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兵器发明家的发明常常是瞬间的灵感。这种灵感的出现往往具有偶然性和机遇性,那么它是怎样降临的呢?  相似文献   

2.
据说,琼瑶在参观公主坟时,突然想:这公主是谁?为什么会葬在这?这其中有什么故事?于是,就有了长篇小说《还珠格格》的问世。其实,很多游览者大都想到过类似的问题,只是过后没把它放在心上,灵感稍纵即逝,没有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确实,要写出新颖生动、富于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一定要准确迅速地捕捉灵感。有时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3.
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和亢奋性等特点。灵感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其实是艺术工作者继苦苦思索无果之后,因外部条件触发或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大脑中突然产生的新想法。  相似文献   

4.
灵感——作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早在近三千年前古希腊大诗人荷马就呼唤它了。若干年来,人们赞美它、描述它、追求它,可是灵感到底是什么呢?它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怎样的关系呢?它自身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能不  相似文献   

5.
谈灵感     
提到写作,人们常会想到灵感。是的,写文章要有灵感。没有灵感写文章很费劲,也难写好,有了灵感则会写得又好又快。那么什么是灵感呢?它为什么对作文那么重要呢?心理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灵感?灵感是写作者在构思和传达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一种豁然贯通、文思潮涌的心理现象。形象地说,灵感是渴望生活化的主体心灵和渴望心灵化的客体生活在相互寻找的时候突然相遇而迸发出来的一朵或一串灿烂的火花。灵感具有突发性、亢奋性和创造性这样三个特点,其中创造性这一特点对写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论创作灵感     
为了体现文艺创作的创造性,人们都体会到需要灵感(Inspirafion)。她宛如一位神圣、美妙的女神,作者们总是恒久地在追逐着。她究竟在哪里,是个什么样子?怎样请她光临呢?一灵感正如德国哲学家里格尔所说:“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艺术的灵感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不是别的,就是完全沉浸在主题里,不到把它表现为完满的艺术形象时决不罢休的那种情况”。①我国当代诗人艾青则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国内一些报刊就文艺创作中的灵感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是真正解决灵感问题的良好开端。就笔者读到的有关讨论文章看,虽然各有侧重,但总起来看,有关灵感的许多问题都谈到了。其中谈得较多的是下述几个问题:什么是灵感?灵感是怎样产生的?灵感有哪些特点?灵感在文艺创作中起什么作用?灵感的概念是怎样演变的?等等。关于这些问题,虽然讨论者的意见大体一致,却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歧。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9.
狼·人·爱     
正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类似的诘问。但这个问题会有标准答案吗?这世上总有些东西笼罩在浩瀚的未知里。剧情梗概·《狼的孩子雨和雪》在某国立大学念书的花与偶然来校旁听的男子彼坠入爱河,即使知道对方是一名狼人,她也义无反顾地投入其怀抱。此后的岁月里,花先后生下女儿小雪和儿子小雨。谁知厄运突然降临,温柔的丈夫撒手人寰。柔弱而坚强的花竭尽全力抚养两个孩子长大,而子女狼人的身份也迫使他们离开繁华大都市,前往宁静的山野乡村求生。  相似文献   

10.
灵感是艺术创作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它能为艺术创作提供出人意料的独特的、鲜明的视点。本文试图从灵感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内外环境、及条件等方面讨论它的存在、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是其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在艺术实践开展的过程中,积极构建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主动地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对艺术实践活动产生的最终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思维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改革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我在自已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做了不少工作,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音乐的材料这一章中曾强调,所谓音乐就是音乐的表现性。那么,音乐究竟表现什么?它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下面我们将分别从音乐与感情、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绘画等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在高校与大学生关系中占有核心部分,是有效联系高校与大学生的重要心理纽带。笔者认为,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建立心理契约。本文首先对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契约构建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一番论述,其次,着重对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契约模式作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由行推行九年,其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也引发了国人对"自由行"的反思:自由行的开放步伐是否走得太快?在开放的同时,是否应该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以后它的走向如何?为什么澳门没有出现香港情况?香港的经验有什么借鉴作用?本文就自由行在澳门推行的情况,以及它今后的走势进行分析,并就自由行政策在澳门的实施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各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我国建设中的基础事业,也是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以及它本身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也就是我国教育的最基本目标,也是发展方向。而体育教育也就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一个关键的所在,它是以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增加学生们体育知识为目的的一类科目,其开展好的话,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使学生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进而使我国整体人口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整体提升国人的身体素质。但是,现在在我国的各大高校的体育教育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如何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好呢?本文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型教学形式,已越来越体现它的优越性,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使用多媒体上课成为一种教学时尚。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党90周年以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把最终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探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语听写》是南通职业大学日语专业将综合听写法纳入课堂教学,在探索中开发出来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区别于传统《日语听力》的一门新课程,它的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这个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日语教师担当着多重而复杂的角色。在教师通过多重角色间的相互转换,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了《日语听写》课程学习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自杀事故时有发生,而学校在事故中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法律条文缺失应如何完善,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对于大学生自杀、自残责任划分一直以来没有法律条文予以界定。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自杀应该是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这种观点是狭隘的。通过对高校在学生自杀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研究,使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能够清晰认识到事故中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