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片古今谈     
陈益民 《寻根》2014,(6):94-98
中国古代称名片为"名刺"。它的前身可以溯源到秦汉时期,当时称作"谒"。《释名·释书契》云:"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食其求见正驻军于陈留的刘邦,让使者拿着他的"谒"进去通报。刘邦认为他是儒生,拒绝接见。  相似文献   

2.
郑金洪 《寻根》2003,(6):109-113
蔡姓源流蔡姓是姬姓的一个分支。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叔度于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和叔鲜、叔处三人共同监管教化殷族遗民,史称周朝三监。公元前476年蔡国为楚国所灭,建国551年,传23代,国君25位,子孙遂以国为姓。陈留是闻名的蔡姓郡望,东汉时大文学家蔡邕即居于此。三国魏居住于陈留考城的尚书蔡畦及其后裔晋大司徒蔡漠和南北朝刘宋时期济阳考城官吏部尚书蔡兴宗等,均极为显赫。西晋惠帝前陈留、济阳不分治,称陈留蔡氏。惠帝分陈留郡东部为济阳郡,陈留蔡氏中一部分又称济阳蔡氏。蔡氏入闽始祖蔡炉,四堂本《蔡氏家谱》载:“吾宗系出弋阳,自始祖…  相似文献   

3.
吴江 《寻根》2014,(4):40-41
<正>一吴国灭亡后,王室成员纷纷以国为姓。吴王季札次子征生逃亡齐国,被齐平公接纳,生子启蕃。启蕃迁往鲁国,其后裔分迁晋国等地。秦末番阳令吴芮随诸侯反秦,汉初被封为长沙王。吴芮后裔吴汉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东汉一朝中吴汉一支封侯者达十余人。吴芮、吴汉后裔大部散落北方。吴氏除吴芮、吴汉的家族外,东汉末年吴恢,陈留长垣人(又称陈留人),官至南海太守。子吴,举孝廉,迁胶东侯相,在胶东九年,民间争  相似文献   

4.
正一生活在洛阳和登封一带的刘姓,都属于巩义小黄冶刘氏的分支。笔者将其称为洛嵩刘氏。据记载,他们属于汉高祖刘邦之后裔。据《巩邑小黄冶刘氏家谱》(以下简称《刘氏家谱》)记载:"始祖刘公士隆,原开封陈留人,据考:自唐宋元以后开封陈留之民众中姓刘者占八九,刘氏族可分为三大系,曰阁老刘、员外刘、年作刘。我祖为阁老刘之支脉,属中原汉族刘,是刘邦之后裔。据老人传诵:我祖先辈  相似文献   

5.
刘爱丽 《寻根》2023,(5):19-22
<正>远古定居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先民们在农耕生产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逐渐产生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制文化。同时,周人创立并完善了周礼,以周礼为文化基础和主流的儒家学说,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陈留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陈留地域文化和黄河文化不止在空间地缘上产生关系,同时也在文化意蕴上有所关联。汉至五代的陈留王,作为中国古代分封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肖学周 《寻根》2003,(1):98-103
缘起:竹林之变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咏怀》之二十二)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王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世说新语·伤逝》)造成竹林之变的原因是作为七贤之首的“嵇生夭,阮公亡”。景元三年(262年),…  相似文献   

7.
牛贯杰 《寻根》2024,(1):17-20
<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体系复杂,因时因地富于变化,不啻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互动的绝佳视角。明代中期,河南出现了“一地二粮”的奇特现象。具体来说,“一地二粮”指的是河南考城县辖土地上出现杞县与考城两县同时征收赋税的情况。杞县与考城县相距百里,中间还隔着两个县,为何出现“问其民曰考民,问其地曰杞地,编户在考,而耕耘属杞”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8.
李鹏程  王厚香 《寻根》2006,(5):106-109
颜氏家族的历史源头 据史籍记载和后人考证,颜氏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称(青),称生卷章,卷章生吴回(面),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长子昆吾,封国在卫;次子参胡,封国在韩;三子彭诅,封国在徐;四子会人,封国在郑;五子晏安,封国在邾;六子季连,封国在楚。  相似文献   

9.
一个真理     
一个真理《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者,根本也。帝王以老百姓为本,老百姓以吃饭为本。根本不能丢。这里讲的道理,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民"和"农业"始终是天下稳定、国家兴量发达的根本,今天也是这样。今天各级领导记住这句话,...  相似文献   

10.
郑金洪 《寻根》2009,(4):138-141
许姓出自许由和姜文叔,已为学者共识。由于许国所在许地(今河南许昌县)是当年许由居住过的地方,许姓族人尊奉许由为开族始祖,尊文叔为得氏始祖。许国被楚灭后,国人散居各地,秦末高士许猗不仕,隐居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繁衍子孙,汉高帝置汝南郡,许姓汝南郡望由此而来。十六国时许茂为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太守,许姓因又有高阳郡望。  相似文献   

