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93):18-19
第一课时的教与学,是学生对文本的"初见"。在此过程中,我们切实需要一堂熟悉字词、梳理结构、凝练文本的教学。第一课时是学生触摸文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必经过程。多元化地识记字词,多样化地初读课文,培育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郭秀萍 《广西教育》2014,(29):50-50
正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引入课题,待学生学完生字新词后就迫不及待地引领学生进行所谓的"研读课文"。然而不少学生在"研读课文"时一知半解,甚至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这也是初读教学第一课时的重点。教师只有把初读教学第一课时的目标落实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打开阅读教学的大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怎样才能使初读教学更有效。第一步:随意翻看,了解大意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在初读课文时,可能会对文中的插图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课时"通常指学生接触新课文,初读文本的第一堂课教学。它往往面对的是枯燥的字词识记、重复的朗读、课文梗概的理解,因而曾让很多老师望而却步。但随着教师教学创新意识的加强,很多老师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第一课时教学,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发现第一课时的语文课堂确实不好拿捏,为了求新、求变、求亮点,往往让第一课时太过早熟。其主要表现如下——一、蜻蜓点水,过快了"蜻蜓点水式"的课堂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揭题导入,快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第一课时教学,存在越位、错位等现象。实际上,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的问题。简单地说,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读书、识字和写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当然,在不同学段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低年级而言,第一课时教学可解读课题,唤起阅读期待;整体感知,有效初读文本;聚焦字词,落实识记目标;再读课文,设置阅读悬念。  相似文献   

6.
瞿菊艳 《成才之路》2010,(17):41-42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于是,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留心第一课时,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7.
放眼语文课堂,呈现出了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长此以往,势必会让学生心浮气躁,对所学知识浮光掠影。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一、开讲之前放慢脚步,为后面教学铺路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初读课文必须十分重视。"书不读通不开讲",虽是老生常谈,但并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低段学生学的课文虽然短小,但识字量大,第一课时在教师指导识字写字上花费了大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篇课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如果能准确地把握、科学地处理好第一课时,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了第一课时的扎实,学生就能顺畅地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丰富。教学本课,在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把握大意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应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切感悟爱的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丰富。教学本课,在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把握大意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应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切感悟爱的神奇力  相似文献   

11.
课文初读在很多的课堂上是被弱化处理的,首先表现在很多公开课对第一课时的集体回避;其次表现在初读只是学生自读的相对单一的操作方式。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初次阅读,兼具第一次和第一层次的意思,但是也并不能因此而把初读进行单一、表层、一次性地处理。在其背后,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支撑起初读的不同层面,让初读扎实起来。笔者认为,课文初读要遵循两条线索: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般用两课时(即第一课时的"初读"及第二课时的"精读")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由于"精读"阶段更加直指文本秘妙也更易出彩,故而,老师们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公开展示,普遍比较重视和青睐。因此,担负着为全文研读"奠基"作用的第一课时,就被挤到了边缘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从教以来,总是有一个教学上的难题困扰着我,那就是:如何让第一课时上得既有情趣又有新意棚5怎样的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我认为第一课时必须要抓好字词教学,强化初读效果。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让这些内容落到实处,第一课时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传统的第一课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划分段落等。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的结果往往过于单调,对于教师而言,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任全部放在第二、第三课时讲解有点困难,学生也早就对这样枯燥乏味的方式了如指掌都,毫无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现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一、让好的开端成为奠基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课文,能否拨动  相似文献   

16.
<正>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以读促知,领悟文中情感,又让学生超越文本,读出个性呢?下面是我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1,初读,读前激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因此,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如何吸引学生在一接触课文就产生要读好的强烈愿望?这要靠兴趣。如:苏教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预设问题是必要的;但不要忘记,预设什么问题,应该听听学生的意见.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有困惑的.那么,面对文本,学生有什么疑惑呢?怎么去了解学生的困惑,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步骤?从上学期开始,我搞了一个"问题本"的举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我一般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脉络有个初步的了解.我不安排预习,我认为这些教学目标理应在课内完成.第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安排学生默读,有疑问的地方在课文上做个记号;有问题提出来,写在书本上.然后,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一个认为最难的问题,写在问题本上,课后交给老师.  相似文献   

18.
《掌声》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两课时的全程阅读教学研究。两次备课设计,因出发点不同,对文本研读深度的不同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初次研读文本,我们注意了课文的特点,把目光放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质疑课题;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些老师很少考虑文本、学生、教学场景的差异,始终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教学,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段意——生字词教学——抄写生字。  相似文献   

20.
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而第一课时也的确头绪繁多,牵涉到导入、字词教学及初读课文等环节。怎样让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第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可测,让学生学起来目的明确,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