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作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新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改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的思想,为我国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从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认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继马克思“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论断之后,邓小平依据我国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理论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观点是建立在我国国情基础之上的,这一观点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刻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有助于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几年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深刻领会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的内涵和实质,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而得出的一个科学论断。那么,革命解放生产力与改革解放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全面认识和正确运用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又有何意义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邓小平认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革命解放生产力和改革解放生产力含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南巡中发表重要谈话,精辟地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们知道,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一,而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则是对改革、开放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的创造性运用,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内容极其广泛、影响十分深刻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6.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整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这个科学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块重要奠基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准确地理解和领会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辨证关系及其实质,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解放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革命是用暴力摧毁旧的社会制度来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用改革体制和机制的办法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次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改革正确与否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9.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深刻地阐明了我们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的性质及其意义,从而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1.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大潮中,上海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总公司在校党委、后勤集团的领导下,一直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紧扣邓小平三句话:“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步,向社会供应盒饭。利用“上大”品牌效应,93年成立快餐公司,走向社会,采  相似文献   

11.
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南巡重要谈话中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证实了这一论断,改革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革命和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为此,这里不妨运用数学的方法对这一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其精神实质。一、突变理论是描述这类问题的有效工具“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里牵扯到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革命和改革、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用数学语言说,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是连续的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重大发展。本文就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以及它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异同作了分析,重点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必然要被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考虑和解答。邓小平在1992年春季的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无疑包括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必然要被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考虑和解答。邓小平在1992年春季的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无疑包括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同志在前人理论概括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改革是中华大地当今奏响的主旋律。做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必须认真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又说:“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革命,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目前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揭示。任何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作用。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我国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三卷370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生产力发展观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讲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全国解放以后则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一改毛泽东“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结合新的时代特点,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旧的经济体制首先需要破除反映旧体制的思想理论观念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