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魔术棒一点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点"词"成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2.
关于词语教学,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领悟文本的意蕴。在童话中,神奇的魔术棒一点,石头就会变成金子,小丑就会变成公主  相似文献   

3.
关于词语教学,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领悟文本的意蕴。在童话中,神奇的魔术棒一点,石头就会变成金子,小丑就会变成公主,这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文本中,“惊喜”就藏在字里行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魔术棒点“词”成金。  相似文献   

4.
改良传统的棒球抨击理论与方法,采用新的挥棒发力机制是提高我国棒球运动员挥击技术水平的可行方法。在技术上强调手臂远端环节肌肉的主动用力,以准确统一速度,以力量协调准确;在具体打法上强调近身打,下棒快,本垒板前沿中球。  相似文献   

5.
天气的变化     
嘉木 《父母必读》2013,(3):94-95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魔术棒轻轻一挥,不同的天气就悄悄而至。一起来看看这位顶级魔术师,变出来些怎样的天气?  相似文献   

6.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秋到龙山     
高禾 《小学生时代》2014,(10):43-45
我家住在龙山脚下的和睦塘边。秋风一吹,秋姑娘就带着魔术棒来了。她可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来到树林、花园、果园……把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大地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的根应当生长在文本之中,不应突破文本自身价值取向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一底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就会出现偏差,产生"误读"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者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或者"置之不理",就很容易挫伤学生进一步深入研读文本的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当教者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合理甚至是"误读"时,应采取理解、宽容、善待的态度,并及时给予引导.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多数学生认为艄公是一位"勇敢、细心、机智、聪明"的人,值得敬佩.这时,有个学生说:"我觉得艄公是一位自不量力的人.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准确、具体获取文本有用信息为目的,即文本写了什么.而"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感悟文本的表现形式,即文本怎么写的,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教学中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有密切联系,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1.
4月21日晴有一天,森林里在举行一场魔术晚会。魔术师袋鼠比比拿出一个杯子放在桌上,用魔术棒指指杯子,杯子里就飞出一只大白鸽,大白鸽"咯咯咯"地叫了两声就飞走了。比比又用魔术棒指指杯子,可是这次他却失手了,杯子里冒出了一团熊熊烈火,动物们都吓跑了。比比却不慌不忙地用魔术棒又指指杯子,立刻从杯子里喷出了水,把火浇灭了。袋鼠比比大声叫到:"观众们,不用跑了,火已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作文复习中,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围绕高中作文教学任务,以相关专题为依托,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写作思维的点拨、文体的过关训练及作文的升格训练.教师往往把高三的写作复习与文本(高中各模块的文本内容)解读割裂开来,未能注重"与文本对话"的写作效应.写作复习应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3.
"对话"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当,能够使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因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学生、教师、文本有机地连接融合,从而创设和谐的教学空间,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吸引了世界无数爱好者,被哈利·波特那神奇的魔法所倾倒,幻想自己也有一根那样的魔法棒!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找到这根"魔法棒",那我们的学生就会像长满羽翼的鹰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编者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发挥着引领作用,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用他们的智慧,送给学生阅读的"魔法棒",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魔力的"哈利·波特"。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术月刊》2005,(10):F0002-F0002
信丰县大桥逸挥基金学校座落在秀丽的蓬花山下,是由香港逸挥教育基金会和当地政府共同兴建,于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所全新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管辖6所村小,中心小学有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800多人,教职工42人。  相似文献   

16.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文本的基本价值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增加了"词语盘点"这个训练内容,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关于"词语盘点"训练,教学参考书上没有提出教学建议.教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只有让词语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拓展积累;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教师搭造平台,帮助内化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8.
姜娟 《华章》2008,(19):145-14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指出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文本,用他们自己的心去和文本交流,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从教三十多年以来,自好研究魔术,每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都要表演几招魔术,小朋友们特别喜欢,他们都称我为"魔术老师".特别是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大出风采,迅速在国内引起了一股魔术热,连小学生也对魔术大感兴趣.魔术,它不仅与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能够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烦恼.魔术,这看似玄妙神秘的艺术,其背后是蕴藏着科学原理的.如果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以魔术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寓科学教育于魔术中,让学生认识神奇的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魔术中体验到科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许多教师反对学习课文时盲目拓展,认为此举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造成"走过文本"而不是"走进文本".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并且认为对文本正确的解读方法应是"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循环往复.一味地"入乎其内",会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如井底之蛙,这样的"囿于文本"无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光是"出乎其外",当然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天马行空,也必然造成语言学习的弱化.只有把握好教学中的"出"和"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