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鹏  龙志和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09-111,119
针对中国及中国部分区域市场分割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市场分割水平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市场分割程度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且市场分割对对开放度较高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从市场分割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利合作发明信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知识交流模式进行定量研究,旨在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各省份知识交流模式的特点,了解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知识交流中所处的角色,进而分析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在知识交流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知识交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没有与沿海地区同步发展.按照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资本报酬具有递减的性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资本投入比不发达地区大,其资本报酬的增长速度要小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本报酬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在足够长的时期内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赶上发达地区.本文结合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惯性两方面的地区差异性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中的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一般来说,在同一个职业部门,不发达地区所支付的工资和薪金较低,每单位产出所产生的当地收入较少,而且,在不发达地区,通常在低工资部门就职的劳动力所占比例高得多,而且几乎没有高工资部门类的专业性工作。本文拟从国外落后地区研究中提取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1目的从1987年汽车市场进入高潮以来,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猛增,市场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在这股汽车“热潮”的冲击之下,人们的着眼点大多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开放地区,而对经济落后地区则不加以注意。的确,从目前社会商品购买力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开放地区则因其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商品购买力更强。我国幅员辽阔,尽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经过十年改革,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地区差异与技术引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利民  饶艳 《科学学研究》2009,27(8):1177-1184
 研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差异和技术引进。引入“执行效果”去修正GPI指标可知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利用中国省市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门槛回归技术进一步揭示人均GDP、市场开放度和研发投入强度等变量存在门槛条件,这些变量的门槛区间决定着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各地区技术引进的效果差异,而且在发达开放地区的作用要显著大于落后地区。这显示了落后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效果上也相对落后,说明了落后地区在认识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引进作用方面更为困难。因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张浩  杨颂 《内江科技》2007,28(12):53-53,61
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大规模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是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了西部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6)
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及其个体保障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政府财政救济和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其中,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且在人均水平高于499.080元的地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政府财政救济项目和新农合保障项目只有在分别跨越门槛值109.489元、323.389元之后,才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救济对居民消费的激励效应相对明显,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新农合、农村整体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激励效应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9.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等共同形成了全球经济的版块图。在不同的区域中,生长或发展的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而且缘由相异。本文以欠发达的山西省晋城市传统铸造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特色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认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内生性明显,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紧密,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家族型企业具有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各地区的自主创新、省际之间的技术溢出以及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造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最为明显.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因素看,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的投入拉动;一个地区对R&D的投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影响与其地理位置邻近的地区的经济增长,且该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将越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测度中国省域市场一体化程度,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实证分析在密度、距离、分割的3D框架下中国省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两边较低,中部偏高"的态势。在全国层面上,密度、距离因素显著推进市场一体化;财政分权阻碍了市场一体化;贸易开放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看,部分结果显示出区域性差异,包括中西部地区产出密度阻碍了市场一体化,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市场一体化的弱化作用不显著,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与全国整体相反等。最后,提出无差别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干预措施等推进国内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基于网络分析的产业部门角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本研究将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地区经济转型分析中,并顺利识别出地区产业网络的演化、集群网络之间的互动及部门角色的变动,尤其是对服务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分析,丰富了我们关于经济转型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网络的分析方法,为我们增进对改革过程中各地区产业演化过程的认识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并且通过分析发达地区,相应的发展模式分析结果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各省财政投资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财政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这是促使我国地区差异进一步增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省财政投资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认为,立足于有效提高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财政投资比单纯扩大财政投资规模更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城乡商品市场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城乡商品市场集群发展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但在民族地区城乡商品市场集群建设中,存在着城乡交易效率和消费差异巨大,缺乏有效规划和规范管理以及市场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政府指导、大力发展流通及相关行业、加强区域合作、实施商品市场集群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形势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496-499,504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承载着国家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重任,一体化发展使珠三角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产业集群。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将成为新区域增长极的重要产地,珠三角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文章采用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对新经济形势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诉求,以期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7.
刘志佳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5,37(7):1394-140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同时这些变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979-2009年间遥感影像的分类解译,获得珠三角地区四期间隔为10年左右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过去30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从0.5%上升到了10.8%,其中深圳、东莞已超过了40%,这些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减少为代价;2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2000年以前人口每增长1万人,经济增长3.2亿元;2000年以后变为16.2亿元/万人;3整个区域尺度上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每增长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约增长0.99km2;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约0.16km2。但是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在城市扩张的初期,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贡献度较大,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表现出紧密的幂函数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土地资源的贡献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官员异地交流制度的引入和不断完善,官员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不容忽视。本文利用1985年到2011年间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任职官员的详细信息和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的相对价格指数考察了官员异地交流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官员的异地交流对市场一体化不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全国和东部省份而言,官员交流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中西部地区,官员交流加剧了市场分割。进而我们提出政策性建议:从市场一体化的角度考虑,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尽量减少该地区官员的异地交流频次;而在东部地区则可以加强官员的异地交流。  相似文献   

19.
京津塘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塘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提出多年,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合作成效并不明显,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学者也就此问题展开过讨论。本文试图从深层角度剖析京津塘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在分析京津塘地区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讨论潜力为何不能转化为现实,在总结京津塘地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是国内比较发达的地区;中部(内地)省区为较发达或较不发达的地区;西部省区则为不发达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使今后全国经济能比较均衡的发展,是实现全国工农业产值翻两番,从而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这一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对我国西部广大落后地区作一鸟瞰,可以明显看到目前存在着如下一些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