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在我已年满60岁退休之际,在面对100多位从各地赶来祝贺我的朋友,从事基层体育教学40年的我突然想到能否给同行们留点什么。每当和同行聊天听到"学校体育工作难干、体育教师难当"的抱怨时,每当看到常态体育课教师的不作为、自由放任时,每当体育中考看到学生体能的严重不足时,我就感到困扰着学校体育多年的现状还需我们自己去改变:体育  相似文献   

2.
圆梦     
<正> 当树叶再一次遮住窗棂的时候,和着蛐蛐的叫声,我的思绪不由得又飞到了远方……我好想我的学生们,那些还在小山旮旯儿的乡中渴望体育的孩子。 象其他孩子一样,从小我心中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当一名体育教师。初中三年级时,我报考了中师体育班,尽管测试时,体育成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史》创刊已有10年了,在这10年间,我在《体育文史》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有的朋友对我说:《体育文史》是一块膏腴之地,使你获得了丰收。的确,这10年中间我从《体育文史》上获得了丰收,但这不仅是指在刊物上发表文章,重要的是从《体育文史》汲取的营养和学问的精进。 由于我在《体育文史》前身《体育史料》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因此当《体育文史》创刊时,编辑部便向我约稿。我遂把多年研究的成果《孔子体育思想研究》寄给了编辑部。因为自认为是精心之作,所以文章寄出后便  相似文献   

4.
<正>每当我手捧《中国学校体育》时,总是如饥似渴地先读“一线话题”,然后在体育教学中试用或改进操作,以便更好地提高我的体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一线话题”栏目短小、新颖、实用、简单、易懂,是名符其实的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大舞台。我刚刚接触“一线话题”时,只是看看、读读,感觉说得有道理。后来我读“一线话题”时产生了“学术共鸣”,总觉得关于某些话题,被录用文章所写的内容与我的想法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我平时就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5-17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40周年之际,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篇纪念的文章,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应允了,心想就是再忙再累,这篇文章我也必须写——《中国学校体育》与我相伴相随了40年,在这本杂志中,不仅有我写下的百余篇文章,更有我满满的青春记忆和无尽的感动。30年前,《中国学校体育》(当时刊名还是《学校体育》)创刊10周年时,我参加了 "我与《学校体育》"的征文活动,撰写了《她引导我奔向那片田野》一文,并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十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良师益友——体育组组长王烈廷老师,在我迷茫时,他为我导航;在我困惑时,他给我启迪;在我懈怠时,他催我奋进。  相似文献   

7.
<正>王占春同志去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大哥。我与占春相识于1986年在集美召开的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翌年我到体育司工作,见面的机会就多了。由于长期在大学工作,我对中小学体育知之不多,对国家机关也不熟悉,刚到体育司时占春向我介绍情况,又不吝赐教,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成了我在体育司工作期间的"百事可问"。2000年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与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理事会,我担任理事长,占舂是谙熟中小学体育的副理事长之一,在以后长达十几年的学会工作中他又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八所体育学院联合编写的《体育哲学》教材将要出版,编者约我写序,我乐于接受任务。因为我早就盼望着这个学科的建立,盼望着这门学科教材的出版。1980年5月,我呼吁建立体育科学体系时就表达过这个愿望。1981年5月在全国教育厅局体育干部训练班以及同年12月全国体育科学理论学会年会上连续两次讲到这件事,当时讲的大意是,我们把体育工作放在科学轨道上,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前提,即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的体育理论。我们过去也是这样取得成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3-15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从1981年创刊,到今年整整40年了。创刊时,我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市东城区体委工作,《体育报》《新体育》《学校体育》(现《中国学校体育》)是案头必备的学习材料。后来我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做编辑工作,就更加关注《学校体育》,每期细细阅读,获益良多。40年来,我读着这本杂志一路走来,与之有着太多的情缘。《中国学校体育》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他创刊4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正> 当我双手捧着县教育局颁发的“体育教学能手”荣誉证时,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便是她——《学校体育》杂志。七年前,我在县城的一所学校里看到了一本《学校体育》。初次拜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我们便订了这本杂志。头几年资金紧张,我们在众多体育教育报刊中,也只保留了她。她是我前进的航标、指路的灯塔、唯一的良师、  相似文献   

