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玉莲 《广西教育》2010,(19):45-45
《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快乐写作是提高小学作文教育的基础,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快乐写作。要让学生快乐写作,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建立写作信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写作、体验情感的快乐,在快乐中创造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2.
张俊 《教书育人》2004,(11):23-25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但我们的科学课堂却很少有人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迈出教室时有多少老师会想:在这节课中,学生享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了吗?  相似文献   

3.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教师要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经历温馨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课堂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月光曲》一文正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的文章,它文美、曲美、情美。课文的重点与精华是第九自然段,这是《月光曲》的内容。本课时直奔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月光曲》如诗如画的意境。走近盲姑娘,了解盲姑娘,感受盲姑娘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活,让我对语文的爱日益深厚。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质。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感动,体验生命成长快乐的乐园呢?多年前,在上海华东师大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颇感兴趣,之后我有心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和经典课堂实录,他那荡气回肠的《长相思》,凄凄惨惨的《二泉映月》,安安静静的《鱼游到了纸上》,让我在欣赏之余总有“众里寻它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张利 《四川教育》2004,(2):93-94
《滚铁环》这一教学单元的最初构想源自我儿时的记忆,那种快乐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我决心要让我的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l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享受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相似文献   

7.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但我们的科学课堂却很少有人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迈出教室时有多少老师会想:在这节课中,学生享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了吗?要想让学生享受科学、享受科学探究,教师必须热爱科学,把教学当成一种生命的享受。科学教学就应是师生共同追求人的真实,追求自由精神,享受生命快乐的过程。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理想境地。追寻真实:科学探究的奠基之石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营造快乐活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呢?一、创设快乐情境,轻松导入教学内容创设轻松快乐的导入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构建精彩语文课堂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时,为了减轻学生们对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他们轻松快乐地走进文本,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何莹弹奏的古筝曲《梦,禾雀花》让他们欣赏;随后,我说:"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古筝《梦,禾雀花》。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了两千年多年的知音难觅的动人故事——《伯牙绝弦》。"就这样,在美妙的《梦,禾雀花》的乐声中,在《伯牙绝弦》深情诵读的引导下,学生们快乐地走进了  相似文献   

9.
教学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樊根发 《教师》2011,(16):30-30
在前不久举行的"凤凰语文网"版主会课活动中,江苏名师魏星为众多网友展现了一节精彩的《村居》,赢得了与会专家与网友的一致好评,听过他的课,我想起了他说的一句话:"在教学设计的层面上,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他的充分预设,让我们享受到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如何做到充分预设,我们需要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但是,我们科学课堂却很少有人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有多少老师能够叩问自己:在这节课中,学生享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了吗?  相似文献   

12.
刘云霞 《考试周刊》2011,(84):136-136
《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因而在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我经常引入TPR活动,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实施快乐教学。下面我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听王崧舟老师的《望月》,沉浸其中,享受着“诗意自勺存在”。在感动、激动之余,我以为,王老师的《望月》对当前语文教改最大的启迪在于:用心、用情地帮助学生过一种诗意的话文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案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以“一条富有诗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想象、迁移的心智活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东方之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培养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事倍功半,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死读书,读死书"已经被人们摒弃,更多地应该强调快乐阅读,让阅读变为"悦"读。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和创新阅读中享受快乐呢?本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我期待、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我构建、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我挑战"这三方面进行阐述,观点鲜明,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张俊 《辽宁教育》2004,(9):36-39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和美的生存。但我们的科学课堂却很少有人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有多少老师能够叩问自己:在这节课中.学生享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了吗?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如何让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识字条件,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