11.
海外许氏宗亲团体新加坡许氏总会1936年许氏宗人发起人尊士、焕材、炳星、金美、树礼、金钟、友梅、汉惠等以联络宗谊及互相帮助为宗旨向新加坡社团注册官申请注册“新加坡高阳公会”。会址在克罗士街门牌84号2楼,翌年迁往里巴哇利律17号。同年,许家协进社亦由...  相似文献   

12.
钟俊昆  曾晓林 《寻根》2003,(5):118-120
宁都客家孙氏源于唐代末期,其始祖可追溯到孙诩。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末,原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以武艺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黄巢起义后,诩提兵闽越江右间,后定居赣省虔州虔化县,即今宁都县。罗香林教授据有关史料撰写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说:“国父(孙中山)之家世源流,自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  相似文献   

13.
陈平民 《寻根》2014,(5):134-138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县城东三里。因有颍水出自淮阳县西北,故陈氏以颖川为堂号称颖川陈氏,妫满身后谥“陈胡公”,他是陈氏得姓之祖。陈国历经600年,传20世、23位君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亡于楚国。陈亡后,渭公次子全温(陈胡公21世孙)奔齐,后居于浚仪,别号陈留。渭公长子衍则避难迁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定居。陈衍为户牖陈氏始祖。起初几代有人仕于齐为大夫。第7代陈从善仕于秦为上大夫。第10代陈平佐刘邦定霸业,汉惠帝时官拜左丞相。东汉陈蹇,陈衍23世孙。有一年逢灾荒,有个盗贼夜间爬到陈蹇家屋梁上,被陈蹇暗中发现了,他呼喊儿孙起来,并说:“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也。”贼人听了,惭愧地服罪。这个典故就是成语“梁上君子”的出处。  相似文献   

14.
怀念杨荣昌     
蔡毅 《大理文化》2021,(8):56-60
好友杨荣昌病故多年,我时常会在心中怀念,却一直没有动笔为他写上一篇文章,心怀歉意,是因为觉得这文章难写. 首先因为他不是什么高官富商、大家名士.二是因为他为人低调,从病重到离世都让家人隐瞒,不让人去看,所以我对他后期的事不甚了了.三是我对自己看重且喜爱的人心怀敬意,怕写不好玷污其形象.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必须将自己眼里心中的好友用文字呈现记录,因此提笔书写.  相似文献   

15.
李占扬 《寻根》2008,(3):77-83
灵井是指许昌西约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的一个坑塘,2005年以前,由于坑底泉水不停地喷涌,致使村西至王井村之间形成一片水域。在1949年以前曾为许昌十景之一,被誉为“灵泉瑞溢”。因原在卫灵公庙内,故简称灵井。另一说是,庙里铃铛声传数里,因铃灵同音,故为灵井。  相似文献   

16.
由于道教与山水画在艺术思想上有天然的联系,历史上许多高道皆为山水画名家。诚清道人对道有独特的领悟,又长期浸润在青城山,他能从山水中感悟到独特的生命体验,故其画作让人有人在画中,人在道中之感。在诚清道人笔下,一山一水皆有道意。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J.D.塞林格53岁时与18岁少女乔伊斯·梅纳德的风流韵事已不是新闻。他对身为处女的梅纳德性反应的无动于衷,对她出人意料的抛弃以及后来对她的仇视和置之不理,早已为人津津乐道。也风闻他在1972年完成的两部小说未能付梓,原因是他将其锁在了大保险柜中。但传媒更多的还是对他的情人梅纳德的批评和指责。塞林格的拥戴者也议论纷纷,认为没必要再去用这些蜚短流长折磨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文坛隐士。搬出曼哈顿隐居乡间后,塞林格始终保持缄默,几乎与世隔绝。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逃避现实的隐者?禅宗圣徒…  相似文献   

18.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其本人而言,他早年精通学问,学作圣贤,后从戎理政,位居高官。在学问方面,他对于历史、古文、书法、理学、典章制度方面都有造诣。曾国藩一生中令人可圈可点的还有他的用人之道。曾国藩的用人之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看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提拔和培养。曾国藩对其弟曾国荃说:“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守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义,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可见,曾国藩对人才十分重视。如果一时找不到最合适的人才,曾国藩认为可以通过培养、雕琢,造就有用之才。他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  相似文献   

19.
伞的故事     
探究伞的历史以及其早期发展经过,既有趣味又使人着迷。看起来,过去的人对伞的感情比不上我们现代人。在过去一段时期,伞基本上被认为是妇女用品,人们不愿意带大伞,尤其不愿意拿黑伞。一个叫约翰·汉韦的旅行家,是他看见中国人用油纸做的阳伞遮阳而想到英国人,他谈论  相似文献   

20.
瑞典杰出的电影导演英马尔·伯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他在30余年里导演的一系列情节复杂、寓意深刻的影片使其声誉日隆,遐迩闻名.他的影片均为自编自导,通过描写人与人、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问题,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堪称一代大师。英马尔·伯格曼于1918年7月14日出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是路德教派牧师,他在极其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