11.
<正>"根在校园"是我1997年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五期"耕耘录"栏目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我面对一次人生选择时,对记载我成长历程的靖宇县实验小学十余年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份留恋。那时候真就觉得我的一生将注定与这所百年历史名校结下不解之缘,而我也终将与我所热爱的小学体育教学和那些活泼  相似文献   

12.
来信照登     
还记得,当我第一次看见贵刊时,就被她那彩色的封面、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每当我孤独苦闷时,翻开她,她便会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兴奋。于是每当出刊期到,我总是第一个跑到书亭前,用攒下的钱买一本《当代体育》来充实我那孤寂的心,是她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也是她使我爱上了体育。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的同志要我谈谈扬州会议前的调研工作时,我欣然接受,因为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感受很深的一段经历,至今难以忘怀。说起扬州会议,大概在我们体育教育界都十分熟悉,那就是1979年5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全国排球联赛现场观众的调查和分析,为此,我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体育市场营销的书首当其冲。其中,我拜读了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卢泰宏教授和杨晓燕合著的大作《行销体育综合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在阅读了第1部分(共有3章)时,我总是感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说到体育,搞体育的,总会被一些人看不起,似乎低人一等。人们给我们体育工作者起了许多诋毁性的诨号,诸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棒子”之类。然而,随着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顽强努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体育了解的加深,这些无知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垃圾,体育终将被人们所尊敬、所仰慕。记得有一封给中国女排的来信中曾这样写道:“开诚布公地讲,当我得知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时,我欣喜的情感并不炽烈,因为我对体育的爱好,远不如对文学创作和交响乐的酷爱。以为体育将永远不会造就出象莎士比亚和贝多芬那样的人物。我曾经用高傲的目光斜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谎言     
我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可谁又曾想到刚上初一时的我竟然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运动的学生。每到体育课我总是尽量选择呆在一边,安静地看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踢足球、打篮球…;每到体育测试,我更是心事重重,生怕招来同学们的讥笑、老师的责怪。然而有一天,仅仅因为老师的一个谎言,却使我爱上了体育,从此竟然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小就喜欢体育,喜欢体育教师,喜欢上体育课。如愿当上体育教师之后,我更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课上孩子奔跑时的笑脸。但在我从教15年中,我们体育教师却一直不受人重视,特别是一些初中学校,每天风吹日晒不说,学校不重视、家长不乐意,总是担心体育训练、比赛会耽误自家孩子的学习。我一直在问自己,体育到底给了我什么,我还依然这么喜欢她?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小Z,他让我找到了我喜欢体育的理  相似文献   

18.
范菲  王燕梅 《精武》2013,(24):66-67
体育这门课程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有着很长的历史,我圈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历来是很高的,体育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所在。体育本身的重要性决定了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只有加快时体育本质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围绕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体育教学的改革展开研究,探讨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井展开在实践应用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回音壁     
《当代体育》各位编辑们: 你们好! 我是《当代体育》月末版和足球版的忠实读者。我是英超阿森纳队的球迷,能否刊登该队球员的资料,非常感谢! 祝《当代体育》越办越好! 忠实读者:朱启昀江苏省苏州市白塔西路35号215000当代体育编辑部的全体编辑们: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超级大赢家,我也希望我能获奖。我是一个忠实的篮球迷,我身高190厘米。我是八一队的忠实球迷,在此我希望知道八一队全体球员的出生年月和王治郅在小牛队的地址,莫克和刘玉栋的地址。 另外,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篮板、助攻、抢篮、盖帽的技术统计时总是几点几个,比如说,基德打满太阳的第一个赛季,6.2个篮板,9.11次助攻,11.1分,希望能给我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20.
《体育媒体的关系学》的英文名称直接翻译过来是《体育的 媒体关系》,而根据中国的习惯和书的内容,我觉得可以改为“体 育媒体的关系学”。该书2002年在美国出版。 我在2002年访学澳大利亚期间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时异常 兴奋,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为一本外文著作如此地激动。因为它 不仅在理论上告诉我们公共关系学在体育媒体领域的运用,提 供了一些体育媒体的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无数的 美国体育组织的媒体关系运作的经验,更有一些颇具价值的个 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