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之晔 《钓鱼》2008,(1):16-17
竞技强调雾化,至于把雾化归功于某个鱼饵实在牵强。比如钓鳊鱼要不断撒湿的菜菇饼,诱饵渐次下沉,沉底的鱼离底摄食弥散的悬浮状饵料。再如钓罗非鱼顺风撒米糠,先是小罗非上浮,接着米糠吸水下沉,把大罗非引到半水。其他如钓白鲦也是如此。竞技把雾化演绎得无所不能,引得不知就里的钓手把雾化当成法宝。然而钓大鱼,钓赖在水底的鱼,雾化就显得疲倦了。  相似文献   

2.
漂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2):15-15
传统钓鱼两种打窝方式:诱饵湿水后捏团,打沉底窝;米糠、玉米皮轻,湿水后捏不成团,入水化散成漂浮窝。在喂青饲料的池塘钓草鱼、鳊鱼,上风撒一筐青草随风漂移,积聚在下风后钓草窝,也是漂浮窝。悬坠钓用商品饵讲究雾化,可是走水将悬浮的雾化窝推向下风,以致抛歪了或钩移到那个位置才有口,其实是漂浮饵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管察 《钓鱼》2005,(16):34-34
在我国钓鱼技术中,许多地方特色的钓法还没来不及总结,就被悬坠钓法取代了。可是为传统正名不应该是对现代钓技的攻击和否定,反之亦然。如打窝,竞技钓鱼不准手撒诱饵,就是对传统的排斥。其实,悬坠钓法从第一竿开始就是坚持不断地打窝,是把内容和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4.
史为林 《垂钓》2009,(9):44-45
笔者接触钓鱼,最早是使用传统底坠钓法。后来,悬坠钓盛行,也与时俱进地习练。有阵子,听不少钓友说边诱边钓如何如何好,便也随之跟风。随着拉饵术风靡,边诱边钓似乎已成为众多钓友追求的时髦钓法。有些钓友写文章说“边诱边钓是把鱼装到管子里来钓”——那岂不是一种绝好的钓法?然而,随着笔者不断实践和分析,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那只是钓者一厢情愿,你并不能把鱼装到管子里。如果说在竞技比赛中或是练竿时采用边诱边钓,还有些道理,因为在竞技比赛中是不允许撒饵做窝的,竿长、线长都有限制;野钓时却不然,如果照搬竞技钓的边诱边钓,  相似文献   

5.
1.钓截杀:专指钓底时,钓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仍在缓慢下沉中,鱼快速上前把饵吸入嘴中。此时浮漂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出现一次半目左右的加速下沉,就是钓手们常说的“一个轻微下顿”。如能把握住机会,便可完成一次漂亮的钓截杀。  相似文献   

6.
偶尔闻到家人吃炒熟了的南瓜子香味,受到启示,抓了一把,把它研成粉末,以40%熟南瓜子粉,60%米糠,倒在一起拌匀,加水,以能成团为度。第一次在朋友的养鱼塘内试钓,撒饵后,草、鲤、鲫鱼  相似文献   

7.
糟饵钓鳙     
刘伟 《垂钓》2002,2(4):47-47
野塘爆炸钩底钓,多有鳙鱼上钩,而且糟食越糟,上钩率越高。于是,我结合竞技饵料雾化快、诱钓力强、专攻对象鱼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实用的钓鳙糟饵。  相似文献   

8.
《中国钓鱼》2004,(4):54-54
添加剂类卿鱼散△配制诱饵和钓饵,野钓较好卿鱼添加剂配制钓饵或诱饵,塘钓野钓兼顾鲤鱼添加剂配制钓饵或诱饵,塘钓野钓兼顾大蒜粉配制钓鳞钓鲤饵动物血粉配制钓鲤钓维饵香味家广谱钓饵添加剂钓饵类2号卿适用于野钓三号卿△竞技、野钓用腥卿竞技、野钓用五号卿△竞技、野钓用续鱼钓嫂用,广西南宁黄梢龙统一销售配料类雪花粉增加雾化,减轻比重黔薰黔黔摆‘钓‘’”奇术类空钩伴侣△用于钓滑鱼或小杂鱼闹钩时主攻大鱼2004年金钩鱼饵统览  相似文献   

9.
一、中上层小杂鱼干扰,表现是撞渔线、拖浮漂,使欲钓的鱼难以就饵。排除的方法:在外出垂钓之前,在家备一些质轻可浮于水面的粉剂饵食(麦麸、米糠等)或假饵(草屑、碎泡沫塑料等)。临池垂钓时,如小杂鱼闹得凶,可于窝点的下风口撒上两把事先备好的粉剂饵或假饵,便可将小杂鱼引开去。如事先无准备,可用岸边的泥沙代替,亦奏效。 二、将钩上的荤饵更换成素饵,  相似文献   

