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声乐教学是对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的音乐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授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配合情况。尊生爱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民主、平等、协作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黏合剂,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师生关系融合就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形成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由于其自身教学的特殊性,更加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是声乐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师生建立更加密切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效果达到高效率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声乐教学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对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音乐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授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民主、平等、协作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黏合剂,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形成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梁钰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66-67,99
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保持良好的教学关系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基础。通过以教学关系为主线,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矛盾,分析了如何保持良好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民族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提出增强师生感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只有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中才算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师生多边活动的氛围,通过交往,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师生之间要交流、沟通,取得共同发展,从而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在它的教学模式上。只有教学方法灵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积极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一、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能否被学生接受,则直接受师生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它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想方设法地把学生教好。同时,学生也因没有恐惧、焦虑、排斥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新时代呼唤师生关系突破传统,实现重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师生共同体".当前,校园师生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不民主依然存在;便捷的网络社交方式降低了师生面对面交往意愿;师生间不和谐现象有增无减;师生共同学习成长意识淡薄.建构"师生共同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减少网络依赖,促进师生交往;教师持续改善,促进师生和谐;密切师生沟通交流,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有的英语教师讲课的确不错,但学生就是不买他的帐,甚至出现了师生对立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课讲得确实一般,但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即使有时教师讲解欠妥,学生也能宽容,且教学成绩好.其缘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化成了教与学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在阐述师生关系时,提出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就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才会相互尊重,师生关系才会变得更为融洽,师生才会越来越趋于平等.所以可以说,教师的亲和力,是新课标师生关系的精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悉心塑造师表品格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才能适应当今学生...  相似文献   

13.
梁燕 《成才之路》2014,(18):60-61
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师生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如何沟通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就师生沟通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沟通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到底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刘雪琴 《甘肃教育》2011,(11):50-50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应该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努力探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中的师生“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的数学教育中却存在着许多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下面联系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出几点看法: 1 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新关系 原有教育体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课时数的变化,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既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也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  相似文献   

18.
王超 《中国教师》2010,(Z1):416-416
<正>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便是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共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19.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育人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的尊严不容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受到侵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