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题擂台     
文小小: 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有宽厚仁德的刘备,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义薄云天的关羽,有奸诈狡猾的曹操……可当他们来到现代社会,还会那么厉害吗?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写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
《帝王略论》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历代政治人物得失的讨论,其中涉及到对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及司马懿父子的评价,可惜历来没有能够进入相关研究者的视野。书中讨论三国人物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一些看法中肯独到,其评点准则和方法颇有可圈点之处,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的三国英雄豪杰之一。虽然,论辈分,孙权要逊于曹操、刘备,但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却完全不亚于曹、刘。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叱咤风云有五十三年。他能长期据江东与曹刘周旋,最终成就帝业,成为三国时代执政时间最长的一国之主,确有其不同寻常之处。他善于用人,在《三国志》中就称他“任才尚计”。目此,我们很好地剖析孙权的用人策略,有助于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孙权以及东吴政权的兴亡史。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在中国是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而三国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也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普通读者甚至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人来说,都是只知通行本《三国演义》,却不很了解其重要的"母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两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则更是少有关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曹操这一重要的三国人物形象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与通行本《三国演义》中的不同表现,阐明"通俗演义"本与"演义"本的区别,强调"通俗演义"本的重要性,也使已经百花纷呈的曹操人物形象研究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5.
曹操坐飞机     
《甘肃教育》2008,(19):33-33
一日,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坐飞机,出了事故,飞机上只有三个伞包。诸葛亮摇摇羽扇,对大家说:“让亮来出题;答不出的就自己跳下去;可否?”大家一致同意。于是诸葛亮羽扇一摇,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回道: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里常有陈寿的评论 ,后人对其给予人物的总评论最有争议 ,尤其是关于诸葛亮 :“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 ,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但笔者认为 ,若将其与对曹操、刘备、孙权的评价相比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公允的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大家都读过,如果你问大家最喜欢最佩服哪些三国人物,大家十有八九会回答“刘备”、“关羽”、“张飞”。可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不错,刘备白手起家,继承汉朝大统,建立蜀汉,是了不起,但仔细看看,其实刘备这些大业都是在能臣骁将的辅佐下完成的,如果不是关羽、张飞的善战,诸葛亮“先取荆州,再入蜀川”的计谋,刘备绝成不了如此大业!而曹操却是完全靠自己拼搏才成就一代功绩。虎牢关率兵破董卓,下邳城带将灭吕布,官渡巧胜袁绍,十几年间将中国北方统一。曹操也非常会用人才,啖睛吞目的夏侯敦,赤膊上阵的许褚,都被他委以重任。曹操不仅…  相似文献   

8.
孙爱军 《课外阅读》2011,(4):218-218
《三国演义》有云:“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言,相信读者不难理解。然而,为何东汉末年蜂起的割据军阀大都失败了,而曹操、刘备、孙权却获得了成功?为何蜀魏吴三国又先后灭亡,最后一统于晋?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用人的得失应是很重要的一点。小说通过一系列文学形象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曹操被涮记     
小鱼儿 《初中生》2005,(9):45-46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机上只剩下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只见诸葛亮摇摇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样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来的,就跳伞;答不上来的,只好就这么跳下去算了!"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相似文献   

10.
董筱苑  付元清 《辅导员》2014,(17):58-59
时间:三国时期 地点:军营、曹军水寨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在军营中共同商议军事。】  相似文献   

11.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民间流传着另外一个说法,曹操也曾到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众所周知,曹操也是爱才之人,听说隆中住着孔明(诸葛亮)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赶在刘  相似文献   

12.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刻画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生动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的情况。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历史上就有“人才莫盛于三国”之说。在刘备,曹操、孙权属下众多的谋士战将之中,诸葛亮是个极其光辉夺目的人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文化”,都热情讴歌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能运筹椎幄,决胜千  相似文献   

14.
教人教版九年级《隆中对》分析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我试着让学生理解诸葛亮是一个胸怀大志,决非庸人之流的人物。这时一学生突然举手质疑“:老师,如果诸葛亮胸怀大志,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那样不就更能成就一番大业吗?为什么还要等刘备三顾茅庐后才辅佐刘备呢?”她的问题一抛出,立即得到许多学生的响应。也有学生不同意她的说法“:诸葛亮若是去投靠曹操,未必得到曹操的重任,而刘备三顾茅庐后像兄弟一样对待他。”回答马上又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驳“:诸葛亮这样等待,与姜太公一样,是消极的,若是没有刘备,他的才能不就被埋没…  相似文献   

15.
刘备、孙权、曹操三人厌倦了常年征战的生活,于是他们签定了“三年不战”的协议。可是过了一年,刘备觉得没有战争的生活真是无聊,可又怕毁坏协议被天下人耻笑,这可怎么办呢?诸葛亮看刘备整天愁眉不展,就向刘备建议:“主公,您何不建座游乐场来玩玩呢?”刘备一听大悦,说:“军师,这个主意真不错!既然是你的建议,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吧。”“可是,修筑费……”“你才智过人,本王信得过你,这点小事,还能难倒你吗?哈!哈!……”说着打着哈欠,背着手回房睡大觉去了。诸葛亮十分懊恼,在回去的路上自言自语:“本以为能有奖赏,现在可好,还要我出钱去…  相似文献   

16.
论曹操     
论曹操,无非就两种,喜欢他的就说是能臣,不喜欢的就说是奸雄,可能与其子曹丕篡位有关,也可能与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关,但因此就说他奸,未免有些委屈了他。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否定了无数三国人物,唯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高看了刘备,只有这位擒吕布,平袁绍,灭刘表的曹操才更胜一筹。在当时的三国时期,有多少英雄豪杰死在马背上,而曹操那样驰骋沙场,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恐怕是寥寥无几。当时曹操却不想  相似文献   

17.
地点:刘备营、诸葛亮草庐人物:刘备、诸葛亮、书童、关羽、张飞第一幕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最近我认识了一个网友,ID叫"卧龙先生",他说他能帮我们对付孙权和曹操。今天我们去他家里把他请出来,让他做我们的军师,怎么样?  相似文献   

18.
疯子杂货摊     
疯子在深圳街头申请了一块地皮,开了一个疯子杂货推,专门买晒皮油什么的。啊!什么是晒皮油?笨!“CPU”啦!哇!人潮汹涌车水马龙,没想到疯子杂货摊竟然门庭若市、门可罗雀——No!门可罗雀就不好了。来的还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李商隐、刘备、曹操、司马懿、诸葛亮、曹雪芹、赫鲁晓夫,阿尔道夫(一脚踢出去)、子在川上云、逝  相似文献   

19.
桑丈彬 《现代语文》2005,(10):26-26
<资治通鉴>中关于三国赤壁之战部分(以<赤壁之战>为题目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记载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在一般读者看来,在这一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历史转折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当为吴都督周瑜和刘备集团的军师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周瑜统帅吴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其实,根据<赤壁之战>的记载,客观地考察这一历史进程,人们就会发现,赤壁之战中至为关键的人物当非吴主孙权莫属.  相似文献   

20.
从平凡到功成名就,是人生的一大进步。功成名就后,如何对待和自己有旧怨的人,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胸襟、气量,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三国时代,蜀国的法正足智多谋,他的奇谋妙策,诸葛亮也为之惊奇。他是刘备入蜀和汉中争夺战的主要策划者。曹操深知其才,甚至遗憾地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