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标尺。本文以应用型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该标准体系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次模型中C13的权重值最大,超过了0.1,C14、C5、C18和C2权重值也都超过0.05,这表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的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与投入、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和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这5种因素对应用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定量评估,对同类高校在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时候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管理部门在教学决策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汽车后市场规模的逐年增长,促进了汽车服务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职教师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中明确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依据;分析了汽车后市场及相关学科专业教育、汽车服务工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现状;从专业能力、普适能力和职业素质三维度标准构建了汽车服务工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国2010年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计划制定高等教育100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的"本科教学工程"计划。建立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法学本科教育属性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法学本科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急迫需要。本文阐述了建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以及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概念,从能力本位的视角出发,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普适性能力与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应当具备的法律职业能力两方面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即定性标准体系。最后还设置了评判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可供参考的明确具体的量化指标,即确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标准体系,使之能够较为直观地评判一所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程度。  相似文献   

4.
贯通项目是探索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北京实践,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探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通过实施“翱翔工程”和“卓越计划”,在实践中最终形成了由1套培养方案、7项质量标准、6个实施体系和1套评估保障机制构成的“1761”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北京高职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略是:高规格研制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高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实施体系,高要求构建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其继续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关键性的问题.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质量标准的特殊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其质量标准也发生着变化,必须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国家至今未针对高职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得高职学院在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中面临较大困难。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引入《悉尼协议》标准后,通过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工程教育专业IEET认证、建立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改进机制等三方面举措,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通过调研发现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前提,它回答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或"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问题。本文从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分析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美国、欧洲及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制订的背景和内容,最后提出了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及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职业活动特点、公众责任和学制三个方面将工程人才分为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员三类,并界定了工程人才的三个成长阶段。其次,从工程人才类型、人才发展路径、国际协议类型以及所涉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对国际工程联盟(IEA)的六大国际互认协议进行了概念特征阐述。再次,针对"六大国际互认协议"的知识体系、毕业生特征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翔实对比分析,总结了三类工程人才国际质量标准的共同点和核心差异。最后,结合我国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应根据多元化工程人才需求,分类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正确把握工程科学家与其他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比重,将普通本科工程教育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引流;完善高职高专到本科工程教育的有机衔接,拓宽工程技术专家以及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通道;构建中国特色的分类分层次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加入多类型工程人才的国际互认协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质量不符合培养目标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围绕人才培养实施与评价两个主要环节,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探索,阐述了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的跨越"到"模式的转型"时期,尚缺乏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遵守的操作框架和质量标准。因此目前不少高职校在"模式转型"的改革创新之路上起点不同,速度不一,各级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一部分缺乏全面调研、深入思考与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