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运动员减体重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员减体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运动员理想体重的确立、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与方法、减体重的适宜幅度及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在减体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减体重的原则和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散打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在赛前都会控制体重,这对散打运动员能否取得理想成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能发挥运动员的优势,保持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不仅会抑制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减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竞技能力保持阶段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科学控制体重的手段与方法,为散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控制体操运动员的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是、饮食结构、运动量及情绪是影响运动员体重的因素。因此,要科学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首先要有一个对运动员体重的评价标准;其次是遵循运动员全年体重变化的规律,制定饮食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长期计划,合理协调运动与饮食的关系,使运幼员体重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运动员的自觉行为激发等教育方法,使运动员能够主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饮食;避免使用对运动员身体健康有害的药物来控制运动员的体重。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女子跳台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思路进行分析,探讨体重控制的方法手段创新问题,进而提出女子跳台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模式,以期为女子跳台运动员、其它项目运动员以及普通人群的体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体重控制常采用长期体重控制与赛前快速减体重2种方法.科学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负荷相结合的长期体重控制方法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影响相对较小.赛前通过脱水快速减体重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负面影响较大,应慎重实施.  相似文献   

6.
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术体操运动的特点要求运动员体重轻、体形匀,因此体重控制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分析控制体重的实质,提出了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肉碱控制体重的生理机制及其在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举重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725-726,724
举重比赛是按运动员体重级别进行的,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运动员赛前体重,同时,又不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是举重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因此,提出合理的赛前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为运动员的成绩能更稳定的发挥,教练员在赛前及时了解,掌握运动员降体重后对体能的影响提出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少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降控体重已经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按体重级别参赛的重竞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赛前的降控体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科学的降控体重,以保证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的身体机能状态,是国内外竞技体育中的一个难题。本文总结了运动员降控体重的常用方法及对运动员身体产生的不同影响,为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在降控体重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竞技健美比赛是按体重级别参赛的项目,为了取得同一级别上的优势,运动员短期内减体重势必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健美运动员的肌肉饱满度和清晰度得到保持,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已经成为健美运动员备战中的一项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对健美运动员赛前减体重的方法进行归纳探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是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一般情况下,柔道运动员赛前都会以减体重的方式争取力量和身体能力上的优势,因此,赛前减体重是柔道运动员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中小级别。由此引发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对于赛前训练手段、方法及方案的制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中小级别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与机能状态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测试,探索赛前减体重对柔道运动员机  相似文献   

11.
张丽  邹军 《体育科研》2010,31(4):71-74
通过中医药促进运动疲劳的恢复、调理运动时机体的代谢、提高运动员免疫功能及运动技能等方面,总结了近10年中医药提高运动能力的现状。探讨中医药提高运动能力的优势特点及可能机理,为进一步开拓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中医外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治法原理是通过经络传导、皮肤、粘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分析了几种中医外治法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其中穴位中药离子导入是一种传统医学与现代新型给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在运动医学领域中运用较少,经皮给药系统的治疗手段在消除运动疲劳、损伤治疗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联动的角度,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八所中医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医院校中开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与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展望。总结了中医院校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配备、考评机制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民族传统体育中医本位学科地位、发掘中医学科与民族传统体育联动要素、引进跨学科师资,以及编撰中医学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用教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体育赛事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保健体育师资建设、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赛事等影响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及专访等形式,就当前我国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体委业余体校、教委试点校、传统项目学校和二、三线队伍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hamstrings-to-quadriceps (H/Q) peak torque ratios evaluated at different angular velociti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who participate in judo, handball or soccer. A total of 166 athletes, including 58 judokas (26 females and 32 males), 39 handball players (22 females and 17 males), and 69 soccer players (17 females and 52 mal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The H/Q isokinetic peak torque ratios were calculated at angular velocities of 1.05 rad · s?1 and 5.23 rad · s?1. In the analysis by gender, female soccer players produced lower H/Q peak torque ratios at 1.05 rad · s?1 than males involved in the same sport. However, when H/Q peak torque ratio was assessed at 5.23 rad · s?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In the analysis by spor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among females at 1.05 rad · s?1. In contrast, male soccer playe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H/Q peak torque ratios than judokas (66 ± 12% vs. 57 ± 14%, respectively). Female handball player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peak torque ratios at 5.23 rad · s?1 than judokas or soccer players, whereas males presented no ratio differences among sports At 5.23 rad · s?1. In the analysis by velocity, women's muscular ratios assessed at 1.05 rad · s?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at 5.23 rad · s?1 for all sports; among men, only judokas presented lower ratios at 1.05 rad · s?1 than at 5.23 rad · s?1.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sport modal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influence the isokinetic strength profiles of men and women.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国养生术所揭示的整体养生观、主体参与观和立体运动观对运动医学的借鉴作用。强调了中国养生学所提供的有关动静之性、动静之式和动静之比的历史经验对运动医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枢疲劳”假设与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中药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就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有关问题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养生体育是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之一,是运用中医阴阳、精气神等学说加以阐发,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受到启示,进行总结,不断发展。探讨中医养生理论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旨在推动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辩证施治法在田径运动员比赛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医辩证施治法在运动比赛中的运用,让29名田径运动员在夏季比赛期间服用活血皇浆液28天,服液前、后进行运动医学和生理学参数、运动成绩、教育学监测、运动员自我感觉等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运动员服用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法制定的活血皇浆液,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