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从编辑部思想、组织建设、编辑素质和业务能力、学报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编辑质量、装帧质量等方面,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1991~1994年的工作进行了述评。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体育院校学报竞争机制的内涵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院校学报引入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报质量与编辑业务素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秦玉峰 《冰雪运动》2011,33(4):64-68
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是体育院校学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当务之急.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是体育院校学报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体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体育院校学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文稿质量管理、编辑质量管理、出版质量管理3个方面,在整个质量管理系统中,文稿质量管理是核心和基础.提出了加强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发挥责任编辑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等加强体育院校学报质量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提高体育院校学报质量,必须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尽快建立体育院校学报研究组织,加强与全国高校学报研究组织的交往,积极参加各地区编辑研究协会的活动,加强学报学术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体育院校“学报学”和“学报编辑学”。  相似文献   

5.
提高体育院校学报质量,必须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尽快建立体育院校学报研究组织,加强与全国高校学报研究组织的交往,积极参加各地区编辑研究协会的活动,加强学报学术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体育院校“学报学”和“学报编辑学”。  相似文献   

6.
△定期地通过学报反映本校的学术成果,如同一个不断更换的“学术橱窗”,学报所反映论文的水平和编辑质量、最实际也最有说服力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从而体现了也比较了本校在国内外同类高等院校中的学术地位。△学报对于我国高校的师资组成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解放后,高校  相似文献   

7.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12届年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12届年会于2000年10月13~1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正式召开。来自全国18家学报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陈浩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事长兼秘书长谢琼桓、副秘书长蓝燕生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邢文华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会议进行了以下四项活动: (1)陈浩元同志向会议作了“加强编辑部建设,提高学报质量,走向世界”的专题报告;李兴昌同志对学报编辑部在执行规范标准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2)杨有为同志代表研究会,针对各学报编辑部一年来的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学报质量问题作了“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的工作报告。 (3)李晓宪同志对体育编辑学组培训编辑,评估体育学术期刊,走刊、库、网相结合三项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4)与会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 通过以上活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一年来,体育院校学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报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装祯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刊、库、网相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学报加入了各种类型数据库,有两家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加入了国际重要检索系统CA和AJ,这代表了一种方向。 许多代表还建议,全国体育系统应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体育学术期刊应集体加入有影响的数据库,这对于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大有裨益。 另外,参加会议的理事和代表经过协商通过了两项决议: (1)参加会议的理事一致通过,推荐武汉体育学院康昌发同志参加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本届理事候选人。 (2)研究会第13届年会在河北体育学院召开。如2001年召开体育编辑学组会议,第13届年会顺延一年召开。 全体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向为召开第12届年会做出贡献的北京体育大学领导,以及出版社和学报编辑部领导、编辑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全国体育学院校学报研究会 2000.10.18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以传播学理论时学报编辑的性质、编辑人员的传播行为、读者的受众行为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讨。认为学报编辑活动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信息的整合、传播活动。进而对编辑人员作为一个社会互动角色、和读者作为信息接受者,从九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学报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所在,也是学报总体质量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报的编辑出版现状,较系统地论述了体育院校学报在性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以及为构建体育院校学报类型特色和个性特色要遵循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针对当前体育院校学报在特色形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学报编辑工作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体育院校学报办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冉强辉  吴坚 《体育科学》2004,24(10):73-7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学报的办刊现状,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学报的刊期多为季刊,出版周期迟滞;编辑人员的市场开发意识不强,学报的发行量普遍较低;进入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的学报,多为“核心期刊”;办刊经费主要靠学校的有限拨款,处在勉强维持水平,这不利学报编辑队伍的稳定和体育院校学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会议纪要1993年10月20日-25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16所体育院校的理事和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对17家体育院校的学报进行了初步质量评估;检查了对体育软科学的宣传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会议纪要1993年10月20~25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16所体育院校的理事和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对17家体育院校的学报进行了初步质量评估;检查了对体育软科学的宣传情况;酝酿了有关成立“体育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哈体院学报编辑工作实践,就体育院校学报优化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如何进行优选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优化选题是保证学报总体质量关键之所在,只有抓好这一重要环节,才能突出办报的特色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依据高校学报的办刊方针与特点,论述了高校学报编辑提高自身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同时把心理学原理与高校学报的编辑活动特征相揉合,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主要心理品质:思维能力、超前意识、记忆力。  相似文献   

15.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会议纪要1993年10月20日一25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5届年会.16所育院校的理事和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对17家体育院校的学报进了初步质量评估;检查了对体育软科学宣传情况;酝酿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以传播学理论对学报编辑的性质,编辑人员的传播行为、读者的受众行为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讨。认为学报编辑活动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信息的整合、传播活动。进而对编辑人员作为一个社会互动角色、和读者作为信息接受者,从九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了一个新层次,取得了创刊以来的最好成绩。科学总结与分析了成功的经验,即正确的领导与决策是关键,编辑观念的转变是保障,狠抓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是重心,追求发展是动力,并提出了改进《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工作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于1989年11月1日至6日在福建体育学院圆满结束。参加这届年会的有广州、山东、上海、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河北、武汉、哈尔滨和福建体育学院等院校学报编辑部的代表。福建体育学院的领导在会前看望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参加了年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本次年会完成了如下工作: 1.首次开展了评选优秀编辑的活动。根据研究会组织组1989年4月29日《关于评选优秀编辑的通知》精神,在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部自评与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朱恺、黄世春等十二位同志为本会优秀编辑,并向他们颁发了优秀编辑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9.
学报是一种传播媒介,学报编辑出版是一种传播活动。在传播过程中重新审视,认识作者、稿件、编辑、刊物内容、编辑方式以及读者,就会发现,它们决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些处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角色。本文浅析了这些社会互动角色的位置、影响其形成的诸因素以及其传播学意义。使我们在办刊过程中对它们有一个较客观而清晰的把握,从而有目的地修改、调整我们的学报编辑系统,提高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稿质量是维系各类文字出版物生命的要素,而“审稿”则是确定文稿质量优劣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全国一些潜心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并竭力谋求学报质量提高的同仁的积极倡议下,或以地域为界,或以学科分类为限,相继建立起“审稿协作网”,解决了以往“内审”中遇到的不少难以处理或处理不了的问题。此举对开阔知识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密切校际关系,端正学术和出版作风,提高审稿效益及确保学报质量,无不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审稿协作网”的建立,是在“审稿”这一重要编辑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