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戴正兴 《辽宁教育》2007,(12):30-33
2007年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究竟怎样?语文界对此曾作出这样的评述:语文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课堂教学一度出现的“虚假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逐渐得到遏止。中小学语文课堂有了明显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语文学习》发表文章说:“听了一些课,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语文课泡沫少了,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语文课堂以前所未有的多种情态展示在人们面前:情智课堂、智慧课堂、民主课堂、诗意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虽然形式生动是好的,但是不能浮夸,炫目的、迷幻的只是泡沫。无论语文教学形式有多么新,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综观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看出,生动形式的背后有泡沫。一、盲目的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课堂上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关于它“,新课标”有如下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3.
“本色语丈”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摈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颜色”和“味道”。“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如五颜六色的教育内容、花里胡哨的教育形式、华而不实的教育泡沫等。对于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上,正确地寻找语文教育的适宜坐标,更多地关注语文教育的本色本香。要知道“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挖掘语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的因素,并将学生的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审美境界的追求等作为本色,才能使语文教育永葆青春,并进而获得科学的发展。有鉴于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力争回归“本色语文”,即既要确定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位,又要把握语文教育的应有本质,还要明了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义。  相似文献   

4.
沈红旗 《中学教育》2003,(12):25-27,41
先让我们从四个角度审视一下语文教学中的奇怪现象。(一)语文考场上不少热爱语文才华横溢的同学折戟沉沙令人扼腕,而一些只在高三复习阶段冲刺一下的理科高手因为掌握了应试规律而高奏凯歌,语文教师常在得知学生考分后大跌眼镜。(二)公开教学时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照搬时髦理论,术语联翩紧跟潮流,教学过程展开激烈讨论,论辩双方口若悬河,电脑制作日趋精致,相关资料大量下载……但游离文本的思辩、事先设计的讨论犹如美丽的泡沫,转瞬即逝,学生对这种热闹的表演并不欢迎。(三)教研活动时有的老教师慨叹以前的教学驾轻就熟,而现在却越来越不会教…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文学应用的过程,语言应用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点,而如何选择语言应用的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任务,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积极语用"的角度,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剖析"无用"的"泡沫语用"入手,探讨了构建语用型阅读课堂的具体应对策略,包括镶嵌得体,探"文言";抽丝剥茧,现"文法";提纲挈领,解"文体";固本强基,寻"文化"等,并进而阐述了如何创设开放表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关注读写结合,实现语用的正向迁移等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公开课的教学,可谓“遍地开花”,尤其是新课改方面的,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却想说:能否让公开课少一些彩色泡沫,让其回归真实的状态?能否给予常态课多一点关注,让其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解读课程理念有所偏颇.课堂中过度综合化、人文化、媒体化倾向,导致老师漠视那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言语”品味.于是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更不会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学生收获寥寥无几.教学充满了泡沫。语文教学实效之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梳理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泡沫的相关研究发现:学术界对房地产泡沫的研究集中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房地产泡沫的外部性、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房地产泡沫的预防等。当前疫情下的房地产市场状况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未来的研究重点会更注重区域间房地产泡沫的传递以及房地产泡沫的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难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在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作文真情失落应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想尽了种种办法 ,从理念到实践 ,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 ,有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就像“彩色的泡沫” ,具体表现在 :1 偏离主题不予指正《标准》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 ,问题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绝对的。但好多教师在上课时忽略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而使语文教学偏离…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文章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需求因素模型法确定房地产泡沫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与房地产泡沫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只有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发生泡沫的程度,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因此房地产泡沫度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投机的分析,从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非投机性和投机性需求因素出发,利用房地产投机价格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来确定房地产泡沫度,因而称之为需求因素模型法。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与房地产泡沫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只有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发生泡沫的程度,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因此,房地产泡沫程度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文运用指标体系法对广东省茂名市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试图为茂名市政府指导茂名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实的社会语言实践中,“泡沫”变成使用频率很高的流行词汇之一。本文围绕“泡沫”的含义,“泡沫”发展运用的三个阶段及“泡沫”的语言学思考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力求让人们对“泡沫”这个词汇有个直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自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也变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课堂动起来了。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一些"美丽的泡沫"也漂浮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内容繁多。课堂上老师的发问连续不断。匆匆忙忙的演示,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学生匆匆回答,扫描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凤凰卫视《一周财经新趋势》提到当前中国经济"泡沫三剑客",即产能泡沫、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泡沫。由此联想到"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实际上,这个三期叠加就是应对泡沫三剑客的时期,也是应对泡沫三剑客的有力武器。再联想到股市,这也正是当前股市所面对的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对股市的起  相似文献   

17.
应用房价收入比的波动和收入对房价的解释程度可以衡量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泡沫测度模型,并利用泡沫测度模型的R-Square值和房价收入比的波动程度对30个省市区进行泡沫测度,结果表明,对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结果比较吻合实际情况.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不宜直接使用房价收入比指标.消除房地产市场泡沫应使房价收入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保持大致相当的此例.  相似文献   

18.
截面牙刷     
钟忆 《中学科技》2008,(12):30-30
刷牙的时候,产生的泡沫会顺着牙刷流下,弄脏手和手臂。所以我想设计一个防止泡沫流下的截面牙刷:在牙刷头下面添加一个塑料盘。当泡沫流下时,会被塑料盘截住。多余的泡沫流到洗漱池而不会流到手上。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加泡沫具有的较高流度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封堵高渗透性地层,最大限度地提高波及体积,增加洗油效率,二元体系泡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过程可以形成前沿、中部和后部3个明显的条带,前沿条带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泡沫存在;中部条带和后部条带出现稳定泡沫,中部是三种渗流共存,后部是以泡沫渗流为主。泡沫在二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挤压占据、选择性堵塞大孔道和剪切携带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股市泡沫的定义、分类入手,梳理了国外理性泡沫的研究脉络,从行为金融学、非线性理论、金融物理学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外非理性泡沫的研究情况,剖析了国外股市泡沫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同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