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谚语翻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对等译法、释译法等。  相似文献   

2.
英语谚语翻译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对谚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比较,指出谚语的翻译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文化差异,还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目的语读者、源语言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寓言神话以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构成了翻译中的困难.直译、意译,或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定.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寓言神话以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构成了翻译中的困难。直译、意译,或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定。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谚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语言的精华。而如何正确地理解谚语则牵涉谚语的翻译问题,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迁移,更是跨文化间的交流,而文化又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的翻译。本文从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入手,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来探讨英语谚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谚语的来源确定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创作过程及功能使它成为一种简洁凝炼、生动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因此谚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两对矛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处理文化差异成为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英汉谚语的文化分类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的转换过程,所以语言和文化是影响翻译成功的两大因素。本文主要从具体表达中比喻、习语、谚语、典故等的翻译,以及语句结构和文化观念差异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于其它语项的特征,即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对其理解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它诸多的因素,比如地理环境的差异、风俗习惯等等.在谚语翻译中,如何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需要译者根据具体的语言背景知识,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文化的载体,分别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两种谚语之间的翻译策略。为了保持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两种谚语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谚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异化、归化、借用和综合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迄今,国内外学者关于翻译原则、翻译理论,发表过诸多的真知灼见。尽管这些理论、原则似乎无论什么样的翻译内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航标。但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翻译内容,还是应当在翻译策略上有所取舍,比如谚语的翻译。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笔者认为在谚语翻译中,应当侧重“以文化还原文化”,以期加深对中日谚语文化的了解和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汉语谚语是中国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髓。所以谚语汉译英是向其他民族介绍中国文化的渠道。本文将从顺应论的角度来探讨汉语谚语的翻译问题,并试图从这个新角度来寻找谚语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英语谚语具有诸多特点,英语的比喻结构包括明喻、暗喻、代喻、换喻和拟人等。文章从比喻这一修辞格着手,结合翻译理论,对英语谚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英语谚语语言精炼.琅琅上口。富含哲理.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本文就英语谚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运用和欣赏英语谚语。提高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谚语。恰当地翻译英语谚语,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以及套译法等,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到英语谚语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习惯,才能使译文的表达愈确切、愈完美。  相似文献   

19.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作为熟语的一种,谚语反应了文化的精髓。汉英谚语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在汉英谚语的翻译当中,经常使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兼用三种翻译策略,使得翻译更加忠实于原文,尤其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