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详尽阐释其产生的深层次管理原因基础上,从大学生诚信机制建设角度探索性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与建议;以期对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根本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从制度建设、形成氛围、重视教育、方法载体等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品质尤显重要.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规范,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诚信缺失的产生原因、教育对策等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各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显得十分紧迫.文章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导致诚信缺失的诸多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表现:学业诚信问题、人际交往诚信问题与网络诚信问题。然后,分别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与管理、诚信环境以及诚信制度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论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最后,就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构建学校诚信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诚信危机。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象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措施即重视诚信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体系、加强诚信制度和诚信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结合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深入讨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基本途径.系统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诚信缺失制约了大学生的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探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净化社会环境、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诚信制度和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四个方面入手,寻求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求职简历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担忧,作者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众多原因,并客观提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高校4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诚信的基本认识“”、对诚信缺失行为的看法”“、解决诚信问题的手段和建议”等55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在校大学生对诚信问题认识的现状,指出了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诚信教育理念、内容、途径三方面的创新,有效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当前发生在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现象相当突出,考试作弊、剽窃论文、求职资料造假,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毕业生违约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反映了公共理性与私人意识的矛盾、实用理性与超越意识的冲突以及“义”与“利”的对立。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是高校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诚信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诚信制度的建设不健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要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关键在于培育一种蕴含着科学的诚信理念、浓厚的诚信氛围和健全的诚信制度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大学生诚信缺实,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本质,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通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公害,严重侵害社会肌体,大学生在社会现实的挤压下受到诚信的挑战。利益的追求、制度的不健全、竞争的加剧、谎言的盛行和教育的功利化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诚信能够形成个人心理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重叠共识,是大学生的立人之本与行为之方。抑制大学生诚信缺失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和完善诚信制度体系,让诚信成为大学生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银行和高校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合作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精练纳什均衡是银校合作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次性博弈和重复性博弈中银行和高校有不同的现实表现和发展态势。银行和高校有效梳理相互间的信息通道、努力加强自身声誉的建设、明确实现双赢的目标以及正确看待高校所有者身份,发挥所有者的特殊功能,是进一步加强银校间信贷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eople have access to a great wealth of knowledge to solve information-based problems. However, sources might include misinformation, a phenomenon also called ‘fake news’. In this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students’ affective engagement and behaviour disposition on It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multiple-document comprehens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specific, the focus was put on trustworthiness judgements and use of justification criteria when reading documents on the controversial topic of vaccination. Participants were 289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procedure included four steps. Firstly, students were administered the tests measuring prior beliefs, topic interest and prior knowledge. Secondly, students read six documents varying by position towards vaccination and reliability. Thirdly, students were asked to report their use of processing strategies. Finally, students were asked to judge the trustworthiness of the six documents and report to what extent they had relied on specific trustworthiness criteria. Overall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four default stances adopted to complete the reading task,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rustworthiness judgements. Students’ affective engagement should be targeted by enhancing their topic interest, and intervention should promote cross-document strategic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对社会的治安和稳定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主要原因,探讨防止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有效措施,以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一定诚信缺失的现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表现更为明显,这严重地影响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应从正面引导、侧面熏陶、反面惩戒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加强诚信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章程认同是指章程利益相关者对即将或正在执行的大学章程在心理上的接受与认可,并实现趋同的过程.大学章程认同对大学章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决策主体存在缺陷,预期值不高,道德性和法律地位遭受质疑,以及章程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致使大学章程认同陷入了困境.只有构建广泛的利益表达机制,提升章程的预期值,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水平,确保大学章程程序的合法性与道德性,同时营造制定实施大学章程的文化氛围,才能实现照章办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