓到活鱼写出精品。"转作风"是活动的本质求。对记者来说,重的是树立"实事求是、雷厉风行、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改文风"是"走基层...  相似文献   

19.
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辩证戏剧’[1]"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文章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就出版社而言,出版者的角色定位一直是"来料加工",事实上,畅销书和其他大众文化媒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制作"而非"创造"出来的。关于畅销书,出版界未作严格的定义,"销量居于头等的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销售量大的图书"等等都可作为畅销书的定义。所谓畅销书,也就是指达到某一销量标准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