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科学作为特殊的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和应用中时有涉及伦理问题,但目前中国尚缺乏法庭科学中科研伦理和行为规范问题的研究,相关伦理审查机构和审查规章仍是空白。从当前法庭科学科研伦理实践出发,针对职业伦理规范建设不足、科研伦理监管缺位以及法庭科学职业特色与伦理要求的冲突进行分析,为法庭科学研究科研伦理管理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中为研究生开设科研伦理教育课程的比例较低,也尚未见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效果评估的报道。有鉴于此,依照“知—信—行”模式,设计一套针对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伦理教育方案以及科研伦理教育效果评估策略,以重庆、四川、山东、湖南、甘肃、广州等地高等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证调查验证医学研究生对科研伦理教育方案及科研伦理教育评估策略的认同情况,以期为教育部门和高等医学院校科学设计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医学研究生对科研伦理教育方案和评估策略高度认同,其中最希望获得的教育内容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甄别和科研诚信教育;最佳的教学形式是科研案例教学和科研项目实践教学;教育效果最重要的评估内容是科研伦理规范知晓情况、接受程度和科研失范行为发生情况;教育效果评估主体主要是导师和课程教学老师。基于此,从增设科研伦理教育课程、合理设置科研伦理教育内容、加强科研伦理教育效果评估等三方面,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按照经典科学分类,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三大科研领域分别探究科研伦理审查的机制与内涵,推动我国科研伦理审查的整体构建,促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陈小尘 《科技风》2013,(21):188-189
高校教师是成熟、自主的专业人士,必须具备基本道德,确立专业观念,协调好师生关系,践行教学伦理,遵循学术伦理,遵守校园伦理秩序,承担社会义务,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究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强化教师批判与反思能力、加强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减少不当的行政和舆论干预、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伦理规范等途径来建设高校教师专业伦理。  相似文献   

5.
信息伦理行为涉及一切信息使用的对与错.目前关于信息伦理行为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组织伦理气氛与信息伦理行为的假设关系.以中国企业为背景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证明企业独立判断导向伦理气氛与信息伦理行为呈正相关性;功利导向伦理气氛与信息伦理行为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开始了探索自然和自身的活动,科学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萌芽;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中的道德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科研伦理规范随之而生。根据科学研究活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科研伦理规范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即前科研伦理规范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孕育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及科研伦理规范蓬勃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伦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新 《情报杂志》2008,27(1):95-97
图书馆伦理价值是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共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意识、伦理价值目标和职业理想,它是图书馆员职业行为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它包括公正服务、敬业、忠于职守和职业人格等基本要素.图书馆伦理价值取向可分多种层次,并受到社会环境与个体品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君  鄢苗  毛江华 《科学学研究》2017,35(6):806-815
基于44个科研团队的187名博士研究生样本,本文探讨了科研伦理氛围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研究发现:科研伦理氛围负向影响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伦理氛围正向影响规则服从;规则服从在科研伦理氛围与科研不端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马基雅维利主义正向调节科研伦理氛围对规则服从以及科研不端行为的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科研伦理氛围的交互作用,透过规则服从的中介作用影响科研不端行为。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科研团队的运作效率和目标的实现。在分析科研团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伦理激励实现对团队成员价值观的管理。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的伦理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给出了定量化的伦理激励策略,给出了科研团队采用伦理激励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际出版机构的科研伦理培训实践,选取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爱思唯尔集团、威立出版集团、世哲出版公司和牛津大学出版社5家国际出版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科研伦理培训课程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为打造我国科研伦理培训体系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收集和整理5家国际出版机构的科研伦理培训课程,并从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师资等方面进行梳理。作为对比,对中国期刊界科研伦理培训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国际出版机构已经建立全面的科研伦理培训体系,通过充分调动内外部相关资源,不断提高服务全球科研人员的能力,并提升品牌影响力,这对中国期刊单位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树立品牌形象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论】中国期刊单位应该打造品牌培训课程,并将其纳入出版服务必备项目,同时加强与国内科研伦理有关学/协会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启动科研伦理案例库、中国特色出版数据库建设,打造专业工具箱以支撑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