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吕思勉总结的几个重要的古书通例: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今其书之存者,大抵治其学者所为,而其纂辑,则更出于后之人;古人著书,有所本者,大抵直录其辞,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等。  相似文献   

2.
田鹏 《兰台世界》2016,(4):154-156
先秦元典中"诗"的含义存在演进过程,对其本义的理解应结合语境。以《论语》和《孔子家语》为代表的儒家元典中,孔子"论诗"可分为三类:先秦普遍意义上的四言诗;包含先秦诗学精神和政治教化功用的一种文体;《诗经》三百篇之原始定本。可以结合《诗经》逸诗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之应用推测出孔子或其他先秦学者在删诗时秉持的文学之审美性和政治之实用性标准。从相关《诗经》著述序跋中可以总结出,南宋王柏的诗经学著述《诗疑》受朱熹诗经学观点的影响,也提出"删诗",有学术功利化的色彩,其说和"孔子删诗"说的区别在于其创作动机。该观点体现了南宋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经学性和文学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清代经学重视考据,学者致力于先秦两汉经典的研究,其精深广博是今人难以企及的。作为清代考据学的代表人物,江永熟谙经史,长于比勘,其《乡党图考》于先秦典籍中每有疑,辄能多文并举、互见,纠抵牾、辨真伪、见真知。其书起首若干章节以孔子为对象,专以考辨为宗旨,是江永作品中难得的综合经史之作。除《图考》外,江氏还著有《孔子年谱》。本文辑录江永著作中有关孔子研究者,有争议处对照其他研究,通过展示江永的孔子研究成果,管窥江永以经证史的史学研究风格及成就。  相似文献   

4.
王晓时 《大观周刊》2012,(27):29-29,18
先秦“文”,博焉;先秦之“思”亦远与厚也。于“乐”,其“论”者之思乃古乐之先驱,今“华夏乐美”之一统。有孔子的“儒乐”之说,墨子的“非乐”之说,老子、庄子的“无为”之说,更有着孟子、荀子的辩证之说,本文主要是对如此的多的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来进行一下剖析,试着去解读一下为什么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有着如此之多的“流派”以这些“流派”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唐人李匡文所著书,宋代书目颇多著录,今存仅考订辨证类笔记《资暇集》一种。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以为其人即宰相李夷简子匡文,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续补三事,其始末仍嫌不详。岑仲勉尝作考证,疑撰《资暇集》之李匡文非李夷简子匡文,时代略晚。谢保成近著《隋唐五代史学》,又以为《资暇集》作者为李夷简子匡文,撰他书之李匡文为昭宗时人。窃意著书之李匡文当并为李夷简子,各种疑团方可得较合理之解释。兹依其仕履先后,梳理于下,前贤异说,略附辨正。  相似文献   

6.
幕府著书是清代图书编撰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简单回顾了清代幕府著书的历史,重点论述了清代中期幕府著书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背景,指出了幕府著书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听客琐言     
听客琐言韩静霆《小说连播》节目,它与著书者、出版者、演播者无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既是一项事业,又属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听者,用耳也,作者的笔深深谙其真谛与奥妙──谛与奥妙──人类经过悠悠岁月的认知与认选,为自己选择了眼耳口鼻,是人聪明。目迷五色,...  相似文献   

8.
名人书事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之多,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他陪送了满满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口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9.
张之象(1507-1587),字玄超,号月麓,又号王屋。华亭人。《重修华亭县志》称其少颖异,博纵群籍,诗文高绝,由国学谒选。嘉靖间,时宰欲其撰青词以进,拒不应。就浙江按察司知事,以吏隐自命。因故劾归,益务撰著。晚居细林山,卒年八十一。《明史》谓张之象与同里何良俊、徐献忠、董宜阳友善,并有声。茅坤云:"君少负隽材,好读古先秦以来百家之书,颇自喜,间著词赋诗歌,则又多仿汉、魏、晋、宋,下及唐开元、天宝、大历、建中以来词人之旨而揣摩之,而无不得其似。"可知张氏论文大抵承七子之绪,以师古为宗。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曾就“□□”写过“论补”(《鲁迅全集》卷五·884页)。先生说:“‘□□’是国货,《穆天子传》上有过这玩艺儿,先生教我说阙文。这阙文闯过事,曾有人说‘口生垢,口戕口’的三个口字也是阙文,又给谁骂了一顿。不过先前见于古人著作里的,无法可补;现在见于今人的著作上了,欲补不能。到目前,则渐有代以××之势。” 鲁迅先生所说“无法可补”的古人著作之阙文,今人臆补者虽有然而不多。反倒是古人著作原不阙,校书者不明所以不知所从,代之以□□以遮丑。疑文只能存疑,或出校或在疑文之后以()号标出相宜之文。疑文绝对不可代以□□,混同阙疑导致混乱,使读者误以为疑文是阙文。无可置疑之文()号一旦误标,则校者当众出丑;对有可置疑之文,判定是非亦需功力。一字不明,当引为学者之耻;而不可以用□□遮丑和蒙混读者。  相似文献   