10.
兹飞 《钓鱼》2003,(12)
“野钓用饵,无需雾化”,这是云南一位钓友发表在《钓鱼周刊》(见2002年6月20日)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二十多年来,笔者也这样认为,在自然水域用雾化饵料钓鱼,效果极差。三年之前,也曾尝试用悬坠钓法钓鲫,失败了几次,也就放弃了。所以多年来,与大部分钓友一样,凡在自然水域野钓,都采用传统钓法,固态饵料撒窝,非雾化饵料作钓饵。但今天,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和随钓友多次野钓的实践,笔者的看法却有了转变:野钓也可以用悬坠钓法和雾化饵,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鱼情、水情、天气等客观条件,如何解决小杂鱼聚窝闹钩,如何正确观标提竿。促成这一转变的是…  相似文献   

11.
郅辽 《钓鱼》2012,(21):16-17
十几年前,搓饵钓快鱼时速100多尾,拉饵出现后不钓底了,利用雾化饵把鱼引上来钓,时速200尾、300尾不稀奇,现在400尾也很平常。鱼种则由小鲫鱼扩大到小罗非、小鳊鱼。钓快鱼两个前提:鱼小、密度高。如果增加鱼的尾重,由20~50克/尾的稚鲫改为100~150克/尾的成品鲫,时速至少降低一半;密度由每亩10000尾降至2000尾,就是1分钟抛钩提竿10次也只能20分钟钓快鱼,其他时间都是等和守。然而受竞技影响,不仅攻混养用上了钓快鱼技术,就是休闲钓鱼也以快为特色了。  相似文献   

12.
学钓记     
王金前 《钓鱼》2006,(6):17-17
学钓记山青水秀艳阳照,老妇嘿嘿学垂钓。竿折线断浪花跃,人欢鱼跃呈英豪。钓欢笑汉水汉水哗哗叫,撒把碎米钓欢笑。鱼儿吞饵入圈套,竿似雕弓小船摇。钓杨柳青,钓开心。杨柳黄,钓池塘。春钓图门外丝雨下,绿色染山涯。林荫花红处,草塘钓如画。学钓记!陕西@王金前  相似文献   

13.
张炎冰 《钓鱼》2009,(5):14-15
娄建国,继蔡建之后的又一位湖南籍“钓王”。2008年在一场小鲫鱼吃了零蛋之后仍以超过第2名7.5分的优势捧得第4座“光威钓王杯”。从单打一钓小鱼到对象鱼、混合鱼综合计分,许多钓小鱼的钓手总是在钓混合鱼上表现得手软。虽然得到名师指点,但娄建国的野路子风格没有彻底改变,表现在似是而非的信号放弃,让浮标、线组、钓铒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强调某一个因素。竞技有用雾化铒把鱼装到管子里的“钓铒派”,有钓不上鱼换支标的“浮标派”,有把添加剂当成长生丹的“小药迷”,娄建国则是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钓鱼。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钓鲫活动的发展,休闲钓鲫与竞技钓鲫从装备到钓法已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钓王杯·钓鲫高手赛”的胜利举办,把国内竞技钓鲫活动逐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这一活动的升  相似文献   

15.
刘定龙 《垂钓》2003,(10):24-27
竞技钓手运用一些休闲钓法中的东西,会对竞技垂钓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休闲钓手如果多掌握一些竞技钓法的手段,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大大提高休闲钓的速度和乐趣。发烧级别的钓手,不妨把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模式,才能不断地创新,钓出更大的收获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游走铅     
张炎冰 《钓鱼》2010,(19):19-19
在传统钓组中,铅坠的作用是让钩快速下沉,并在钩沉底后起稳定钩位和抵御流水的作用。悬坠多了一项:平衡钓组。然而,在竞技创造了围追堵截,从钓底到钓离底,再到钓浮、打水皮的全泳层钓法后,铅坠的轻重、“死”活、高低不仅影响了线组的运动,还对寻找鱼层、改善鱼口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郭红明 《钓鱼》2010,(9):16-17
悬坠钓法中鱼率高,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大水域中去,但很多钓手只能在浅水区施钓,一旦来到4米以上的深水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深水处垂钓,主要是以鲤鱼、草鱼和大鲫鱼为主钓鱼种。这种地方一般情况是传统钓法的“天下”,悬坠钓法通常使用的浮漂不是很大,下沉速度慢,饵料的雾化效果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王亮 《中国钓鱼》2005,(12):22-23
我们习惯上把经常参加各种垂钓比赛的钓手称为“竞技”钓手,把酷爱垂钓,以钓江、河、库、塘为主,极少参加比赛的称为“休闲”一族。那么休闲钓手若想在短时间内步人竞技钓手的行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将这些年在赛场上的心得体会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一词耳熟能详。所谓雾化,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上形成一道由上而下雾状的现象,就是俗称“尾巴”的雾状微小颗粒。  相似文献   

20.
文龙 《钓鱼》2004,(12):29-29
当年的悬坠钓法传入中国大陆,立即得到广大钓友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实践。随后有关媒体发表的垂钓体会文章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勃勃生机。1997年,拉饵术的出现,更是把竞技速钓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