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名校发展是多样化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与提升核心能力的过程.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影响学校核心能力增强的重要因素,但其功能都是有边界的.在名校发展过程中,校长、制度与文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平衡的“三角形”关系.在“三角形”关系中,校长应做到不是占有制度而是共建制度,不是刻意创造文化而是养育文化,不是把制度与文化相分离而是将两者相融合..由于校长、制度和文化在不同类型名校发展中所发挥功能的大小不同,因而“三角形”具有不同的变式.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认同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基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关键。进一步规范名校集团的基本办学模式,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学校再生机制是当前杭州市名校集团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名校集团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政府整体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杭州名校集团化具有典型意义。杭州名校集团数量呈现一定规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与基本模式,其成效显著。但是,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名校集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内学校缺乏共同文化等。名校集团化发展要超越发展瓶颈,应该从宏观关注政府责任与政策、中观关注集团制度与管理、微观关注教师与学校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名校发展过程是复杂的,不仅受多种因素综合交叉作用,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名校受到的主导性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深入分析名校发展、推进名校发展必须用复杂的思维来考虑。对于名校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其影响力的提高,更需要关注其核心能力的增强。而要增强核心能力,名校发展必须在变的同时又不变,学会坚持,保持办学理念的连续性并不断深化。校长、制度与文化均是影响学校核心能力增强的重要因素,但其功能都是有边界的。每个因素都应围绕核心能力的增强而发挥功能,并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检验 成为名校需要有必然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决不是个人意志下可有可无的鸡肋.教学设备等硬件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模式、人文积淀等没有一个逐步摸索、推动与发酵的过程肯定不会自然生成,没有这个过程的所谓名校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持久良性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名校文化形象重塑的时尚性遮蔽与“形式移植”,为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与区域学校品牌的集群发展带来了障碍.克服这一障碍,需要重新确立名校文化再造与区域学校品牌集群发展的理想追求,在优势基因的持续强化与区域生长周期双线并行的路径中,提高名校文化的时代品性与区域品牌的衍生力.  相似文献   

7.
“一时有名的学校”与“名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目前来说,中国多的是“一时有名的学校”,少的是真正的“名校”。校长在治校的过程中,想法与现实往往有许多冲撞,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质找准发展定位,或求“你无我有”,或求同质中出“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8.
社会对名校的高期待,需要名校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培育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是建立在团队知识的基础上的,名校要始终保持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需要在知识转化、资源共享、螺旋上升和整体应对中发掘学校每位师生的知识资源,提升团队的知识储存、知识转化与知识应用能力,建构“以知识管理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校本研修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历史检验成为名校需要有必然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决不是个人意志下可有可无的鸡肋。教学设备等硬件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模式、人文积淀等没有一个逐步摸索、推动与发酵的过程肯定不会自然生成,没有这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三地初中名校发展实践,提炼出初中名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突破跨越式、整体提升式、文化浸润式三种变革类型。对照三种变革类型的相关特征,在对六所初中名校案例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同时,提出不同变革类型初中名校发展中蕴含的共性经验。  相似文献   

11.
名校办民校是民办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对这种现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实事求是面对地现实。本文就名校办民校的原因、利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名校办民校:制度越轨还是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以A中学举办民办分校的案例为线索,借用制度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讨论了“名校办民校”过程中所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教育公平两个焦点问题,最后对“名校办民校”这一现象进行了概括性评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公办名校办的“民校”遍地开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名校办民校”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探索多元办学模式等,可视作教育市场的一条“鲶鱼”,有助于搅动起生机。但笔者认为这种积极作用相对其危害而言,是极其有限的。事实上,我国名校办的“民校”大多是“假民办”,没有真正的独立法人、独立财务、政校不分,产权不明。在中学,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校中校”或“校外校”,由优质公办学校用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名义举办的另外一个“儿子”学校。在大学,则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互文性理论,可以对小学名家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在互文性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同一作家和同一题材作品的互文,也要注重对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互文。既要注重选择互文性资源的角度,也要把握好互文性阅读资料的"量"和"度",把握好互文性的时机和环节,以提升学生对名家作品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组建“名校集团”作为促进教育均衡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目前被广泛采用,然而,对于组建“名校集团”能否真正持续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个问题,目前无论在教育理论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都有争议。为此,文章以成都市为个案,在充分论证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操作策略及实践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对成都市推进“名校集团”建设的原则性认识及优化策略思路。策略包括: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建立龙头学校领先发展的支持机制;建立“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进出机制;加快实施普通中学布局调整,促进中学教育整体提升;加强对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以理论支撑名校集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办、民办和混合制多元化已成我国教育发展趋势。名校办民校、独立学院不仅是一种发展教育的形式,还是一种新制度安排。要加快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就应尽快构建出全新的多元化教育制度。为此,作者对“名校办民校”制度安排的问题,提出了若干积极的政策建议。中国教育必然要走向公办、民办和混合制多元化发展;国内外各方资源将全面介入,重新洗牌后的教育新格局将出现。要加快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就应该尽快构建出全新的多元化教育制度。在今天,名校办民校不仅仅是一条发展教育的途径,更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建设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有客观的非情绪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改革中,名师成长存在急功近利的趋向.各种评选与评比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在造就名师的同时,也为滥竽充数者大开了方便之门.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名师的学养、视角、思想与个性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值得珍视与爱护.读书、实践、创新相互渗透,是名师成长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名师的精品教学和精彩讲座给人的启示是: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自主探索;新的教学观,师生互动;新的教材观,合理整合;新的教师观,亲切交流.并关注了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先秦名家学派的哲学思维,对古代文体学产生了诸多影响。先秦名辩与古代文体之间探究事物的角度,体现了相同的认知论;而文学作品体例风格之同异的认识和研究,又与名家学派辩证的同异观相通;名家学者所提倡的名实观,也正与古代文体学“因文立体”的思路不谋而合。名家学派思想以其逻辑性与思辨性为古代文体学研究提供了对事物的认知与研究的方法,二者具有某种思想上的共通性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20.
以潍坊职业学院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为例,阐述了组织开展专业调研的目的与意义、调研对象与内容、调研方法与途径,探讨了调研数据在产业背景与区域优势、人才需求与就业岗位、在校生生源结构与毕业生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上的应用,以期为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中开展专业调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