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兰台内外》2010,(4):60-60
至2010年5月,翁美玲离开人世已整整25载,而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83板《射雕英雄传》(下称《射雕》)的首播,也过去了27年。《射雕》开播后,曾经创下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粉丝纪念网站林立,诸多影视偶像更是曾出此辈。  相似文献   

2.
徐凤兰 《视听纵横》2003,(4):119-119
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前不久利用新版《射雕英雄传》即将热播的看似无可作为的时机,抢先播出了1994年港版的《射雕英雄传》,这一借日生辉的高招妙招,实在令人击节,令人叫好。  相似文献   

3.
提起金庸,人们首先会想到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位著名的报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以一介文人的觉悟开始创办《明报》。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20余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明报》已成为香港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有影响的大报。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  相似文献   

4.
继去年推出《笑傲江湖》,51岁的张纪中今年推出的是《射雕英雄传》。下面已经拍完前期的有《天龙八部》,列入拍摄日程的有《神雕侠侣》……“大陆资源得天独厚,我们为什么不拍?”  相似文献   

5.
郑丽 《新闻天地》2010,(6):46-46
5月2日,高希希版的《三国》登陆四大卫视黄金档与观众见面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也将与观众见面。最迟到2011年,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和鞠觉亮(1983年《射雕英雄传》副导演)版的《水浒传》也将依次登台亮相。四大名导演为了翻拍各出奇招,但四大名著的重拍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6.
网络三剑客     
论记性,咱们谁也比不过这三位:唐传奇里的裴度,《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她妈冯阿衡。  相似文献   

7.
提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其一大特色就是把虚拟的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结合,如在《射雕英雄传》中所描写的成吉思汗西征的宏大场面,有相当部分符合史实。但小说中关于郭靖和黄蓉等的内容,则大部分出于虚构。  相似文献   

8.
尽管《笑傲江湖》未能赢得满堂喝彩,央视在初次尝试武侠剧的道路上走的并不顺利,可是,央视版的《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还是热热闹闹的开拍并在一些电视台热播。虽然,该剧没有像《笑傲江湖》那样遭到激烈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批评的声音在耳边环绕,这种声音,在网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张纪中竟然一怒之下说出“网上的东西是厕所”。其实,公允的评价央视的射雕,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为什么观众仍然不满足?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视界一股重拍热潮正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金庸的武侠经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改编的古装武侠剧,基本已经翻拍了个遍,《侠客行》、《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书剑恩仇录》早都已经在全国各电视台和上星频道轮番轰炸,都快要形成收视疲劳了。《神雕侠侣》剧组正转战各地,拍得如火如荼。目前,到内地“淘金”的香港著名娱乐片导演王晶与张纪中为《雪山飞孤》的拍摄版权正争得不亦乐乎。窥斑见豹,各种题材的重拍剧热起来了,而且还会热上一阵子。  相似文献   

10.
肖艳华 《新闻窗》2012,(1):65-66
一、港剧发展脉络 港剧(香港电视剧),主要由香港本土两家电视台(无线TVB和亚视)拍摄。香港电视剧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时,得到快速发展。当时的港剧如:《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在内地播映获得了重大成功。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电视与TVB在常年的斗争中失势导致电视剧产业锐减.TVB开始加快了电视剧产业的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11.
《西安晚报》2月26日在《文娱星空》专版发表记者写的一篇专访《港台版〈射雕〉与新版没法比》,报道了新版《射雕英雄传》的总制片人张纪中对几个版本的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看法。张纪中说“衡量一部作品成功与否有两个标准,一是收视率,二是经济上的  相似文献   

12.
按理说,演员们沾上一点儿“金”字就能通体发亮,《射雕》人马迟迟凑不齐,或凑齐了却如此勉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3.
辽代雕成《契丹藏》之后,该藏经以赏赐、购买等方式传入高丽,这为高丽藏经的雕印提供了重要基础。《契丹藏》进入高丽是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4.
赵城金藏     
谢德智 《图书馆学刊》2008,(1):F0002-F0002
《赵城金藏》堪称稀世孤本,国之瑰宝。它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为卷轴装,黄纸护首,朱漆木轴,每卷经首加装“释迦说法图”,图右上角刊“赵城县广胜寺”六字。它继承了《开宝藏》版式,依照千字文编帙,自“天”至“几”每版23行14字,版端小字刊雕经名简称、卷次、版片号、千字文编号。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个失败,因为他娶了他在外面遇上的第一个女孩做老婆。”不记得是在哪篇章里说,外国人是这么看待《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的。  相似文献   

16.
爱心娱记     
前日重温83版《射雕英雄传》时,特地从网上找来“超级龙套完全手册”,包括至少演过四个兵哥哥的星爷,千娇百媚却只有一句台词的刘嘉玲,淹没在众人中的成吉思汗侍卫刘德华,年轻道士黄秋生以及郑少秋梁家辉欧阳震华吴镇宇等等。  相似文献   

17.
驳静 《中国新闻周刊》2010,(48):141-141
卢卡斯同学是个武侠迷。他兴致勃勃拿出法文版《射雕英雄传》跟我炫耀。我把两册书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忍不住对书价咋舌。每册30欧元呐,真够滴血水准的。而读了几章的他则大呼过瘾,一本正经总结道,  相似文献   

18.
羊年伊始,新版的《射雕英雄传》刚一登场,新旧短长之争就闹腾开了。有人奉83版的《射雕》为经典.有人却视之为垃圾,而且是“破烂垃圾”,差别之大,言辞之激烈,令人疑心又是一段江湖恩怨。倒是有个叫长乐的说得较平和公允:新旧《射雕》其实是经典和现代的大碰撞,就像经典老歌的翻唱一样,有人喜欢有人骂娘,因为“江湖梦”也会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9.
陈江 《出版史料》2001,(1):114-121
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按照现代的译法就是《中国月刊》或《中文月刊》。这份刊物于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8月5日创办于马来亚的马六甲,木板雕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报纸副刊,是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著名副刊作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红花,而副刊就是绿叶;新闻是主体建筑,副刊就是亭榭回廊,两者相得益彰"。纵观全国报纸副刊,比较著名的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文萃》、《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