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初中学生在做化学习题时,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一些隐含条件或某些不确定量的题目解答,容易出现错误结果或丢解,这时若能从题目中挖掘出隐藏着的“目标”,则能使隐蔽的问题暴露无遗,思维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化难为易     
一、学会思考。有些题目,初看起来比较复杂,但仔细观察题目的特征就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3.
邢来成 《甘肃教育》2004,(12):19-19
我们浏览报刊时,首先吸引我们的总是那些新颖别致的文章题目。这是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窗口布置得好就能吸引读者,人们通过窗口就能窥探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做出该不该读它,先读还是后读的决定。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拟定一个新颖独特的文章题目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那么如何才能使文题新颖别致呢?  相似文献   

4.
几何证明题虽然繁多,但是有许多是表面不同而实际完全一样的,像下列三个题目,就是把同类的证题融会贯通起来,于是能做一题,同时就能做许多同类的题目,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第二册对波的干涉这部分知识只作了简单介绍,没有深入探讨,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学中发现这类题目大多比较灵活,解这类题目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不同的问题常常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归纳出的三种解法能解决绝大部分有关干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离不开做数学题,但并不一定做题数量越多,就越能培养能力.虽然有些同学在学习中题目做了不计其数,并且对许多难题也能做出来,但要他另外换一种方法去做某道题,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做题时,只求把题目做出来,没真正深入思考,往往是题目解答一结束,对原问题的思考就停止了,接着去做另外的题,因而大脑没得到深入开发,结果虽然题目做了许多.收效却甚微。  相似文献   

7.
数学给别人脑海的印象似乎只有两个字:枯燥。因为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对一个个题目进行一步步地演算、论证。这种途径通常会让学生走入一个误区:先被迫地接受一些公式、定理,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题目练习,强化地储存知识。遇上同一类型的题目马上能想到所学的公式套用,显然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读书、看文章通常都是一眼便看到题目,好的题目能给人启示.引人深思,激发阅读兴趣,题目是文章的“招牌”,一篇好的文章,如果题目不好,就显得大为逊色,所以给书、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也是很重要的,历代文人墨客对待拟题非常慎重,很注意锤炼拟题的功夫,对于怎样拟题,文学史上还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9.
二次根式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和竞赛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不少题目用常规方法解决比较繁琐,若能抓住题目的数字和结构特征,找出其本质和规律性,采用灵活巧妙的方法,则可驭繁就简,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0.
师:(出示题目:学校印室小王阿姨每分钟大约打字105个,她用28分钟打完一份稿件,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字?)看了题目,你能估计出来吗?请把你估计的过程写下来。  相似文献   

11.
在函数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条件很相似,但在理解及解题方法上却存在很大差异的一些问题,若能对比处理,在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挖掘,审题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都是大有好处的,下面例析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式计算的解题过程中,如能进行创新处理,先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就能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数学的解题教学中,有的题目往往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被隐含等因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如何下手.也有些题目,表面简单,但不深入探究,仍无法获得正确的答案.而事实上,这些题目中,往往又潜伏着一些关键的词语,若能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词语,分析其中所提供的信息,顺藤摸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就几个常见的例子,说明如何审题,克服难关,力求突破. 1 不和谐关键词对解题思路的突破 学生会常问:为什么我想不到呢?在老师予以点破之后,恍然大悟.原因就在于学生不能够从题目中找方法,找思路,找不准关…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流体及链条运动的有关题目时,若涉及重心下降或升高,学生往往无法下手,即使能解答,其过程也很繁琐,如果巧妙运用割补法,可使解答过程简捷、直观、明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习题教学中,将这一方法传授给学生,能使教学效率提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谈琦敏 《现代教学》2011,(12):58-58
教师常利用板书,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为学生呈现清晰精练、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课文题目如文章之眸,往往能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揭示作者情感、表明写作意图。教师在板书课文题目时应该多动脑筋,让精妙的课文题目板书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抓手。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板书课文题目的方法,在此选择两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单体问题中,有许多题目难度较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该题型进行归纳小结.事实证明,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演变过程,更能使学生理解、掌握.下面谈谈其具体的一些命题思路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求证某些结论比较复杂的几何题,若能根据题目要求实行“凑”的策略,常能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王凤霞 《河北教育》2004,(10):34-35
要想让学生能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会问,会说。即学习一篇课文,针对课文题目能提出问题,读完课文,围绕中心段(或句)能提出问题。初读课文后。能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准确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的;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等。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读完课题就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师)读了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学生提出,课  相似文献   

19.
电学计算题,是各地区中考的必考题型。而这类题目又往往是同学们“害怕”的题目。其实,综观各地区中考试题,电学计算题有一定的规律。本文就部分典型试题加以概括、总结,希望同学们能抓住关键,掌握方法,突破难关。  相似文献   

20.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给文章取个恰当的题目能让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读读各自的题目,一来了解学生的选材是否广泛,二来让这些题目给课堂添彩。至于这些题目是否符合文章的内容?有没;有没有更好的题目?又应该依据什么给文章拟定题目?学生的认识是否清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