11.
《周礼》中有关于"车之五兵"的记载,传世文献中对这一记载多有阐述。汉唐儒生们认为"车之五兵"反映了先秦军事中的礼仪制度。然而疑古思潮之后,学者对于《周礼》的相关记载多不以为然。近年曾侯乙墓出土的遣册保存较好,记录了关于送葬车辆的具体信息,为今人了解先秦车载兵器礼制提供了宝贵材料。本文将曾侯乙墓遣册与传世文献对读,揭示《周礼》"车之五兵"记载与先秦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差距。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谓:“有清一代学术,可纪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清代学术概论》)梁氏就清代整体学风而言,谓清学之主流即“考证学”,大抵不错;若细究起来,有清一代的学术风气,则几经嬗变,呈阶段性特点。而此“阶段性特点”,从清代各时期大量汇刻的丛书中可窥见其端绪。因此,清代的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下面拟分段就清代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各时期学风与丛书之特点,略作考述,藉以阐明其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之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九鼎两迁:先秦典制沿革 "言必称三代",大抵是中国人追溯历史与文化的一句口头禅,这是因了夏商周三代乃中华文化方方面面的重要发祥期,典制文化亦大致如斯.富有文化深蕴的是,远在三代,睿智的中华先民便已借当时最先进的物质文明--青铜器,找到了典制文化的物化之表.  相似文献   

14.
我的枕边书     
我的这些枕边书,虽常更迭,但大致是些好读而有情趣、耐读且又薄小的著作,以便一早一晚消遣闲览.部头厚重者,宜置于案头而不宜放于枕边;庄严肃穆者,宜正襟危坐而不宜卧读浏览.我所取者,虽古今皆有、中外齐备,但大抵“性情”二字系之,并约略可见我的兴趣、偏好,因琐碎记之.  相似文献   

15.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文事活动为主的幕府,这些幕府倡导学术研究,学术气息浓厚,著书活动兴盛,一度成为学术基地,推动了乾嘉学术的发展。乾嘉时期幕府著书成为清代学术史上很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清代中期艺文幕府的著书活动对清代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仅保存了众多的优秀典籍和乾嘉学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成为乾嘉汉学兴起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16.
先秦是我国文档名词的起源期。先秦文档名词的内涵由单义性向多义性逐步演变,组合由单音词向双音词演变,其产生领域呈分散性和多样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先秦文档名词的特征及历史影响,进而着重分析了"书"、"典"、"图"、"文"等高频词及其族类名词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其中以"书"、"文"两族类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刻;对低频词也进行了统计与简述;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周礼》中的文档名词情况进行了总体性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经典经济学》这本书,则以中国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经济者,经世济民也——大抵每一个选择经济学作为研究方向的人,都或多或少怀着这样的梦想,以为自己所学,能够有益于普天之下的百姓,通俗地说,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  相似文献   

18.
四 仕与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两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关于入仕问题,这里不准备多说。因为,在社会分工不细、以官为本位的封建社会中,出仕几乎是知识分子唯一可走的道路。 隐士在中国起源很早。最初,大抵带有不满现实而避世的性质。《庄子·缮性》云:“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  相似文献   

19.
丁海斌  袁礼 《档案》2014,(5):11-17
先秦是我国文档名词的起源期。先秦文档名词的内涵由单义性向多义性逐步演变,组合由单音词向双音词演变,其产生领域呈分散性和多样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先秦文档名词的特征及历史影响,进而着重分析了“书”、“典”、“图”、“文”等高频词及其族类名词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其中以“书”、“文”两族类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刻;对低频词也进行了统计与简述;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周礼》中的文档名词情况进行了总体性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校服初现中华,令人眼前一亮。白衣黑裙,清新靓丽,一下子接了潮流的轨;接轨之易,教会学校功莫大焉。于今最习见也最经典的校服女生图片,当是林徽因身穿北京培华女中校服,摄于1916年的一帧;林氏时年12岁,培华正是教会贵族学校。那个美啊,至今惹人遐想。早期新式学堂甚少,能入者大抵非富即贵,是以穿起校服,等于亮起了身份。在封建时代,这身份就意味着特权,特到可以欺压平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